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烘焙杯——孝老爱亲奖”
1.管伯艳,女,1955年出生,雅畈镇二村人。照顾重病的婆婆,从没有一句怨言,村里人说她们婆媳胜过亲母女。管伯艳的婆婆因遭遇不幸,身患股骨头坏死病症,不能正常劳动,严重的时候,甚至无法坐起来,吃喝拉撒都只能躺着,家里和老人的料理服侍工作落在了管伯艳身上。六年多来,管伯艳不分昼夜,任劳任怨,耐心细致地照顾婆婆,有什么好吃的总会先给婆婆尝尝,晚上睡觉经常爬起来给婆婆翻身,没有一晚能安心睡去。平时,她还要骑着三轮车送婆婆到镇医院或地方卫生所输液、换药。虽然照料的路异常艰辛,但是“婆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要继续服侍她。”这是管伯艳的誓言。
2.陈雪英,女,1967年出生,琅琊镇水碓村人。她是婆婆眼中的好儿媳,丈夫眼中的好妻子,孩子眼中的好母亲,乡邻眼中的好女人。2008年1月的一天,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丈夫因英勇抓盗被撞至重伤,不仅丧失了劳动能力,还成为一个视力低弱、智力低下之人。陈雪英用坚强的意志和柔弱的肩膀扛起整个家,照顾丈夫、料理家务、赚钱养家。晚上,丈夫安睡了,而她要始终保持警觉,夜里不知要醒来几回。陈雪英还种着3亩地,在忙完里里外外后她还要做些来料加工补贴家用。同时,陈雪英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公公婆婆,嘘寒问暖,每次买来好的东西总有公公婆婆的一份。她说:“虽然我的家庭遭遇不幸,但我会坚强地面对,会好好照顾丈夫,和他一同走过余下的岁月。”
3.朱献娇,女,1974年出生,沙畈乡山脚村人。2007年的一场车祸让丈夫变成了植物人。丈夫把沉重的身体和一个艰难的家,留给了妻子朱献娇。多年来,朱献娇不离不弃,全身心照顾,她用真情温暖着爱人,用善良感动着周围人。七年来,她每天很早就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替丈夫刷洗、穿衣,每天还要单独给丈夫做饭,一天四次喂饭,要经常为丈夫进行大小便换袋,每三天要换一次干净的床单被褥,每月要给丈夫理发、修脚……由于朱献娇的精心照料,7年了,丈夫没长过一次褥疮,周身洁净无异味,细心服侍丈夫一年又一年,朱献娇没有任何怨言。她说:“日子总要过,人总要活下去,再苦再累也要让丈夫过得舒适。”
4.兰仙花,女,1981年出生,箬阳乡茶园村人。她从广西远嫁到箬阳,先后育有2个女儿。五年前,公公得胃癌花去家中所有积蓄后撒手人寰。夫妻二人在外打工,好不容易还清了因公公治病欠下的钱后,丈夫又突发脑动脉畸形,这时,婆婆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接二连三的打击降临到这个家,年轻的外来妹子兰仙花用她瘦弱的身躯扛下了这个家,生活的重担都落到了她一人身上,每天,她不仅要照顾丈夫、女儿、婆婆的衣食起居,还要干家中所有的农活、家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兰仙花没有怨言,所有的苦和累都一个人默默承受着,她说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倒下,为了这个家,她要坚强地生活。
5.潘加兰,男,1950年出生,城东街道旌孝街社区居民。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多年来,潘加兰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已是96岁高龄的老母亲。在家里,老人的床铺总是干干净净,房内没有任何异味;在饮食上,他总会变着花样,让老母亲吃得舒心;每天,他都会为母亲按摩、擦洗;隔三差五,还不忘带老人出门晒晒太阳、转悠转悠,宽宽老人的心。他说:“只要母亲开心,对她身体好,什么事我都愿意干。”潘加兰也经常教育晚辈:“为人子,要孝敬双亲;为人夫(妻),要家庭和睦。”潘加兰还是个热心公益的人,先后获得过市区十佳好邻居、星级五好文明家庭、金华市区好邻居等荣誉。
