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谱局杯
——致富带头人奖”
1.罗建兵,男,1968年出生,罗店镇前店村人。“帮助村民,带领大家走上致富路,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付出再多,我也觉得值。”为了造福村民,现任前店村村主任的罗建兵于2008年、2010年牵头成立了前店村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罗店大仙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2011年销售额达到了1.2亿元,2012年,在全国花卉苗木产业相对低迷的形势下,“大仙”的销售额仍超过了9000万元。目前,大仙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有社员740户,社长罗建兵获评市十大苗木经纪人、婺城区劳动模范;“大仙”被评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市级林业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区十大苗木基地,2013年申报省级专业合作社。罗建兵认真履职,开展村庄整治、营造浓厚的农村文化氛围,推动了前店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提升。
2.程伟达,男,1984年出生,雅畈镇下店村人。2008年,程伟达从青岛科技大学毕业,在宁波一家具有国家一级园林资质的园林工程公司任职,2009年带着技术回到农村老家创业。2010年,他成立了金华市世轩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和金华程园盆景园,从事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和园林绿化施工。他的百亩茶梅精品园被评为2013年度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并被金华市农科院选为苗木种植示范基地,其公司正在申报区级苗木种植龙头企业。程伟达在自身取得成绩的同时,不忘带领更多的农民种植精品绿化苗木,走向致富路。作为带头人,他将多年来累积的苗木种植技术无偿传授给村民,并提供销路,共同发展苗木经济。他说:“身在农村一天,就要为这片土地做点事。”
3.伍建忠,男,1970年出生,白龙桥镇郑阳村人。伍建忠常说“要当好一名村干部,就必须为村民干好每一件实事”。多年来,他勤政爱民,恪尽职守,团结和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把一个集体经济薄弱、面貌落后的村打造成了白龙桥镇经济文化相对发达、村民生活富裕、社会稳定的村。为了丰富村民文化生活,郑阳村还修建了休闲广场,安装各类健身器材,积极开展文明新村建设。伍建忠不仅自己创办了一家有一定规模的注塑厂,为村里解决了部分闲置劳动力,还带领了一部分村民购买注塑机,引导村民在家中经营致富。在村集体经济没壮大前,从2008年到2010年,他个人已为村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补助1.3万元左右。伍建忠连续两届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4.滕勤男,男,1955年出生,琅琊镇浩仁村人。1997年,滕勤男当选浩仁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改变村子“一穷二白”的面貌,1998年,他便从改善村里交通条件着手,号召全体村民出钱出力,又自筹资金10万元,修起了一条长4公里宽7米的通村公路,打开了浩仁村的大门。之后他和村两委多方筹措资金,修起了多条联村路,为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又陆续开展村庄整治,建起了村综合大楼,实施饮用水改造和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完成农村住房改造,进行村庄绿化、农田道路和水渠整理,并建造琅琊卫生院浩仁分院,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做书记就是要为民办实事。”如今,他又开展了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精品村庄建设。
5.余志洪,男,1962年出生,箬阳乡箬阳村人。多年来,品质上乘的箬阳茶叶由于缺少统一的加工、销售渠道,市场价格和产值都不高。2006年,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余志洪回到了老家箬阳,多年与茶叶打交道的经验让他敏锐地意识到家乡茶叶蕴含的巨大潜力。2008年,他牵头成立了九康茶蔬合作社,合作社已有127户社员,涉及11个行政村。2009年,他又成立了锦科茶厂,帮助解决了当地茶农茶叶销售困难的燃眉之急和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作为一名村干部,他以身作则,带领村民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在他的努力下,合作社在全国十多个大城市都有销售网点,箬阳茶叶远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他说,此生唯一的奋斗目标,就是把箬阳的茶叶品牌做大做好,为家乡人民开创一条致富路。
6.周淑飞,女,1968年出生,城西街道人。曾经的一名下岗女工,如今不仅自己富了,还帮助一批失业女工实现了再就业,为政府分忧解难。周淑飞1999年底从国营企业针织二厂下岗,2003年7月她带着一起下岗的20多名小姐妹,从操旧业,筹资30万元办起了“飞亚制衣厂”。她重质量、重信用,赢得了市场的认同。目前,“飞亚”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专门从事服装加工的企业,是婺城区来料加工示范基地,为社会解决了90多名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实现年产值上千万元,2003年以来累计发放加工费1900余万元。她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积极参与慈善募捐。
