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依依满别情

与二七新村的最后合影

2015-02-05 08:58:37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汪 蕾 黄泽振 高赟

  铁树的爱情,沉默的坚贞

  电工巷110号,金站台13-35。这间自建的二层小楼里,昏暗阴冷,日头最好的时候也晒不暖。门前两株种了10年的铁树,是眼前最美的景。

  游金刚老两口、40岁还未结婚的儿子、5只见着生人也不叫的狗,是这户人家的所有成员。这座房子,见证了一家人所有的故事。“破是破了点,但我们还是不舍得离开,住了一辈子,就想守着它到死。”68岁的游金刚推着轮椅上的老伴张爱芳到门外晒太阳。

  62年前,游金刚在铁路工作的父母分得半间小房子,一家人挤在屋子里也很暖和,“那个年代,领导才能分得一套,职工两家挤”,放学后兄弟俩结伴去铁轨旁捡“二煤”(火车用完丢掉不要的煤球);

  41年前,老游就在家门口的工地上认识了来城里打工的农村少女张爱芳;第二年,一家人在门前盖起了这间两层高的小房子,两人喜结连理并生下儿子;

  8年前,张爱芳糖尿病恶化,眼睛看不见了,肾也坏了,老游只能到外面拾荒补贴家用,每天也不忘陪进陪出照顾着。

  老游话不多,撒了一把干粮喂5只狗,它们就像听话的孩子围在主人身边,他只说自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要担起责任顾好每一个。“人、狗、铁树,是我们的全部,就算搬走也要带着。”

  这就是一个佝偻着背的拾荒男人如铁树般的爱情,没有花的艳丽,却坚贞如初、常情始终。

  走了,就连根都找不到了

  工电巷14号、工电巷104号,虽只隔着一条弄堂,却差了90号。这一带老人的平均年纪最大,都已上了80岁。

  94岁的丁开葵与89岁的老伴姚莲桃算是年长的。午后时分,摆一张藤椅晒晒太阳,和附近的老邻居嗑嗑瓜子,谈谈天,说说地。

  抗战时期,姚奶奶从杭州逃难到兰溪,认识了从义乌到兰溪铁路支援的丁老,两人也算一见钟情。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两人回到了金华,在水门巷组建了自己的小家。5年后,他们带着3个儿子搬来铁路新村,又在这里添了2个儿子,一家7口其乐融融。

  隔壁楼82岁的爷爷指着胸口4处子弹孔,不愿留下任何与“二七”有关的记忆。不是不爱,而是太爱。“这里是我们的根,走了,就连根都找不到了。”岁月已经磨平了老人的棱角,但说起不久后的离别,他老泪纵横。

  104号地下室的小屋里,82岁的何婉珍看着摆满照片的镜框依依不舍。去年,老伴走了,儿女早住去外面,她一个人留在这间记忆的小屋里。“往后,这里盖了高楼住宅,老房子都没了,怕是想找回忆都没有地方了。”

责任编辑:郑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