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依依满别情

与二七新村的最后合影

2015-02-05 08:58:37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汪 蕾 黄泽振 高赟

  “时光是琥珀,泪一滴滴被反锁;情书再不朽,也磨成沙漏;青春的上游,白云飞走苍狗与海鸥;闪过的念头,潺潺的溜走......慢动作千卷胶卷重播默片,定格一瞬间......”这一封情书,是一群白发老人和天真孩子写给记忆的情书——这可能是他们与二七新村留下的最后合影。城市的发展与历史的记忆总是逆向飞驰,再多的不舍,我们也只能在这个暖冬,用最温柔的方式,向她道一声“再见”。

  摄影是时光的留声机、记忆的投影仪,印下岁月里成篇的故事和零碎的片段。而我们,能做的只是定格瞬间,记录故事——婺江畔铁轨旁,退去铅华的“二七”满面皱纹,沧桑如同这里的人。

  4幢苏式建筑里的铁路文化

  “张师母,侬好。”

  “李师母,今朝买啥菜吃吃?”

  “王师母,帮我照看下晒日头的被子。”

  师母,是铁路文化最鲜明的代表,也是老铁路家属间最亲密的称呼。

  听晓得铁路新村历史的老人们讲,这片坡地在解放前是个坟场,半人高的杂草密密麻麻,解放后又曾作为镇压反革命的刑场。日军轰炸金华时,敌机的炮弹把棺材板都炸翻出来。

  1953年前后,这块土地被划给铁路,最先建起了最具时代特征的4幢苏式建筑,屋内地板铺的都是木地板,“算是高级的,一般人轮不到住”。“文革”后期,为纪念1923年2月7日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铁路新村才有了自己独特的名字——二七新村。

  就这样,一晃62年过去了,当年一起搬来的老邻居还有十来位留在这里,她们已经从当年的小姑娘变成今天的“师母”。

  日头好的午后,两幢屋中间的院里就会晾满被子、衣服。师母们凑一凑、喊一喊,三五成群地收拾出藤椅小桌,晒太阳、“争上游”、“走红五”,邻亲友睦。

  “都住了60来年,一起搬来,都没想过会住开。现在房子要拆了,也陪它到最后。”快90岁的丁月梅吆喝了隔壁金师母下楼打开水,挽着老姐妹的手有些黯然。“合张影吧,留个念想。”老人说,和老邻居们分开后,再不晓得去哪里喊这些“师母”。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郑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