7.俞旭升,女,1968年出生,雅畈镇人。俞旭升是一位聪慧干练、勤劳务实、有经营头脑的农村妇女。她凭着智慧、勇气和信誉,在村里走出了一条来料加工的新路子。1991年,她在家办起服装来料加工厂;2009年,创办了婺城区佳田制衣厂。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拥有员工200多人,产值也从几万元做到了几千万元,年发放加工费600万元;以前厂里只用家用缝纫机,现在都是全自动电脑平车流水作业。2013年,俞旭升又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加了3家分厂,帮助100多名下山移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来料加工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013年,她获得了金华市“山海协作工程”来料加工优秀经纪人称号。
8.郑根银,男,1965年出生,蒋堂镇直里村人。郑根银说,他从一个手把锄头的农民成为资深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就是要带领村民走上一条共同致富的道路。他已连续8年获评婺城区来料加工最佳诚信经纪人、优秀经纪人、来料加工创新奖等荣誉称号。1998年初,他开始了来料加工业,不怕辛苦、爱动脑筋的他从最初几人的小规模作坊做起。为适应发展需要,2010年,他成立了婺城区九峰工艺品来料加工厂,承接相框生意,开始生产自己的产品,并在技术和管理上不断完善。2013年8月,郑根银再上一层楼,由个体转型为企业,成立了金华市亿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可实现年产值2000多万元,上交利税70多万元。
9.杨良群,男,1965年出生,长山乡长山三村人。杨良群于1990年在婺城区白龙桥镇投资创办了胜达汽配厂,专业生产各种轿车、商务车前后刹车盘、刹车鼓,拥有“夏风”自主品牌。他秉承专业专注、精于细节的企业文化,奉行诚信经营、质量为先、科学管理的经营理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多家汽车制造厂的汽车配件合作企业。2012年,杨良群又投资1.5亿元,在婺城新城区临江工业园新建了一个占地3.3万平方米的厂区,引进进口全自动水平造型流水线、全自动砂处理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动流水生产线,要再创一个现代化、规模化的企业。在公司发展的同时,杨良群不忘公益事业,拿出一部分钱用于扶贫济困、支持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等。
10.项志仁,男,1955年出生,安地镇项村人。在项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桂花树,这里的桂花成了绿化市场上一块响亮的“金字招牌”。项志仁,就是最早进入桂花产业的领军人,在上世纪70年代就建了花木场。他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更新苗木品种,采用新型栽培技术,积极开拓销售渠道,花木场已发展成为集繁育、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国质量信得过种苗基地。在自己富裕后,他又当起了苗木经纪人,通过苗木收购、种植指导等,带动当地村民种植桂花,让项村的村民走上了致富路。他个人曾荣获金华市十大苗木经纪人、全国十大苗木经纪人称号。项志仁引领了当地花卉苗木的发展方向,培养了一批苗木种植大户和苗木经纪人,为婺城苗木产业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11.陈建军,男,1967年出生,蒋堂镇黄碧垄村人。现任蒋堂镇黄碧垄村党支部书记、蒋堂镇建富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1994年,陈建军从承包的36亩地开始创业,目前共计承包田地林地1480多亩。陈建军充分认识到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将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使好的品种技术尽快应用在生产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科技的支撑作用。2004年,他获得“浙江省优秀种粮大户”称号;2007年成为当年的全国粮食生产大户;2010年至2013年,连续获金华市优秀早稻种植大户称号。陈建军带动了农民种粮、科学种田的积极性,对全镇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12.倪彬,女,1981年出生,长山乡石门村人。为了照顾父母,2006年,懂事的倪彬辞职回家帮着父母从事奶牛养殖。2009年,她全面接管了奶牛养殖小区。经过8年多与奶牛的亲密接触,她充分认识到奶牛业发展的制约和瓶颈,着手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的改扩建工程。她克服了资金、技术、土地等各方面的困难,率先在养殖小区内安装管道挤奶设备,配套建设了一座年生产能力1万吨的有机肥加工厂,将畜禽的排泄物变废为宝。短短三年时间,她的奶牛养殖事业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管理,跟着她一起干的奶农们的奶牛养殖效益也随之提高,产奶量和农民纯收入分别较原先提高了4倍和2倍。倪彬带动周边奶农和合作社社员走上了养牛致富之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