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谈的“怀旧”情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而是特指当前社会中出现的对社会现实的随意指责甚至不满而萌发的一种情绪。
如有人哀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种朴素的社会风气再也不见了,人们对个人利益太重视、太计较了;由于思想观点趋向多元化,人们的分歧意见越来越难统一了;甚至有些人认为,当今社会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泛滥,集体主义精神泯灭了;由于体制上的某些缺陷而孳生出了腐败现象,等等。这类“怀旧”的人认为,这些是改革造成的,是由于搞市场经济、民主和法治带来的结果。如果仅从现象上看,的确能够找出某些“根据”来为这些人的观点辩护;但是,如果深入研究事情的本质,就可以看出这些观点是肤浅的、片面的。因为改革的大趋势是向着更高文明层次前进的,所以,如果以改革的一些支流、细节末叶来否定改革事业本身,那就意味着要把社会拉向倒退。而这对中国人民来说,却是命运攸关的大事。
其实,当前我国社会中的这种“怀旧”情绪并不是新奇的现象,因为纵观古今中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当经过深刻变革而使社会发生巨大进步的关键时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思想现象。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承认改革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常常会出现一些失误,对此,不要讳疾忌医,更不要刻意掩盖;与此同时,改革大潮涌来,有时沉渣泛起,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这其中,令人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从根本上说,是改革过程中新旧体制交错之际,不完善市场经济中的资源垄断和不完善民主法治中的权力垄断两者相结合的产物。这些现象说明,问题的确是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但是,它们恰恰是改革不彻底而形成的。因此,要消除当前社会中的这种“怀旧”情绪,其出路就是把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坚决进行下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通过继续改革来克服改革过程中的不完善。新时期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一味沉湎于往昔的“尊荣”之中,是没有出路的,更加彻底的改革才是我们的希冀之所在。
——资料来源:2010年7月26日《报刊文摘》
让群众用心接纳你
长期在农村工作的一位同志说:“坐在农家拉家常,农民给你倒杯水,即便你不渴也要喝几口,桌椅板凳上的灰尘可能弄脏你的衣物,但是你千万别当面拍打它。”
喝水、掸灰尘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细微动作,其实表现的是对群众的尊重,丈量着干群之间的距离,体现着党员干部内心深处对群众的真实情感。
对群众有深厚的感情,是党对每一个干部的要求,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只有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真正与群众融为一体,群众才把你当同路人,在工作上才会尊重、理解、拥护、支持你。然而,现在一些干部对群众淡漠,视群众“土气”,嫌弃群众“落后”。农民家的水不愿意喝,嫌没有城里的水卫生,农家的饭不愿意吃,嫌农家饭不可口,农民的板凳不愿意坐,担心板凳弄脏他们的高档衣裤。心里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与群众隔离开来。
群众心中有杆秤。试想,一个连农民家都不愿意进,农家的水都不愿意喝,农家的板凳都不愿意坐的干部,怎能让群众感到可亲、可信、可敬呢?有的干部抱怨群众的工作难做,为何不反问自己,对群众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
干部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沉下去、蹲得住,尽可能多地接触群众,体验群众的生活,体察群众的情绪,体味群众的甘苦,真正做到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之利为利,实施聚民心的举措,干出带民富的业绩,当好顺民心的干部,把为民之德、爱民之心化作富民之才、安民之策,办好人民想办的事情,才能真正当好人民满意的“官”。
——资料来源:2010年6月29日《人民日报》
“论坛举报”制度化的价值
反腐败的线索从哪里来?公民举报、办案人员自行发现和有关部门批转移交。其中,公民举报占到检察机关反腐案件总数的70%左右。公民举报主要包括来信来访、电话举报和网络举报等。为了保密,以往的网络举报通常被要求在指定的网站网页或邮箱进行。这样,散见于各大网络论坛的举报线索,由于办案人员人手不济等,较难受到有效回应、处理。而对于网络举报信息的收集处置,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制度性的要求。
