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整合解决师资,让优质资源动起来
“城区来的老师确实不一样,今后三年的支教期,将更有利于农村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说起支教,洋埠镇中心小学校长董少丹赞不绝口。她说,自己在农村学校任教已有14个年头了,每年都有城区教师带来“新鲜空气”,但最大的遗憾是“留”不住。
据了解,婺城区是金华市最早将教师支教经历作为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的区县。随着我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的步伐加快,从2011学年起,婺城区又率先出台规定:城区学校教师下乡全职支教服务期从一年延长为三年。
此政策是婺城区根据学校教育规律特别进行完善的,其目的是为了让支教老师更好地静下心来,全身心地为支教学校服务,进一步充实支教学校的教学力量。
另外,从去年开始,婺城区教文体局还充分发挥该区16位在职特级教师、200多位省(市)名师(名校长)及培养人选和市级以上教坛新秀的引领作用,特别开办了“婺城名师大讲堂”,确立“以特级教师为龙头,以名师名校长培养为目标,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为主体”的培养思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极大地带动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给学校的下一步发展带来了益处。
“‘带’、‘输’、‘合’、‘扶’将成为今后一定时期内,加快区域内名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整体输出的一个总体布局和思路。”婺城区教文体局局长唐振华介绍,婺城区从2003年起相继组建了金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金师附小教育集团和金华四中教育集团,今年又成功组建了环城小学教育集团。尤其是通过对区域内学校领导班子、教师调配、财务管理、教学要求的“四统一”,在盘活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上,为全区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为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婺城区通过选派城区大规模学校优秀中层干部到农村学校担任校级领导来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近年来,该区通过考核选拔,先后选派了30多名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职。如今,这批管理者有的已经成长为特级教师,也有的成为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不仅给农村学校带来了城区学校较先进的管理经验,也有效促进了一批优秀管理者的成长,有效促进了婺城区校长队伍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院院长、国家副总督学郭福昌认为,公平教育的第一个层面是教育机会的公平;公平教育的第二个层面是教育过程的公平;公平教育的第三个层面是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资源均衡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今年,市教育局制定的《金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明确了“整合拉动、队伍驱动、质量促动”的总思想,教育资源均衡的美好设想正慢慢向我们靠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