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整治乱停车 畅通行人路

2018-07-27 09:02:13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郦莎

  盲道、人行道,是一个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盲人、行人安全出行的“生命线”,然而,生活中我们却常常看到,部分车主图方便,将车停上马路牙子,有些路段人行道甚至变成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

  为了净化道路交通环境,清除安全隐患,今年起,对照文明城市创建要求,按照“建管并举、疏堵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思路,婺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以精品示范街区创建为引领,全面开展“停车难、停车乱”专项整治活动,如今,随着各项措施的实施,婺城的人行道已经变得越来整洁,市容环境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文明创建初见成效。

  浙江在线记者郦莎

  拓展停车资源让机动车有处可去

  商铺门前,稍不留神就有小轿车过来“堵门”;出门散步,一辆又一辆小车横七竖八地挡住了你的去路……或许,不少市民都曾遭遇过人行道上的这些“拦路虎”。针对人行道乱停车现象,7月6日,金华开发区行政执法局32套全自动抓拍人行道“违法停车”系统投入使用,让不少车主“瑟瑟发抖”,而在婺城,这样的抓拍系统也是存在的!

  据婺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法制科科长吴小平介绍,2017年4月1日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就启用智能监管抓拍系统,在市区公共自行车站点系统设施上,架设室外高清球形摄像机,实时监管人行道秩序。同年8月17日,在原有公共自行车站点监控系统管理的基础上,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又将18处电子监控系统纳入城市交通管理。

  据悉,智能监管抓拍系统会对进入区域内的车辆进行智能、自动跟踪识别,只要发现车辆违法停车,该系统将自动对该车的车辆号牌、违法行为进行记录采集,经后台队员核查后实施违法处罚。

  “与此同时,传统的人工街面巡逻也同步进行,主要是对电子监控的‘盲区’加强管理。”吴小平说,虽然加大对违法停车的处罚力度,短时间能取得一些成效,但治标不治本。这是因为市区江北老城区老旧小区多,基础设施薄弱,原规划设计本就不能满足市民停车需求,加之人行道路面狭窄,规划车位困难,这使得停车难矛盾更加突出。“如果不能有效缓解停车位供需矛盾,转变车主停车观念,严管态势稍一松懈,停车乱象很快会卷土重来。”考虑到市民的停车需求,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也力求“疏堵结合”,在保护路面和保障行人通行的基础上,对符合设置停车位条件的,做到“应划尽划”,从源头上解决停车难问题。据统计,目前市区江北可供停车的人行道停车位共3500个。今年起,已新增了300多个人行道停车位,主要集中在丹光东路、人民西路、迪耳路附近。

  “在前期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老城区停车有‘地上挤、地下空,核心挤、外围空’的怪现象,像人民广场、万佛塔、八咏公园这些地下停车场都有‘吃不饱’的现象。”吴小平说,发生这样的状况,一些车主是因为怕麻烦,另一些则是想省停车费,“其实一旦被执法人员处罚,罚金已经远超停车费,反而得不偿失。”因此,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也呼吁广大车主,尽量往地下车库或商圈外围停放,做好文明停车的践行者。

  规范停车区域让非机动车不再“任性”

  这几天,在城中街道西市街社区的核心商圈,不少工人正在路面忙碌着,随着他们的操作,一个个规整的蓝色区域越变越多。这些蓝色区域,正是安置非机动车的“家”。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重新规划非机动车停车区域,目的就是让行人、非机动车能各行其道。”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法制科工作人员何建中介绍,近年来,电动车、共享单车等交通工具因其廉价便捷、快速省力的特点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青睐,然而,日益增长的非机动车数量以及相对偏低的交通守法率,也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难题,“尤其像西市街这样的核心商圈,人流量大,在附近上班的人也很多,每天车都停得满满当当。”以中华广场解放东路侧为例,以前,行政执法部门在沿街店铺前的人行道划了两块区域用来停车,实际却停了三排,多出的非机动车不仅挤压了盲道和人行道应有的空间,让行人无处可走,也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在前期加强宣传的基础上,今年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各主要路段重新施划停车位,标注停车位置,并采用物理隔离的方式还道于民。