去年底,一项网络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愿意选用的反腐渠道中,75.5%的人选择了“网络曝光”。如果这些“网络曝光”因为没有进入指定的渠道,就泥牛入海,那么相关的腐败分子还能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另一方面,举报未果的网民“受伤”之后又将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既然网上举报与投诉已经成为公众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那么,对这种公民诉求的回应,就必须着眼于靠得住的制度建设。以这样的视角来观察,重庆市检察院出台的《网络举报(控告、申诉)信息处置试行办法》,将各大论坛上的举报(控告、申诉)信息作为举报的重要线索来源,进行规范化处理,不仅具有标杆意义,更重要的在于,它对提振网民举报信心、扩大反腐线索来源,具有制度性的保障作用。
比如,要求相关机构和人员每天对互联网进行巡检,主动从各大网站及其论坛中收集举报、控告、申诉信息;相关业务部门在接收信息后3个工作日内,反馈情况;不及时报送、处置重大线索的,可给予纪律处分……这些刚性的制度规范,显然比惯常的苦口婆心更可靠,也更有效。目前,重庆市检察机关已通过互联网收集到涉及举报和申诉信息34条次,其中,有11次是实名举报。
有效处理“网络反腐”的意义,远不是为了查处一两个贪官,而在于让更多的民众伸张正义,打通民意表达的制度通道。反贪反渎,离不开群众支持,也需要改革创新。2009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修订《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将一度让人难以信任的虚拟空间,正式写入了文件,使网络成为收集贪污贿赂腐败线索的前沿阵地。
当然,网络论坛举报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比如:举报质量难尽如人意;举报信息容易扩散,实名举报人容易遭受打击报复,而被举报人也可能在得知后毁灭证据,或与相关人员订立攻守同盟;网民情绪化宣泄、侵犯公民隐私权、恶意诽谤诬陷等问题不能忽视。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工作机制探索创新以外,通过立法推动举报制度不断走向成熟,也是值得思考的。
——资料来源:2010年7月23日《人民日报》
如何让“诚信吃香,失信吃亏”
日前,由上海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成的课题组,对上海社会诚信问题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有44.2%的受访者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诚信状况下降了,诚实守信在一部分人心目中成为“无用的别名”,甚至有90.2%的受访者认为诚实守信在不同程度上会吃亏。
这个调查虽是在上海一地进行,但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却并非个案,不容小视。
在一些地方,老实排队的经济适用房申购者望眼欲穿,有人却能用虚假申报材料轻松拿到房子钥匙;少数把学籍“取巧”改到外省的高考考生,比坚守原籍的考生获得了更好的升学机会;掺杂做假的不法商家,比本分守法的经营者获利更多;客观真实的电视节目受到冷落,靠炒作造假的低俗节目却一时大受欢迎……这种种不正常的现象,暴露了社会信用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法律制度存在的漏洞,监管惩戒机制的缺失和乏力,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相似的后果:守信成本太高,诚信者没有得到应有尊重和鼓励,甚至还要付出沉重代价;失信成本相对太低,失信者非但没有受到应有惩罚,反而攫取了大量不应得的利益,甚至作为“成功者”受到追捧。
诚信者吃亏,失信者得利,此类现象不仅使人们在规则面前变得犹豫不决甚至冷漠麻木,更影响了人们对诚信道德标准的感知、判断,从而冲击社会价值观的底线。从整个社会看,当诚信空间被压缩,失信空间得以膨胀,社会的运行成本、交易风险等将大大增加。一个让诚信者吃亏的社会注定要在各个方面受到惩罚,而支付“罚单”往往需要全社会付出高昂代价。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重建社会信用体系,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创造条件,增强守信的吸引力,提高失信的成本,既不让诚信者吃亏,又要使失信者得不偿失。
比如,在制度建设方面,建立健全规范的社会诚信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扎紧诚信法律制度的“篱笆”,让失信者无洞可钻,无机可乘,堵塞其通过失信获益的渠道。通过法治、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打击约束,加大失信行为的风险成本,让失信者在金融信贷、就业、教育、市场交易等环节处处碰壁,寸步难行。用制度形式明确对诚实守信行为的鼓励和保障,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不断鼓起信心和勇气。在这些方面,国内外的有益经验和实践探索,值得我们借鉴吸收。
“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当制度发挥奖惩效力的同时,也应激发人们心中的道德律令,发挥抑恶扬善的作用。加强教育引导,褒扬诚信之荣,鞭挞失信之耻,营造诚实守信的浓厚氛围,有助于使人人发自内心地厌恶失信,抵触失信,不愿失信。
总之,建设诚信社会,需要制度力量的刚性约束,也需要道德力量的浸润滋养,不断强化“诚信吃香、失信吃亏”的信念。只有这样,每一个社会成员面对守信还是失信这道选择题的时候,才会自然而然地作出正确选择,而这,也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正确选择。
——资料来源:2010年7月16日《人民日报》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