6.施美芳,女,1951年出生,城西街道二七花园社区居民。有人说,天底下最难处理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孝媳施美芳,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照顾婆婆,用勤劳与善良建起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老人住的房间,被她打扫得一尘不染;床头每天都会备着面包、香蕉等老人爱吃的食品;婆婆病了,施美芳就干脆在婆婆的床前支了张小床,日夜守候在婆婆身边。她的言行也得到了社区和居民的充分肯定,是居民眼中公认的“孝老爱亲模范”。“孝是责任,重在坚持。”这是施美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施美芳还是个热心人,经常会到社区帮忙,把她的爱心奉献给大家。
7.郑小香,女,1955年出生,新狮街道东方前城社区居民。2009年,丈夫遭遇意外瘫痪,心灰意冷的丈夫不想拖累郑小香,决心放弃治疗,是郑小香耐心的劝导和悉心的照顾,让丈夫打消了轻生的念头。“不管你变成什么样,我都会一直陪着你、照顾你。”丈夫生活不能自理,郑小香不怕累、不怕脏,用她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丈夫沉重的身躯,每天都坚持陪丈夫进行康复训练,悉心照顾他的衣食起居。正是有了郑小香五年多坚持不懈、无微不至的照料,丈夫终于能拄着拐杖慢慢站起来了。郑小香就是这么个勇敢坚韧的女人,她曾在寒冬腊月里奋不顾身地跳入冰冷的水塘救起一位70多岁的老人。郑小香乐观向上,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文体活动、创卫活动,她的言行感染了身边每一个人。
8.沈渭忠,男,1965年出生,西关街道五里亭社区居民。面对一个灾难重重的家庭,14年来,一个男人用自己最朴实、最坚强的爱堆积起了爱的堡垒。2000年,沈渭忠的岳母突然撒手人寰,妻子因为无法承受丧母之痛,突发心脏病,送往杭州抢救。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妻子的命保住了,但却丧失了劳动能力。沈渭忠总是鼓励妻子:“只要你还有一口气,咱们的家就是一个完整的家。”他不离不弃地悉心照顾着妻子。尽管这样,妻子的病情还在一步一步的恶化,并引起了严重的抑郁症,妻子经常会乱发脾气,甚至砸东西、出手打孩子。14年,沈渭忠没有想过放弃妻子,他用自己无私的爱,让妻子最终得到了康复。现在,他的妻子成功被爱唤醒,成了一位阳光、向上、热心公益事业的健康人。
9.张凤仙,女,1970年出生,蒋堂镇人。2008年的一天,母亲脑动脉瘤突发,命悬一线,张凤仙日夜守候在母亲病床前悉心照顾,帮助母亲与病魔抗争。在历时56天的生命争夺战后,她用自己的爱心和细心硬是把三度昏厥、奄奄一息的母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经历这场浩劫后,母亲生活不能自理,而父亲一直体弱多病,丈夫连续六年任教初三,张凤仙就一人扛下了照顾母亲的重任,虽然她自己也曾几度眩晕症发作……五年多来,母亲每一次洗脚擦身、揉肩按摩,都是她亲力亲为;每月一发工资,她的第一件事就是取钱,给父母买上好吃的,送上生活费。她说,父母的恩情,当儿女的一辈子也报答不完。
10 .傅建红,女,1973年出生,安地镇人。八年前,父亲不幸患上了肺癌,在住院化疗期间,傅建红每天都抽空去看望并照顾父亲,为了不影响教学工作,有一段时间她经常赶夜班车来回;父亲出院后,除了有晚自修课的时候,她几乎是天天回家看望父亲、陪老人聊天。父亲过世后不久,傅建红的婆婆又患上了肠胃癌。每每看到婆婆一个人躺在床上,心情不好时,傅建红就会开导婆婆,让她放宽心,说自己和全家人都会好好照顾她。喂饭喂药,洗澡擦身……傅建红悉心照顾着婆婆,没有一句怨言。“孝敬父母,并不一定要锦衣玉食,美宅华屋,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长辈多一点爱心和孝敬。”她如是说。
11.邵素霞,女,1953年出生,乾西乡湖头村人。“耄耋老人毛仲先,身瘫病卧逾七年,媳贤子孝勤服侍,美德遗风代代传。”这是村里专门为好儿媳邵素霞谱写的赞诗。83岁的公公卧床至今七年,期间两次生命垂危;婆婆患有心脏病、脑血管病,多次住院,又于去年摔断了腿,大儿媳邵素霞主动担负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全身心地细心服侍。每天端茶喂饭、端屎倒尿,毫无怨言,一天三餐变着法给老人做可口的饭菜,为防老人生褥疮,每天都为老人擦洗身子、翻身。特别是在公公病重病危的情况下,几天几夜寸步不离地守在病床前,细心服侍,多次把老人从死神的手里拉了回来。她说:“让老人活得长寿、舒心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每个有良心的人都应该做好的。”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