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图库中心 > 婺城专栏

实践铺就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之路

2011-11-10 10:15:1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徐逢迅

  “边缘”学校夹缝生存,教育公平不能坐等资源均衡

  除了城区,农村和山区三类学校外,还有一类学校需要引起特别的关注。这类学校被戏称为“边缘学校”,虽然学校地处城区,但是各类条件跟城区学校比都相去甚远,由于被划分为市区学校,又得不到政府对农村学校的各类补助优惠,没有条件进行自身的完善和升级,学校几十年如一日保持原样,渐渐地退居到了管理的空白地带。

  河盘桥小学就可以说是这类学校的缩影。校址位于城西街道西郊河盘桥村,按地域算,它属市区学校,但按市区学校的标准来看,它又不够格。学校占地面积虽有1万多平方米,但实际使用面积却不足5000平方米,其余都是沼泽地不能使用,学校建筑面积也仅有1千多平方米,要承担12个班级的教学活动。此外,学校没有会议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功能教室,甚至连副校长室、教导处等6个处室也只能合在一个只有12个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按理说,这样的学校应该得到一定补助和优惠政策,但由于它属市区学校,又无法享受政府给予农村学校的农村食宿改造工程,农村爱心营养餐工程等优惠政策,学校的硬件设施陈旧、落后、严重缺乏。

  “因为学校硬件软件设施跟不上,本学区内的大部分生源都流向其他学校了,现在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河盘桥小学校长盛庆升告诉记者,虽然条件艰苦,但在现有的基础上,学校还是努力地让学生得到和其他学校同层次的教育,争取拉近和其他学校的差距。那么,像这类学校在通往教育资源均衡的路上该怎么做呢?

  河盘桥小学有着自己的想法。为了缩小均衡的差距,学校提出了“智慧教育”特色办学理念,鼓励学生去看名著,学经典,从一个合格的公民开始做起,懂礼仪讲文明,先做到在思想道德上不落后于其他人。学校还着力培养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尽管资金有限,学校还是全力为教师培训提供经费保障。套用校长盛庆升的话说,教师素质的提高是达到教育资源均衡的关键工作,师资力量是软实力,也是家长最看重的环节,所以,即使再艰苦,也绝不落下教师的培训。

  在教育资源均衡的路上,所谓“边缘学校”是最艰苦的实践者,也是最顽强的践行者,他们凭着自身顽强的精神努力地缩小着和其他学校的差距。当然,他们最希望得到的还是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毕竟学校的力量有限,要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就必须要大幅度提升学校软硬件设施,而这正是学校管理者们最迫切渴望却又有心无力的事情。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