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栏目 > 理论信息参考

2010年《理论信息参考》第二期(总第79期)

2010-08-18 10:33:47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思想纵横

  让领导干部服从制度“领导”

  时下,不少部门、单位都颇重视制度建设:纸上印、墙上贴、会上讲,有的还专门装订成册,厚厚一大本,洋洋数万言,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其实,这些存在于纸面上的规则,无论其条款多么严密、设计多么周详,它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度,真正的制度是运转着的规则体系,是活在现实中的规则。但制度何以"转"不动、"活"不成呢?根子就在于领导干部。在现实生活中,领导干部一般都是制定规章制度的指导者、操作者、拍板者,而一些人常常又是规章制度的破坏者、逾越者、规避者。他们自以为高人一等,拥有"制度豁免权",不受规章约束,不按制度办事,天马行空,为所欲为,甚至动辄扭曲、修改制度。在他们心目中,那些制度是对下的、律人的,就像手电筒一样,只照人不照己。制度不过是管理群众的条款、约束百姓的规则、处罚普通人的依据。有的领导干部如此"作践"制度,上行而下效,想让一般干部群众尊重、遵守制度也就难乎其难了。试想,一名领导干部天天迟到,又岂能理直气壮地批评偶尔迟到的职工呢?职工又怎能心服口服呢?同时,领导干部在制度面前耍特权、搞例外,不仅会使制度失灵、失效,带坏单位风气,更会伤害自己。从近年来被查处的众多官员身上,不难看出这一点。从破坏制度到践踏法律,从违规到犯罪,是这些官员"失足落马"的共同轨迹。在锒铛入狱的那一刻,他们或许会幡然醒悟,制度不是约束手脚的"绳索",而是保驾护航的"利器"。

  制度发挥效用的前提是制度必须有生命力。作为领导干部,不能游离于规章制度之外,必须在制度建设上作表率,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真正让制度"动"起来、"活"起来、"硬"起来。律己足以服人,身先足以率人。一个部门、一家单位,领导干部带头遵守、执行制度,人人崇尚制度、个个服从制度的良好氛围自然不难形成。

  ——资料来源:2010年1月19日《人民日报》

  社会观察

  “三五年干部”当戒

  现在,有一种说法在县区干部中有一定市场:“各领风骚三五年”。言下之意是,地方官员换得勤,有无政绩,是否升迁,三五年即见分晓。

  然而,这话还有更深层的意思。由于只做“三五年”打算,“拍脑门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是常有的事。“各领风骚三五年,哪管身后浪滔天”,成为个别县区干部的思维方式。我们暂且把这类只顾眼前、不管长远的干部称为“三五年干部”。

  怎样看待脑袋上的帽子,屁股下的位子,脚板下的路子?这是个大是大非问题。里面有事业观、政绩观,也有价值观、人生观,要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必须摆正四个关系。

  一是公与私。“千里来做官,为的吃和穿”,是个别“三五年干部”的真实写照。眼中只有自己的利害得失,就很难一心一意谋地方发展。有的党员干部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信条,有的胡乱拍板,有的甚至假公济私、贪污腐败。身为领导干部,履职要有公心,办事要讲公道,如此,才能襟怀坦荡,担当重任。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公心,未必都能政绩显赫,但只要是对人民有益的工作,就一定会赢得人们的赞许。

  二是权与责。有的“三五年干部”自视过高,权力欲强。手中有一定权力,并不表示你可以拥有特权,可以颐指气使;更不表示你比别人高明,可以“拍脑门”决策。权力的本质是责任,有了这份责任感,才会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敬畏心,才有“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敬业情。

  三是人与我。“三五年干部”往往有强烈的政绩冲动。想干事,是好事。但干事要讲科学、讲实际。有的“三五年干部”为了出政绩,视前人的决策为累赘。今天你抓工业项目,明天我抓文化产业,今天你拓建南城,明天我开辟新区,凡事都有“新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事业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但无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割断事业发展的连续性,“新思路”就容易变成“瞎折腾”。

  四是“大我”与“小我”。心浮气躁,很难找到工作乐趣。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立志成就大事业,才能为社会做出大贡献,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向往“大我”,立志做大事,有助于我们脱离低级趣味,提升人生境界,达成大自在,收获大幸福。俗话说,“钱多钱少,没完没了,官大官小,都有烦恼”,一个人如果总盯着名与利,必然就有没完没了的烦恼。放下小我、小追求,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成就大事业,这才是为政的正途。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是否“风骚”,公道自在人心;何必“三五年”,但求不负于民,无愧于心。

