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婺城周末

方明:27年情系天平,忠诚诠释法律真谛

2013-11-08 10:14:31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郦莎

  他从事审判工作27年,既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他作为一名法官,在执法的过程中从未向邪恶势力低头;他用深厚的法律功底,诠释着法律的真谛;他用对百姓的真爱,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宗旨;他用辛勤的汗水,播洒着公正与效率的主题。

  他就是婺城区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四级高级法官、行政审判庭庭长方明。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全日制法学本科学历,1989年7月分配到婺城区法院工作至今,历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团支部书记、全国法院干部业余大学金华分校讲师、刑庭副庭长、民庭庭长、第三党支部书记、民一庭庭长、党总支副书记等职务。

  他付出真情全身心投入所热爱的审判工作,他用“耐心、公心、爱心”化解了一个个矛盾纠纷,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婺城区优秀团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形势政策宣传教育讲师团优秀宣讲员、指导人民调解先进个人、最美政法干警,金华市五好法官、十佳审判长,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近5年平均每年办案308件,无因个人主观原因导致的错案及重大信访案件。 

  “初入法律海洋,我像一块海绵,曾写过8万多字的实习笔记。”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法学教育仍处于恢复起步阶段,法律人才奇缺。出生于山东青州市,籍贯金华市婺城区的方明,就在这样的社会潮流中考入了杭州大学法律系(现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父母支持学法律,自己也觉得学法律很有趣,加上法律人才奇缺,分配工作相对容易些,各方因素加起来,学法律是个不错的选择。”进入大学后,原本设想的枯燥的法律条文学习及生活并没有如期而至。由于法学教育刚刚恢复,教师年龄严重断档,除了老一辈的法学教授,大多数教师都是刚毕业的学长、学姐,其中不乏帅哥、美女,这让讲台下的方明和同学们听起课来格外有劲。“很多教材都是从武汉、南京、北京等大学借来的复印本,知识点也比较传统。老师们许多都身兼律师,根据自身的法律经验、实践,补充各式各样生动有趣的案例。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学得津津有味。”

  经过近4年的法律学习,1986年上半年,方明在杭州大学法律系法学本科毕业前夕,进入杭州西湖区法院刑庭实习。在为期3个月的毕业期间,方明担任书记员一职,负责给庭长做提审记录、法庭记录、法律文书校对、送达、执行通知书填写等工作,“第一次上庭特别紧张,虽然只负责记录,但笔录、表格上的一些称呼还是常常填错。”方言也是工作中一个不小的障碍,由于刑事被告人大部分是杭州本地人,审理过程中基本上使用杭州方言,这让方明常常听不懂被告人在说什么:“有时候,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会写错。”

  不过,这些困难都在老前辈的帮助下顺利解决。“当时带我的金庭长、童庭长非常照顾我们这些新人,一旦发现出错,不仅及时指出来,还会逐一分析原因、圈出知识点。经过3个月的磨砺,到实习结束时,我已经从一个新手顺利过渡成一个熟手了。”方明回忆道。

  实习期间,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方明写了8万字的实习笔记。内容包括司法解释摘抄,课堂中不曾涉及的知识点,具体罪名的界定、个案批复等,这些都是在课堂里不曾学到的。“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块海绵,投入到了一片汪洋大海,拼命地吸取一切有关的法律知识。”此后,这8万字的实习笔记被老师作为后辈学习的范例。指导老师、班主任多次挽留方明留校教学,但考虑到父亲年迈,身边需要有人照顾,他最后还是选择回到了金华。

  1986年7月,方明学成归来,最初被分配到婺城区检察院。得知这个消息后,他强烈要求到法院工作。“在西湖区法院刑庭实习,奠定了我审判事业的基础,让我热爱上了这一职业,我不想放弃。”几经曲折,他最终如愿踏进了婺城区法院的大门,迈上了审判事业道路。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