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记者来到白龙桥古方管理处下杨村,看见村民姜元林正在拆除自家的鸭棚。姜元林是养鸭专业户,在高峰期养殖鸭子达2万只,建有4个鸭棚,面积达2475平方米。他成为该镇第一个主动拆棚支持“五水共治”畜禽整治的养殖户。
“我养鸭已经快七个年头了,这两年的禽流感,让我亏损了十多万元,但也没想过要放弃。今年的‘五水共治’行动,儿子给我做了近半个月的思想工作,我们也真正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自行把大鹏拆掉。”姜元林口中的儿子正是婺城区人大代表、下杨村党支部书记姜国荣。
“我们如果不带头拆,怎么好意思让村民动起来!”姜国荣感慨地说道。当意识到畜禽养殖污染的严重性后,姜国荣马上想到自家就有这么个污染源,心想着回家给父亲做思想工作把棚拆了。起初,他的说法立马被父亲打断,父亲说自己割舍不下对养鸭多年的感情,不愿意拆除大棚。姜国荣没有放弃,一回到家就给二老分析畜禽养殖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严重性和拆除后的转产方案,并表示即使拆除大棚还可以种苗木、花卉,并不是没有出路,而且现在养鸭行情不好,亏损也没个底。就这样,经过十多天的努力劝说,终于说服了二老。
“我们村的环境确实存在着畜禽养殖污染,到了该治理的时候了。自愿拆除的鸭棚每平方米都有补偿,这样也能挽回一部分损失。”姜元林受到儿子的影响,逐渐摸清了方向。决定拆除大棚的姜元林和姜国荣一起与镇政府签订了《白龙桥镇畜禽养殖场关停拆除补偿协议书》后,将家中的6000多只鸭子以10多元/只的低价转卖了出去,并雇来了4名工人将大棚一一拆除。“这棚子建造难,拆起来容易,家里四个大棚昨天已经拆除了两个,很快就能拆完了。”姜元林说道。只见不一会儿的功夫,大棚外层的塑料薄膜已经被撕开,就剩下钢架了。谈到下一步的计划,他表示将先恢复耕地,然后从外地运一些树苗回来种植。
“我们接下来将开展畜牧业污染专项整治,5月底前自主拆除的养殖户都可以拿到补偿和奖励。”据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镇禁养区内从事畜禽养殖场(户)约有380户,接下来将对5月底拆除的养殖场(户)发放《白龙桥镇畜禽养殖整治行动通告》,并与这些养殖场(户)签订《白龙桥镇畜禽养殖场关停拆除补偿协议书》,在6月底前要完成对“一江三库三溪”禁养区内养殖场(户)的关停、搬迁、拆除。其他禁养区现有的畜禽养殖场将于2014年10月31日前全部完成关停、搬迁、拆除。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