  ——资料来源:2010年1月11日《人民日报》

  人生感悟

  西方老年人最后悔的8件事

  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对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做过一次调查:“你最后悔的是什么?”调查结果尽管每人回答不同,感受却出奇地相似。

  调查结果第一名:72%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以致一事无成。这条调查结果使人想起中国耳熟能详的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在年轻的时候只有付出别人不愿付出的辛苦,才有可能取得一定成就。但很多年轻人总以为青春永驻,以致空掷时光,错失良机,老来空余一声叹息。看来这是人生第一大悲哀。

  第二,67%的人后悔年轻时选错了职业。这条调查结果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应该说,一些人年轻时之所以选错职业,与得过且过的安逸心态不无关系。事实上,任何职业只要吃苦耐劳、坚忍不拔都能有所作为。再好的职业假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终会落得一事无成、抱憾终生。

  第三,63%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够或方法不当。这一条结果的后面,隐喻的是子女的生活和事业不尽如人意。西方社会强调孩子自由独立,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子女性格过于自由发展,缺少规范。

  第四,58%的人后悔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侣。西方国家文化传统思维习惯崇尚独立自由,伴侣中间莫不如此。说到底是自私成分居多,各人顾各人。到老来才懂得“少时夫妻老来伴”的真正含义。

  第五,55%的人后悔锻炼身体不足。西方人有个比喻,身体是1,名誉、地位、金钱都是0,只有身体健康,一切才有实际意义。其实,无论中西,人们都认为,身体健康是人生最大的本钱。

  第六,55%的人后悔对双亲尽孝不够。这一条令人稍感意外,西方社会中,子女对父母的尽孝观念与中国人大相径庭。他们认为这一切义务都应该交与社会,以致很多人宁可常年养宠物,也不会把住在养老院的父母接回家住上一天。西方老人后悔对双亲尽孝不够,大概是人生暮年以己之老感人之老的心情写照。然而,“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他们的终身遗憾之一。

  第七,32%的人后悔一生过于平淡,缺乏激情。在西方人看来,平淡并非生活本真,而是人生败笔。

  第八,11%的人后悔挣钱太少。我想,这条结果至少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要老来衣食无忧、生活富足;二是挣钱并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的。它至少表明,人生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和意义。

  以上八条不知能否给现代年轻人一些启示,人生只有一次,年轻时切勿虚度时光,才能无怨无悔。记住这八条吧,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你的眼前身后。

  ——资料来源:2010年1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

  好书推荐

  《领导干部协调艺术论》

  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定价30元

  本书共十章,28万字。内容分两大部分:一是理论部分;二是实践部分。理论部分主要概述了领导协调理论的学科来源、领导干部协调的素质、原则和方法,是垫铺全书的理论基础。实践部分主要论述了领导内部的协调艺术,领导干部与上级、同级、下级、群众、上级主管单位、上级业务部门、合作单位的协调,是领导干部常见并需常用的高超协调艺术和方法。全书的特点和亮点有四个方面:

  一.经验总结与升华的杰作。该书论述的观点和内容是作者从事近二十年领导工作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并提炼形成本著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行性。

  二.理论结合实际的示范。全书是论与行的结合,悟与知的统一。书中许多领导协调艺术的理论属第一次提出,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范例。

  三.理论的拓荒与观点的创新。本书从行政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的角度挖掘和论述协调理论尚属第一次,是理论的拓荒。

  四.学科独创与发展。经过多年探索,在给博士研究生多年授课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领导岗位上的实际协调经验,完成了构建领导干部协调艺术的学科体系,既发展了领导干部协调艺术理论,也独创了新的学科体系。

  《人为什么活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定价:29.8元

  本书是日本“经营四圣”之一、京瓷集团创始人稻盛和夫先生思想的总结与精华。全书共三部分二十一章,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从宇宙、心智、欲望、人类的本性、人生的考验、苦恼与憎恨、共生与竞争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人为什么活着”这一哲学基本命题,并由此展现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与经营智慧,揭示了企业永续经营、基业长青的奥秘所在。《人为什么活着》是写给每一位中国企业家的心灵读本,是企业家的人生与经营指导书。

  《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

  凤凰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定价20元

  本书作者选取了独特的文化视角,通过追溯在由传统向现代迈进的历史进程中,相继崛起而且其影响持续至今的六个现代大国的发展历程,解读了近代大国崛起的必然性,探讨了崛起大国长盛不衰的可能性。

  荐稿热线:区委宣传部82306811(虚拟号659569) 邮箱:llxxck@163.com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叶恒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