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促进杯——婺剧传承热心人奖”
1.马水根,男,1946年出生,罗店镇盘前村人。退役前是部队的文艺骨干。自1970年以来,先后创作、排练了《岭上红梅》、《云山春燕》多部婺剧作品。其中《黄大仙的传说》,获得了“2006年省婺剧大赛”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六项大奖。2013年担任罗店镇婺剧促进分会副秘书长,创作排练了大型表演唱《仙乡颂》,组建了“罗店镇业余婺剧团”。近年来,他对本镇7个行政村的80余名婺剧爱好者进行了婺剧演唱、演奏、表演等方面的辅导。44年来,马水根在婺剧天地里勤耕不辍,为弘扬婺剧艺术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
2.郑雪芬,女,1975年出生,乾西乡坛里郑村人。自幼对婺剧耳濡目染,凭着对婺剧的热爱和痴迷自学成材,从十几岁就开始登台演出。2010年,担任村坐唱班培训和演出的主力。她经常利用空余时间组织婺剧爱好者开展文化活动、组织排演婺剧传统剧目,免费为村民演出。她表演的婺剧多次获奖。郑雪芬作为民间的婺剧传承人,多年来热心于婺剧事业和婺剧推广工作,在弘扬婺剧艺术、繁荣婺剧事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华宝金,男,1936年出生,雅畈镇三村人。是一名退休工人。自幼酷爱婺剧,自学婺剧曲目,自己制作胡琴。退休后,他把全部精力扑在婺剧文化事业上,参加婺剧团下村演出活动,传授胡琴技艺,收集婺剧音乐资料347首。金华老年大学曾经用他记谱的唱段用作教材。2004年以来,他连续举办16期雅畈镇婺剧演唱兴趣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教材都是他亲自谱写。他的辛勤付出,换来了婺剧艺术在雅畈遍地开花,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
4.吴建新,男,1949年出生,安地镇安地村人。从事民间乐器演奏四十余载。近年来,他经常组织婺剧爱好者学习演奏乐器。目前,担任该镇坐唱班和市铁路俱乐部的主胡,担任老年大学婺剧二胡班教师。他还培养了一批儿童民乐演奏爱好者。他在区、市婺剧花头台比赛中荣获两次一等奖。他曾被推选为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候选人,获得省文化示范户、省千名群众文艺骨干、区婺剧促进会委员、区文化示范户、安地镇婺剧促进会副会长、优秀民间文化传承奖候选人等荣誉。四十多年来,他像不知疲倦的蜜蜂,四处传播婺剧艺术。
5.俞洪海,男,1954年出生,白龙桥镇白龙桥村人,目前担任市青年婺剧团团长。1996年组建该剧团,每年带领演员“送戏下乡”,累计超过580场,提高了群众艺术水平。开展“婺剧进校园”演出200场,致力于婺剧传承事业。他在婺剧剧目中注入现代意识,丰富传统手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该剧团演出《把关》参加市农村题材现代曲艺小品调演,深受观众好评。近年来,该剧团荣获省婺剧基本功大赛金奖、市婺剧戏迷小戏比赛二等奖、区婺剧新人选拔大赛三等奖等多个奖项。17年来,他继承和光大婺剧艺术,唱响了自己的人生。
6.俞根升,男,1962年出生,白龙桥镇东俞村人。几十年钟情婺剧艺术。担任东俞村支委以后,牵头成立东俞村乐队,多次组织该乐队参加婺剧专场晚会及婺剧下乡活动,深受百姓欢迎。曾荣获市农村花头台擂台赛一等奖、区农村坐唱班擂台赛一等奖。他还组建了花轿迎亲队,丰富乡士文化。作为一名婺剧文化传承人,俞根升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把传承婺剧文化当成毕生的追求。
7.郑爱平,女,1961年出生,白龙桥镇怡村沙溪自然村人。2002年,自掏腰包在自家的地下室开办了镇婺剧锣鼓班。她带领婺剧爱好者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曾荣获区农村坐唱班婺剧“花头台”擂台赛二等奖、区庆元宵农民坐唱班擂台赛二等奖等。目前,她是区婺剧促进会会员,担任镇婺剧促进会秘书,是区婺剧界的一颗新星。她教出的姐妹都已经成为该镇各村的文化骨干。她把婺剧当成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之日夜操劳都觉得幸福满溢。
