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又称婺州。
金华人总是以“八婺”为荣,振振有词地称“八婺”文化、“八婺”名人、“八婺”山川、“八婺”特色、“八婺”风貌等等,那么何谓“八婺”?
偶读史书,忽见有这么一段记载:“成化七年(1471)析金华、兰溪、龙游、遂昌4县接壤之地置汤溪县。至此金华府领金华(府治)、兰谿(因县印失落,自明朝后期至民国,改用溪字别体‘谿’)、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8县,故又称‘八婺’。”
由此可见,“八婺”始于其涵盖了引领八县的地域内涵而得名。然而,在金华1813年建城史,从政区沿革角度来看,南朝曾领10县,唐代领6县,两宋领7县。因此仅仅从邻县的政区和地域角度去定位和理解“八婺”,显然失之狭窄。
“八婺”,更多应是一种不分彼此的大气和胸怀,一种相辅相成的兼蓄和多元,一种难舍难分的文化和特色,既涵盖了金华为“婺女与金星争华”之地的天文内涵,又涵盖了以吕祖谦、唐仲友、陈亮等代表的金华、永康学派构建的南宋婺学的文化内涵。既是历代州治、府治所在地金华的“水通南国三千里”,又是所有“八婺”属地的“气压江城十四州”。金华的婺江、婺学、婺语、婺剧、婺派建筑等等,属于坚韧不拔、注重实效、汇聚三江、勇攀尖峰的全金华人的品质和光荣,是全金华人共同创造了包括雪舫蒋腿、义乌火腿等在内的金华火腿这样的人间珍品。因此,“八婺”是一个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概括,是一个具有金华特色的历史称号,值得肯定和弘扬。
当前,“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如一根红线,串起了金华450万人民,串起了“八婺”地域的各县(市、区),生动地体现了各县(市、区)唇齿相依、共兴共赢的“八婺”整体关系。这是站在历史高度,对金华历史特点和发展机遇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历史上是“八婺”,现实中是大金华,历史上是“浙江之心”(朱元璋语),现实中是浙江中部城市群,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传承历史,沟通未来,创造更为灿烂的历史。一切的一切,需要我们以“八婺”为本,以“八婺”为大业,以“八婺”精神引领“八婺”,科学运筹、优势叠加、大处着眼、细节取胜,发展大“八婺”,共建大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