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根福:婺城区教育局基教科长
2010年,我们开始推行“读国学经典,做道德少年”,诵读、明理、践行,这在2002年只是读,到了2010年我们更看重的是行。2011年,我们更注重“一校一书读国学”,今年则是进一步深化“一校一书读国学”。把生日当感恩、报恩日来做。每个孩子在生日这一天懂得知恩报恩感恩,下半年更是要征集“感恩报恩故事”活动,以期加深感恩教育。我在教育线上十七年,碰上办休学的学生,前些年都是因病休学,这些年很多则是因为心理障碍而选择休学。有两个学生给我的印象很深,一个是方某,在网吧跟人单挑,颈椎被砍断,好了之后复学回到班上,班上四十五位家长带着孩子离去,经过协调才让他们的孩子回来上学。一年以后,方某考进艾青中学,原本是普通高中都没法考进的一个人,在艾青中学期间竟然获得省级比赛第一名,他的父亲在去年也被评为金华十大智慧父母之一,真正的改变是在他的父亲去了福建参加传统文化培训以后,用弟子规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另外一个是李某,从小学到初中基本没读过书,对谁都像对待敌人,只对着电脑过她的单独生活,没法跟同龄人生活在一起。我让她到我办公室来上班,上了一个星期,倒倒开水、装订文件等杂活,没多久她也就走掉了,一年以后,她妈妈打电话给我,请我喝茶,我去了,她向我提了两个要求,一是让我去衢州参加传统文化培训班,不管有多忙,也要跟她一起去看看。二是她的女儿主动要求读书了,她去上班以后,她的女儿甚至会买菜做饭,洗澡的时候给她擦背,到了实验中学以后,这个小孩表现很好,当时简直无法救药的一个人,最后是传统文化的力量挽救了她。
倪军健:金华市柳湖小学校长
柳湖小学从2008年开始正式搞博雅教育,跟传统文化并没有分开过。刚才张老师问“老子的师傅是谁”,这牵扯到一个思维方式,也就是务本的思维方式,根在哪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找到这个根本才是关键。古人对根本的阐释,如“道法自然”,听上去很玄,其实我们可以看看发豆芽,豆芽在发时什么先长,根先长。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想枝繁叶茂,必须深扎根。根在底下看不见,很容易让人忘记,“本”是木下面一横,所以要先扎根,再枝繁叶茂。那么教育的根在哪里?教书育人,以德为本,德是教育之根。明确了德,那么德的根在哪里?“夫孝,德之本也”,因为德是仁爱之心,不爱父母而爱他人,就是悖德。所以德之根在孝。那么孝敬父母的根又在那里?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孝之实也。所以我们的身体即是父母的一部分,不要折腾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心康泰了,父母最开心,养身则以补心为上,心就是爱心、善心,养心则为养身之根本。一个务本寻下来,体系就有了,教育该从哪个根上开始抓也就清楚了。爱自己,然后爱父母,然后爱社会,乃至爱整个人类,爱心是个点,点逐步扩大,形成了教育内容的一个体系。孔子这辈子没写过专著,皆由后人整理而成,但有一本专著据说是他自己写的,这就是《孝经》,与之相对应的必有践行的经典,行经就是《弟子规》,一阴一阳之谓道,一个理,一个行,文明习惯的养成,应从《弟子规》开始。谁是教育的主体,谁有资格进行教育,这就是君子。教是上所施下所教也,目的的达成需要一个化。教育要学会等待,只要太阳永远在,冰块肯定能融化,太阳就是老师,这个老师是冰块还是太阳就很重要,关键就在这里。你不是君子,就不能谈教育。只有君子能够导人为善,教育工作者必须先成为君子,这是根本,自己不是一个君子,怎么培养出一个君子呢?没有君子,培养不出君子来。有了这个理念之后,才能为师、为长、为君。学生要做到的,老师先做到;老师要做到的,中层先做到;中层要做到的,校长先做到。君子的根在德行,德行在孝行。修身为本,从孝开始修。如此,关键就是提升我们自己的个人修养、学识水平,对自己的要求要一高再高,如此才谈得上齐家治国。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