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婺城乡村吟唱“田园牧歌”

2018-09-07 09:26:53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马晓芬 范映春 戴美艳
c:\users\dell\desktop\今日图片\img_20180903_134350
c:\users\dell\desktop\今日图片\img_20180903_154402

  浙江在线-婺城新闻网记者马晓芬、通讯员范映春、戴美艳

  自2017年浙江省吹响“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号角后,培育建设农牧对接绿色循环体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深化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有效举措,也是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最经济有效、最持续运行的根本途径。从今年起连续三年,全省每年将培育200家农牧对接的绿色循环体。

  婺城区第一时间迅速行动,明确职责任务,积极搭建农牧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婺城区畜牧兽医局多次召开会议,落实沼液规范使用导则,每月2次深入养殖场现场指导动物疫病防控、兽药安全使用、养殖污染整治、废弃物高水平综合利用等工作,并为牧场与农场牵线搭桥,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促进全区畜牧业转型升级。

  农牧对接引来“凤凰栖”

  眼下,30℃左右的温度,正是蕉藕生长的最佳时期。在蒋堂镇下汪村,70亩蕉藕长势旺盛,硕大的芭蕉叶层层叠叠,地底下块茎正吸收着营养滋滋生长,预示着今年冬天将要迎来满满的收获。

  “这片蕉藕是应杭州客商的订单需求而种,收获后不但块茎可以提炼淀粉,制作成劲道爽口的粉条,而且叶茎也能作为饲料使用,可谓一举两得。”金华市一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阮水明介绍。

  其实,像蕉藕种植一样的订单合作,在一康公司还有很多。去年,该公司与诸暨某农业公司开展芥菜订单种植,首期尝试200多亩,当年就收获了1200余吨,平均亩产6吨,质地鲜美的芥菜还赢得了日本客户的大加赞赏。

  订单农业蓬勃发展,为农业发展注入活力;同时,农牧对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有机肥,为订单农业保驾护航。“所有订单农业,都是基于牧场提供的有机肥。”阮水明道出了客商选择他的奥秘。

  原来,如此多订单的背后隐藏了一家生态牧场。金华市一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牧场,占地面积100亩,现奶牛存栏1500头,2010年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是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金华市农业龙头企业。

  自牛场建成以来,秉承“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健康”的发展理念,每天对所有产生的粪污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固体部分约10吨作为加工有机肥的原料,经厌氧发酵后沼液生态消纳处理。目前,该公司依托1000余亩饲料、果蔬基地,大力发展1500余亩订单农业,联合附近1500余亩苗木基地,不但解决了牧场每年产生的20000吨沼液,改良了土壤,而且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达到了种养结合、农牧双赢的效果。

  “不仅仅是免费提供沼液,只要是农牧对接的农户在种植上有困难,我都尽力帮助。”阮水明说,帮农户采购机械垫付款项,借款给农户缓解资金问题,甚至在年底给农户发福利……“农户帮助牧场消纳沼液,解决了发展的后顾之忧,我们是互利互惠、共赢共享。”

  借着农牧对接的东风,牧场也让生态、绿色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如今,走进一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牧场,干净整洁的环境,整齐划一的牛舍,舒适宽阔的空间,奶牛们步态从容地在场地上散步,一副副怡然自得的模样。“为给奶牛们提供优良的生活条件,也为能生产出健康的小牛,近来年我们年年在提升。”阮水明指着正在工作的自动刮粪系统介绍,这套系统共有27套,能够实现机械化自动清理粪便,为奶牛们及时营造干净环境起了作用。

  下一步,在巩固农牧对接绿色循环体建设的基础上,该公司还将着手引进地瓜收割机,通过更换零部件,实现播种、犁田、收割机械化,为订单农业发展增添动力。“农牧对接与订单农业的有机结合,让畜牧业与农业大有可为。”阮水明肯定地说。

  农牧对接种出“致富果”

