
本报讯(记者马晓芬)金秋时节,稻浪飘香。10月28日下午,婺城区白龙桥镇杨桂芳家庭农场的百亩方示范基地迎来测产验收时刻。现场,成片的“甬优7860”单季稻身形高大,稻穗金黄饱满,勾勒出一幅醉人的丰收画卷。看着高达1.5米的单季稻,种粮大户杨桂芳喜不自禁,全市各地前来观摩的种粮大户也啧啧称赞。
此次测产专家组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大学、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江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5位专家组成。
测产中,专家组成员随机选取三块1亩以上田块进行机收实测,大型收割机在稻浪间来回穿梭,满载稻谷的粮袋被整齐摆放在田埂旁。“18号袋,44.08公斤……”经过去杂、称重、水分测定、面积测量、计算统计等多道程序,专家组最终测定杨桂芳家庭农场单季稻百亩方三块田亩产分别为890.64公斤、895.84公斤、879.74公斤,平均亩产888.74公斤,刷新了婺城区单季稻百亩方纪录。
“今年的单季稻百亩方,每亩比去年增产120公斤左右,这样的结果令人满意。”杨桂芳从事粮食规模化种植30多年,提到百亩方高产的原因,他归结为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今年他把百亩方全程委托给好乐耕农事服务中心管理,种植过程中运用了水稻智能育秧中心机械化集成技术、叠盘暗室出苗技术等关键技术,粮食种植效率稳步提升,单季稻百亩方创下新高,让他种粮底气更足、信心更满。
近年来,婺城区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落实粮食生产任务、优化粮食政策补贴、农田建设管理等举措,全力以赴做好粮食生产工作,实现了粮食产量“五连增”。
精准的扶持政策是粮食生产的“助推器”。婺城区坚持以补促农,实施规模粮食补贴、早稻订单全覆盖等政策,2023年至2024年全区累计发放粮油规模种植主体221户,补贴7121.75万元,大大稳定了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种植收益预期。
单产提升是促进粮食生产的关键。婺城区落实单产提升行动,开展省、市、区三级粮油作物高产高效行动和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全区落实省市级早稻示范方6个、总面积3343亩,示范方平均亩产663公斤,示范方最高亩产720.5公斤,攻关田最高亩产748.3公斤;落实区级早稻百亩方10个、面积1052亩,示范方平均亩产589.2公斤。
农技指导是粮食丰产丰收的保障。婺城区成立区级粮食生产技术服务队,落实基层农技人员定向联系大户指导机制,点对点指导全区110位种粮大户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并组织召开全区水稻生产技术观摩培训会,就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授课,帮助种粮大户提高田间技术管理水平。
当前,婺城区5万多亩晚稻陆续成熟,迎来集中收割期。全区已组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开展指导服务,全力保障秋收顺利推进。同时将总结好单季稻高产种植技术经验,继续加强技术服务,推动粮食单产整体性提升。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