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文化教育

艺能夺其魂魄者,书法能为之

2011-08-31 09:28:42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陈政权 讲述 吴美苹 整理/摄

 

  书法是用笔、结体、章法的协调艺术

  汉字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三千多年历史。世界上古老的文化有三种,一种是我们中国的古文化,一种是钉头文字,还有一个是埃及的。外国的两个到现在为止都已经不存在了。流传下来的只有中国的古文化。中国汉字的生命力是最强的,从古至今已经经历数次的变革,已经达到了比较完善的阶段。从甲骨文、钟鼎、石鼓文,到现在的汉隶、草书、行书、楷书,已经经历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对我们社会、人民生活做出了伟大贡献。中国书法概括起来有五种书体——楷行草隶篆。一般我们现在写的就是这几种字体。再讲一个书法的综合因素,书法的用笔、结体、章法总共有三个格局。三者结合起来越协调,艺术性就越完善。如果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除了明快、清新、文雅、富有诗意的内容外,还需要以下特色:运笔流畅、结构舒展、结构得体、布局合理、行与行之间匀称,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落款,落款要雅致。一幅作品写得再好,如果落款没落好的话,这幅作品还是失败的,正文写得称心如意,整个作品写起来洋洋得意的时候,但是忘记还有一个落款,如果落款不重视,很草率地把它写下来了,那整个作品还是不行。这个落款和正文的章法是一样的,一定要很认真去写。还有印章一定要端庄,现在有很多人对盖印章很马虎,尤其是刚学了书法不久的人。他们以为印章是无所谓的,作品写好之后,落款落好,就很草率地拿出印章,啪一下盖上去就完事了。这种都是不对的。再好的作品印章没印好也是没用的。印章是画龙点睛,很重要。印章的品味也要好,不是一般三十块四十块一个的那种。一般街上买的印泥都不是很好,印泥要越细腻越好。盖起来很深沉,看起来没有一点空隙。一般我们用的印泥盖在宣纸上看起来像一个个针孔一样。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印章以前用了之后没擦干净,残渍留在印章上,第二次盖印泥的时候,盖到宣纸就肯定会出现这个问题;如果擦干以后还出现这个问题,就是印泥没有打实,一定要打实到印泥全都覆盖在上面之后再来盖到宣纸上就漂亮了。

  书法和其他艺术是相通的

  其实书法的艺术和音乐、绘画、雕刻等艺术是相通的。我讲到写字是有节奏的,有起伏的,这点跟音乐很像。会写字的人不是说纸铺好,提笔就写,他也要思考,要先静心。我自己写字也是这样的,先铺好纸、倒好墨,把毛笔在墨里面浸好,泡到软绵绵之后,松口气,按照纸的章法先把诗句在脑子里面过一遍。写字是意在先,想好了之后才能下笔。没想好下笔是肯定写不好的。写字的时候线条要像千年古藤的笔法,百花齐放,但是我们看看跟自己实际写还是差别很大。写行草书的,用笔一定要狠,我们很多人写字的时候,包括我自己,一定要把毛笔上的墨弄得很干,基本上没墨了再开始写,这样是肯定写不了好字。怎么写,蘸了墨之后要轻轻一带,这样提起来慢慢会滴下来那种感觉再立马开始写。开始字要写得大写得快,逐渐慢下来,枯笔也是后来出现的。如果你写了四五个字还是很快,那枯燥的笔画就很多了。我们写字跟小孩子写字不一样,小孩子写字很快,都是没有力度的,看看都是很浮。书法家写字按下去都是很厚重的,力度下去了。还有笔要会转的,这么长的羊毫笔你用力按下去,不转的话,笔尖立马就翘起来了。写字一般都是中锋写字。会写字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写好之后,笔都是尖的。不会写字的人一笔下去第二笔就不能写了。写的时候要看好笔锋的朝向,这个很重要,也是需要时间练习,不可能我讲完了,你回去就能练好。写书法比读大学还难,对于书法来说四年算不上什么,学不到很多东西。书法是有共性的,拿出门口就不是自己的东西了,就是共性了。谁都可以来评价,你拿出去展览或者给别人看就不是你自己的事情了,你也无权辩驳别人说你的作品是好是坏。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创造性,书法在各个阶段,一再出现巨大的书体变化,一再出现创作主流,汉隶、晋帖、魏碑、唐楷,这些都有独自的个性。写字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写出来的字都是不一样的,即使再相似还是有差别。同一个帖,同一个老师教,但是两个学生写出来的东西还是有差别的,这是个性。每个人的性格、情操、素养不一样,写出来的字也不一样。个性化有的喜欢写狂草,有的喜欢行草,这个章法也不同,比如郑板桥是乱石铺街,有的是行与行之间分得很清楚,是很正派的写法。现在临帖最好的是临脱落的碑文,那种很有味道。当时写的时候是没有残缺的,经过风吹雨打,边上有脱落一点,会显得字特别老练。但是临的时候不能把那字一点点缺口都临出来,这样是不对的。还有一个是心跟不上手的速度。这个是很多写书法的人都会碰到的。有的手跟脑都很快,有的再怎么教也写不好。练书法也是需要一点天分。

 

  一点一横见真章

  我在中书协导师班培训的时候,我的导师就坐在我现在跟你们差不多的距离。当时我是临二王的,我创作一幅作品在那边写,我当时有个笔画是“哗”一下就拖下来了,老师马上就说你干嘛写这么快。所以懂书法的人不用看你写的字,看你写的动作就知道你写得怎么样。现在我也可以看出。很多人向我请教字写得怎么样,我跟他说你写个一就好了。往往这些人心态没调好,很浮躁。还有的人,我会跟他说你写一个点,我也就知道他的水平如何。会写字的和不会写字的人还是不一样。一点一横见功底。

  学书法最主要一条就是临帖。想你写一万个字,还不如临帖三十个字。你写一万个字不临帖,写来写去还是那个样子,三十个字练下来,你就学到手了。所以临帖一定要临好,一般我们成年人临三十个字基本上就过得去了。第一次临一定要临得像。不要着急,像描字一样把它描出来,但是轻重要把握好。把你自己的习惯全部要丢掉,不能说你自己的手写体很漂亮就全部带进去写,那就学不好。往往有一个心态,我自己的手写体很好看,但是字帖不好看,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写不好字。几千年下来我们都是按照字帖上的来学习临摹,出来以后你才能自成一体。你不把笔法和章法学到手了,怎么都写不好。到最后别人给你一个评价只是你会写字。行草书不能急于写。隶书学过想学行草书的最好是写二王的,这个关键的部位不能绕过。我在中书协导师班的学习的时候,有三四个导师都提起这个事情,不管什么字体,二王的一定要学,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二王写的都是小行草,都是信笺一类的,现在则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当时写字的时候是随意的,不像我们现在学习的这样谨慎,随意写出来的才是真正的好东西。无意中写出来的,笔法是非常好的。我在中书协的时候有个老师讲过这样一段话:现在很多人写书法都是有帖不临,非要写自己的东西,就是现成的东西不吃,非要自己去开垦种地,还没有收就饿死了。临帖才是出路。临摹经典,对字的风格是不要求的,要随意,但是笔画和章法是不变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