8.徐卫庆,男,1952年出生,琅琊镇琅琊徐村人。自幼热爱婺剧。15岁参加村文艺宣传队。改革开放初期,他刻苦自学各种乐器演奏和婺剧的各种唱腔,成立了锣鼓班。多年来,他投身婺剧事业,帮助周边村落培养锣鼓班骨干。区“婺剧促进会”成立后,他组队参加擂台赛,荣获市、区二等奖。荣获区“花头台擂台赛”一等奖。在“第四届中国仙源湖桂花节婺剧坐唱班擂台赛”中,获得“花头台”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他广交婺剧朋友,相互磋商技艺,为进一步繁荣婺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9.吴建双,男,1960年出生,蒋堂镇人。热心婺剧事业,任市戏剧家协会理事,婺城区婺促会理事,蒋堂镇婺促会副会长,婺城区百姓婺剧团法人代表。多年来,曾为10余个村的婺剧演出捐款。他的百姓婺剧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不断送戏下乡。2013年,百姓婺剧团代表蒋堂镇参加区文化艺术节婺剧专场演出,得到了上级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传承婺剧艺术,弘扬和谐正气,丰富百姓生活,构建幸福家园是吴建双的人生目标。
10.钟樟松,男,1949年出生,塔石乡上塔石村人。自小痴迷婺剧。他跟随老艺人学习婺剧,多次参加婺剧骨干培训班,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他成立了农民婺剧坐唱班,组织巡回演唱四十多场。他先后多次参加市、区组织的民间艺术表演,并获奖。为了弘扬婺剧文化,他免费教中小学生学习笛子,二胡等乐器,为塔石乡小学培养了多名婺剧小演员。近年来,他被评为省、区文化示范户,连续4年被评为塔石乡文化带头人。他致力于婺剧戏曲的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婺剧的魅力。
11.傅毅君,女,1989年出生,东市街小学音乐教师。2011年任教于该校,现负责该校的婺剧社团及民乐队的训练。任教以来,多次指导学生参赛,荣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浙江赛区选拔赛业余A组二等奖、市第二届中小学生婺剧演唱大赛一等奖等多项称号。他每年组织开展婺剧艺术周,社团婺剧基本功比赛。他积极配合浙师大儿童文化研究院来该校研究校园儿童传统婺剧表演艺术及教学。他积极参加有针对性的婺剧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自身基本功。他创建了中小学教师婺剧群,为婺剧爱好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12.陈生荣,男,1942年出生,婺城区人。多年来,他积极组织策划婺剧活动,编排婺剧节目,每周二、四、六定期活动。为百余名福利院的老人们上门表演婺剧。培养了50多位婺剧“小学员”。“人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应为社会做贡献、奉献自己的爱心。”这是陈生荣的口头禅。他的努力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肯定。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婺剧传承的行列。
13.王忠芳,男,1951年出生,新狮街道骆家塘社区人。从1979年起,他为婺剧默默奉献了30余年。1995年,他组建了新狮婺剧团,积极参加各项活动。2012年,新狮婺剧团在“第四届中国仙源湖桂花节婺剧坐唱班擂台赛”中获得了二等奖。2013年,新狮芙蓉婺剧团参加了“婺城区第二届民俗文化艺术节展演”。王忠芳退休后,依然在婺剧天地里勤耕不辍,把全部精力投入婺剧事业。
14.吴旭涌,男,1971年出生,雅畈镇人,金华市实验中学校长。他在校内成立婺剧俱乐部,目前有五十余人,并聘请知名婺剧演员授课、指导,提高学生戏曲文化修养,为“婺剧”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金华市实验中学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浙江婺剧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对婺剧产生浓厚的兴趣。2010年以来,学校获得第一届市中小学婺剧比赛二等奖、区第二届中小学婺剧演唱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吴旭涌通过自己的努力,扩大婺剧教学的覆盖面,让更多学生深入接触婺剧,把婺剧文化传承下去。
15.梅映,女,1979年出生,安地镇人。十余年来,她在所任教的学校推行婺剧艺术教育,培养了多批优秀的婺剧小演员。在金华市第二届中小学婺剧汇演中,她指导的婺剧节目《三请樊梨花》选段《沙场落马》获得金华市一等奖。她结合校园特色进行婺剧的创新。原创婺歌《醉美仙源》,获婺城区文艺汇演一等奖。她研究的课题和撰写的论文荣获省、市、区级荣誉十余项。她的付出让婺剧这朵艺术奇葩在婺城大地处处绽放。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