  在竹马乡向家源村,海拔200多米的黄坞庵,蓝天、青山、绿水、生机勃勃的果园相互呼应,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这里就是婺城区利达家庭农场所在地,40亩锦绣黄桃、80亩红美人柑橘,绿意葱茏。“今年7月底,黄桃挂果采摘,每斤5元的价格被周边客户全部订购,产品供不应求。”利达家庭农场负责人吴启成介绍。

  肉色金黄,甜多酸少,香气满溢,风味诱人。说起锦绣黄桃独特的口感,吴启成说这其中有机肥立了大功。为了种植出高品质的水果,他在黄坞庵山上建设了600立方米的沼液储存池,并建有完善的管网体系,通过管道增压系统能将沼液输送至农场每棵果树。眼下,80亩红美人柑橘在有机肥的浇灌下长势喜人,为明年挂果打下坚实基础。

  事实上,吴启成还有一个身份,他同时也是金华市华源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之所以既办农场,又办牧场,他道出了缘由。“牧场产生的沼液,通过输送至农场果园,就实现了变废为宝。”

  华源牧业有限公司位于竹马乡金店村,是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占地41.19亩,现有存栏生猪5000多头,年可出栏生猪10000头。该牧场猪粪用于沼气发电后,每天产生的50多吨沼液、沼渣成为有机肥料,除了送给周边农户种植苗木庄稼,大部分运送到农牧对接基地——利达家庭农场沼液储存池,成为果树、农作物的有机肥。因为土壤肥沃,生长过程中阳光雨露营养充足,农场的锦绣黄桃个个长得水灵,倍受消费者好评也是理所当然了。

  “早期蔬果种植采用化肥,但是化肥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低下;有机肥正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吴启成呼吁,更多的农户、农场能与牧场对接,为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助力。20多年牧场经营岁月,也让吴启成更加坚信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牧场只有把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天平,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今,农场果园欣欣向荣,牧场向着现代化生态牧场进发,类似的“农牧对接”合奏曲正在婺城大地上不断奏响。

  农牧对接筑成“发展路”

  果肉饱满,咬一口汁水四溢,酸甜爽滑,那一刻舌尖上的味蕾绽放。这种美妙的感觉,想必品尝过“新春见”柑橘的人记忆犹新。“今年春天,我嫁接了‘新春见’‘红美人’‘甘平’‘明日见’‘由良’等柑橘新品种,共计120亩。由于使用有机肥,我对这些新品种的口味非常有信心。”婺城区岗峰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胡捷民介绍。

  胡捷民之所以对有机肥如此热衷,还得从2008年试种布朗李说起。当年,他怀揣雄心壮志种了多亩布朗李,但是一经推出消费者却不买账。“原因就是使用化肥导致果肉酸涩,口感差。”经过那一次“跌倒”,胡捷民在思考着如何利用有机肥开展水果种植。

  与此同时,与其仅1公里之隔的婺城区腾跃生猪养殖场,正在寻找途径解决排污问题。“双方是一拍即合。”胡捷民说。随后,他种植了50亩白枇杷,在有机肥的精心呵护下,酸甜可口的白枇杷深受消费者喜爱。“现在,农场的白枇杷批发价高至每斤15-20元,还供不应求。”胡捷民坦言,这一切与腾跃生猪养殖场分不开。

  在白龙桥镇芦头村,一座徽派宅院,白墙黑瓦青砖,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尽显古朴雅致。这里就是婺城区腾跃生猪养殖场,猪场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生猪存栏1000头,建有沼气池360立方米,田间池700立方米。“养殖场建有废弃物绿色循环模式,每天产生的20吨沼液全部供给长期合作单位——岗峰家庭农场,以及附近200亩的苗木基地,实现废物的资源利用。”负责人王欢娜介绍。

  “为推动变废为宝,养殖场自备沼液车为农场提供上门服务,从收集沼液至运输到位,全程由养殖场负责。”王欢娜说,合作三年来,既为养殖场解除排污的后顾之忧,又帮助农场及周边农户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产品品质,推动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更使养殖业走上绿色循环发展道路。

