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苑/文、陈俊/摄)
近日,为期13天的“流金岁月”金华市知青纪念书画展在婺城区古子城满堂红书院启幕,现场展出了金华40多名老年“知青”的100多幅书画作品及邮集、奇石、篆刻作品。老“知青”创作“知青”题材作品,追忆下乡岁月,展现夕阳风采,吸引了数百名市民前来观展。
他们是曾经的同窗、昔日的伙伴,岁月将他们的两鬓青丝染成霜白。然而,是非成败转头空,步入暮年,他们在慢慢变凉的记忆里互相依偎着取暖。一幅幅冬去春来的写意山水,灵动恬淡的工笔花鸟,一张张从时光年轮里走来的发黄的邮票,一块块饱经岁月磨砺而美丽天成的奇石,一枚枚流淌着历经沧海桑田后笔划笃定的刻印……作品中的点点滴滴都映照出老知青们重拾青春往事的回眸“众生相”。
毛节来,与新中国同年诞生,于1968年从金华二中少体班下放到当年的雅畈区汪家大队。除了跟着当地农民干农活,拿着放大镜一张一张欣赏随身带着下乡的一包邮票,是当年毛节来最快活的消遣。邮票里有上下五千年璀璨夺目的书画世界,有未来得及体验的城市的丰富多彩,有诗书贫乏的时代少有的故事画面,一个邮戳盖上去,留下了时间与地点,就仿佛在为当时当地的自己证明着同样炽烈的青春年华。为了集上一张邮票,毛节来总要走上十多里窄窄的田间小路,到集镇上去。1974年,毛节来抽调回城,在家待业两年,后辗转多个工作单位,下过工厂,进过学校,最后在机关退休。一包精美的邮票伴着毛节来走过了孤独的青春期、煎熬的青年期,直至在柔美而安宁的夕阳光照里,被贴成一框框生动的邮集,讲述一段属于毛节来自己的故事。
现年70岁的吴景忠带着自己的两幅画来到现场。一幅人物画里,一名女知青傲然挺立,身后有大簇大簇浓艳的梅花在风雪中竞相开放,仿佛在向人们投递着那卓然的香气。受祖辈影响,吴景忠自幼热爱国画艺术,在家时总爱写写画画,有了一方桌案,些许笔墨,他就能让自己安静下来,心如止水一般,惯看风雨,乐天之命。从金华五中下放到当年的雅畈区苏孟大队,吴景忠曾一度将这一爱好荒废。直至两年三个月后回城,这份爱好所留在笔尖的积累,却让他很快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得以安稳度日。退休后,吴景忠迎来了书画创作的“黄金期”。画画成了他晚年生活里每天一定要做的事,家中3000多幅书画,最长卷达260多米,广泛涉猎各类题材。吴景忠认为,修得平和心境时,便是一个人最好的年华。
展会现场,方益群遇见了不少同班同学,又听得那一声声“方糕”,他乐呵呵地忙应不迭。那少年时的绰号,老来听得倍感亲切。下放到孝顺大队两年,而后参军入伍,北漂十余载,转业后到杭州长途汽车运输公司任职,奔波于祖国大江南北,由此方益群开始迷恋奇石收藏。在内蒙、新疆的戈壁滩,在四川、福建的奇石交易市场,在各地藏友的藏宝阁,“方糕”遇见了奇石的千姿百态,读到了自然造物的巧夺天工,更濡养出了高山流水的旷达情怀。当炮兵多年,听力早已不尽如人意,“方糕”开始以欣赏而宽容的目光和自己的“顽石”对话。他甚至开始庆幸,时代赋予他一波三折的命运,却在最后给予了他职业上的某种便利,得以和“奇石”相遇,一切都似冥冥中的安排。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