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文化教育

百善古道

2017-09-27 08:55:1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胡阿荣

  胡阿荣

  初秋时节,我徒步金缸坞、翻过龙门顶,徙越十八岗,去探寻被岁月的风尘淹没的千年古道。

  我先从百善村的米糠口起步。群山环抱的山脚下,据说这里原有一个荷花亭,在清光绪二十六年,由县人胡应开、谢炳坤、胡允仁、陈世昌等乡贤捐助而建。因陆亭形如盛开的荷花,故叫“荷花亭”。我在亭的遗址稍作整理,就徒步往东进山。初秋,山里还是热浪逼人。进山的山脚古道已经被九曲十弯的水泥路所代替,而路边盘延着黑色的塑料水管,隆隆的挖掘机在施工,我打听施工人员后才知,原来是百善村要从这里引绢泉壁沥到3公里外的村舍灶头。听后,不禁使人慷慨,山里人好福气,喝的、洗的、用的可全是天然矿泉水。

  往东就是有着迷一样的“金缸坞”。金缸坞原来有几户人家,是一座血缘聚居的小山村。过小石桥,在桥头的古樟树下,当年的土坯茅屋仍在,用杉木皮为瓦当的屋顶已塌,残垣断壁历历在目。而石磡、石屋基、石道等斑驳着青苔的石头突兀在眼前。这些石头,从远古洪荒而来,是凝固的历史长卷。而今,人去楼空,仍以坚韧的身骨坚守成孤傲脱俗的曾经。

  穿过云雾漂缈,古木蓊郁的古寨遗址,沿着山谷潺潺流水的逶迤古道,全是鹅卵山石铺就,已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虽然有些石头已不存在,但仍不失古道千年风韵。千年的风雨锤炼,鹅卵石已经变得光滑如玉,缝隙间长满了野草。踩在上面,能感觉到每一块石头发出的幽幽的光泽。我一边探寻着千年古道的每一个印痕,一边拷问着过去,拷问着自己,想像着千年前的先辈们,穿越在这条古道上的艰辛。如今,昔人往矣,只有这条古道依旧,默默无语。

  古道两边,嫩绿的小草一丛丛、一簇簇地滋长,树枝上也挂满了嫩绿。满眼的黛绿,让人赏心悦目,连绵起伏的群山,披上了浅绿的薄纱,在初秋的风里浅吟低唱。眼前绿波蔓延,在堆叠的层绿里,路边的野花不时探出小脑袋,小小的,一朵一朵,似顽皮的孩子可爱绽放。来到半山腰,在最陡峭处,路边有原始的阔叶林,在浓浓的树丛中小憩片刻,顿觉精神大振,继续上坡。

  一路溪水淙淙,叮叮咚咚,仿佛唱着永远的千年情歌。爬上龙门顶,往下看,只见山涧泉流,水质清澈。遥望山下,金缸坞原址掩映于绿树翠竹之中,而传说中的“黄金缸”也许是这山形酷似一只大大的“缸”吧。两边山峦起伏如一只振翅欲飞的巨大山鹰。这一切如让人误入蓬莱仙境,千年古道正等着与你的不期而遇。

  百善古道没有岔路,可以一路往上爬,途经苍翠的竹林和茶园,时不时能碰上砍竹伐木的当地山民。临近傍晚,山里气温骤然凉爽,由于要回金华,快到十八岗时只好原路返回,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确有这感觉。经过密林窄道的穿越,走到山脚下感觉眼前豁然开朗,看到一大片高山草甸,绿草如茵,像一大块绿色的地毯,绿得那么纯粹。站在草甸上,带着泥土气息的幽幽芳香让人有些沉醉。初秋,注定与绿色同行。

  别了百善古道,踏上了一大段用大块厚重的卵石铺就的小道。想象着先人们是怎样负重把这些厚重的石板驮上小道,深深地感慨先辈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历经千年风霜,卵石已经磨下了步履沉重的印痕,但仍可辨出不一样的痕迹,嗅出千年沧桑的余味。小道的一侧是成片的杉树林,树干粗壮笔直,直通云霄,那残阳光线全被挡在树梢,树影斑驳。几棵百年古树,巍然屹立,见证着古道的风风雨雨,历史变迁。

  沿着卵石板小径一直往回走,走在这条S形的千年古道上,时时都能听到泉水流淌传来的隐隐叮咚声,和着山风,传入耳畔。幽幽回音,虚幻而缥缈,行走在这样的古道上,如聆听一曲高山流水,让疲倦的我顿生阵阵神奕。

  寻寻觅觅,搜寻些许千年古道的历史气息。千年古道,千年古树,千年古桥……一路寻来,一路古意一路诗,千年历史,陪我同行,一起悲欢。

  千年古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沧桑,无声地诉说着亘古不变的风花雪月。

责任编辑:郑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