  记者看到,在路口,除了新画的蓝色标线外,非机动车停车位还设置了一个个黄黑相间的栏杆。何建中介绍,安装栏杆的目的就是规范停车区域,“有了栏杆的阻隔,非机动车不能再随意行驶随意停放,给行人和盲道留出了空间。”而在各个人行道路口,也加装了一定的隔离杆,保证不会有不守规矩的“漏网之鱼”。此外,对于一些台阶过高路段,在规划停车位的同时,施工单位还贴心地进行了降坡处理,保证车辆可以轻松推上去。

  而在金华高铁站附近,这样疏堵结合、物理隔离的方式同样发挥着作用。记者看到,原本塞满电动车和共享单车的地方,如今经过栏杆隔离+宣传教育,已经没有车辆再违规停放,通行也变得更加顺畅了。

  “今年,我们一共新增了五六千米的非机动车停车位,主要设置在中山路、新华街、青春路、春晖路周边。”何建中说,虽然非机动车停车泊位增加了,但一些车主仍因图方便、怕麻烦而选择违停。面对这些屡教不改的车主,执法人员也拿出了相应的处罚手段。“这段时间,我们会联合交警部门不定时对问题突出的违法停车点进行查处,发现违停车辆一律拍照取证或拖离现场。下一步,对于违停非机动车,我们也将采取锁车、扣留、罚款等手段,严查重罚,让非机动车不再‘任性’。”

  加强监管力度,把人行道还之于民

  清晨6点半,对于一些人而言,可能是刚刚起床的时间,也可能是正在酣睡的时间,可对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中中队的队员们而言,清晨6点半,却是一天忙碌工作的开始。

  城中街道地处江北老城区,这里商圈集中、店铺林立,每日的流动人口就达上万人,这也给人行道的畅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老金华’都知道,这里是停车难、停车乱的‘重灾区’,要想真正把人行道还之于民,加强监管必定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城中中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辖区特殊性,城中中队打破8小时工作制,对早市、晚市及西市街商圈周边重点区域加强重点巡查管理。每天从早上6点半到夜间11点,确保辖区都有执法人员的身影,真正实现了城管无空当,执法无盲区。

  据了解,路面执法人员主要负责引导市民自觉到指定停车线内文明停车,同时对不按规定停放车辆的电瓶车及共享单车进行清理整治。采访当天,记者跟随执法人员体验了几个小时的路面巡逻。发现在中华广场附近,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大部分电瓶车都停放在了指定区域,但仍有少量共享单车横七竖八地停在路面。见到这种情况,执法人员只能自己挽起袖子,将共享单车一辆辆搬移到非机动车停车位上。而在永盛购物广场南门,由于非机动车停车位已经被停满,停不下的电瓶车直接违停在了路面上,而设立在马路对面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却只稀稀疏疏地停了几辆车。

  “有时文明就是隔着一条马路的距离。”执法人员感慨道。几条街转下来,近40摄氏度的高温早已汗湿了执法人员的衣服,但却没有阻碍他们工作的脚步。教育、劝导、搬运……随着他们的努力,蓝色区域内的非机动车变得井然有序起来。其实,执法人员大可以按照相关法条对违停车辆进行处罚,但本着人性化执法的初衷,他们还是选择了自己搬运、整理。“文明城市创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老百姓转变观念也需要时间,所以前期我们还是想先做好引导、宣传工作。”执法队员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随着文明城市创建步伐的加快,接下来,这样的路面巡查力度只会有增无减。此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还会出动机动中队做好“精品示范街区”人行道违停车辆的抄牌工作,督查科做好对“精品示范街区”的定期督查和突击检查,确保文明城市创建落在实处。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