  目前,岗峰家庭农场正在加快扩建储肥池,完善管网建设。不消半个月,一个通达农场各个角落的沼液输送管网将充分满足柑橘的营养需求。之前,农场已在管网设施投入10多万元,今年将再加大投入力度,足见胡捷民对有机肥的重视。眼下,有机肥不但让果实品质提升,也让整片山坡的土质改善,原先贫瘠的黄土壤,成为农作物生长的沃土,引得当地村民纷纷点赞。

  明年岁末,金黄的柑橘如灯笼般挂满枝头,沁人心脾的果香溢满农场,将是又一派丰收的盛景。“从市场情况来预估,明年春节时,这些新品种售价将高达每斤60元,即使如此高价,相信也会成为抢手的‘香饽饽’。”胡捷民对未来充满信心。“农牧对接,让养殖场蜕变,也让农业步入上升通道,相信实现乡村振兴指日可待。”王欢娜也在憧憬着。

  

  农牧对接托起“振兴梦”

  在长山乡长山二村,一幢白墙黛瓦的徽式建筑特别引人注目。高高的马头墙,错落有致的墙线,南北纵深的院落布局,很难让人与传统意义上的猪场联系一起。

  谈起这些,婺城区祥泰养猪场的负责人徐建刚,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2017年,祥泰猪场经过系列改造,实现污水零排放,被评为省级美丽牧场,完成了向现代畜牧业的升级。”

  事实上,可喜的成绩并不是偶然。早在2014年,在国家提倡“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时,该猪场就建设了400立方米储肥池,采用钢筋、水泥按照严格防渗露标准施工,确保质量。“当时,我就在设想建设一个规范生态的美丽牧场,在区畜牧局的帮助下,终于在去年实现了目标。”

  几年的生态建设,场区按照管理生活区、生产区、污水处理区设置,管理生活区设在猪场上风向,粪污处理区设在下风向,按照现代化养殖要求,养殖场配套自动饮水、自动喂料、风机湿帘、电暖加热等设施,实现了设施化养殖。在粪污处理上,采用一控二分三配套技术,安装节水装置,采用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工艺,配套干粪棚、病死猪贮藏冷库。一系列的建设,让牧场焕然一新。

  “截至目前,牧场美化、绿化、洁化共投入130余万元。”当记者问及,如何平衡生态投入与效益产出时,徐建刚说,牧场从2008年一间猪舍起步,现已扩至30余亩,年存栏生猪2600头、出栏生猪5000头规模。虽然生态投入无法短期带来收益,但是他确信牧场能有现在的发展,与生态建设密不可分。“良好的生态循环,规范化的养殖,受到了华统、双汇、青莲等高品质猪肉供应商的青睐,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他透露。

  生态建设在让养猪场发生蝶变的同时,也让周边农户与合作社受益。金华市然兰蔬菜专业合作社,拥有240亩蔬菜基地。自2016年始,与祥泰养猪场开展沼液利用合作,爽口的马兰头、脆甜的莴笋等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有机肥让蔬菜的品质更高,每次一上市就抢购一空。”合作社负责人盛福建乐呵呵地说,“牧场负责提供沼液、运输送上门,不收取任何费用。首次签协议我就签了20年。”

  其实,然兰蔬菜合作社仅仅是该牧场“农牧对接”的缩影。“我们给周边农田架设了沼液输送管网,并负责巡查与开关输送,确保零污染。”徐建刚介绍,只要农户有需求,他们就会把沼液输送到农户所在农田;每天不定时安排巡查,检查污水有没外漏,叮嘱合作农户只准把沼液用于田地浇灌,不可外排。农牧对接互利共赢,已经成为当地农户的共识。

  在婺城,农牧对接构建起绿色循环体,奏响了新时代“田园牧歌”。“走现代化生态牧场道路,这是以后的趋势,我们将越走越坚定。”徐建刚说,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养殖场改造提升力度,对沼液管网进行完善,进一步助推周边农户蔬果苗木种植,让农牧对接为乡村振兴服务。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