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正等答记者问
“韬光养晦”不是权宜之计
羊城晚报北京讯 3月5日下午,“政协委员谈公共外交”记者会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委员赵启正、陈昊苏、韩方明、葛剑雄、黄友义、袁明、蔡建国出席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有记者问:索马里护航和利比亚护侨事件,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公共外交形象?
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说,这些行动能够使世界感觉到中国的确是一个善良的政府、爱民的政府,当然也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共鸣,所以有公共外交的效果。
有记者问:自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一直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一个主要动力,中国“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会不会发生改变?
赵启正回答说,“韬光养晦”不是一时之计,是中国人的品质表现。有人把韬光养晦和历史故事联系起来。其实并非如此,而是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与外国人友好往来。张扬、傲慢不是中国的传统,“君子欲归于言,隐于行”。
(张演钦 程行欢 许琛 鲁钇山)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