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五水共治”只为那山水婺城

2018-10-30 09:00:2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胡艳 许珂

  近日,由金华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中生态廊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金华市“河长制”办公室联合举办的“推进‘五水共治’,建设浙中大花园”演讲比赛决赛正式开赛。来自金华各县市区以及有关单位的26名选手围绕“水”,一起分享“五水共治”中的感人故事,一起畅谈治水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

  在此前的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婺城荣获了2017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这是对婺城区2017年治水剿劣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婺城区四年“五水共治”丰硕成果的闪耀证明,更是后治水时代婺城区“五水共治”工作的一个全新起点。

  从首战白沙溪到首夺“大禹鼎”,这些年,婺城按照省、市部署,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为指导,咬定“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的目标,上下一心、克难攻坚,强势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等各项工作。2016年顺利通过“清三河”达标区验收,全面消灭了垃圾河、黑臭河、牛奶河,房前屋后变整洁了,池塘溪流变清澈了,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2017年全区投资了14.3亿元实施29个政府性投资项目,使得各项治水工作纷纷开花结果,最终荣获“大禹鼎”。这期间靠的是各项工作的科学规划和扎实推进、靠的是治水铁军的兢兢业业和责任担当、靠的是婺城百姓的共同参与和鼎力支持。

  清晨,漫步通园溪边,金色阳光洒下,水面波光粼粼。两岸绿树成荫,与古朴民居相映成趣,往日的“脏乱差”已无处可寻。治水期间,婺城各地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治水故事……

开展农村水环境整治

  1

  “党员就是要带头治理水环境”

  在竹马乡下张家村,村党支部书记钱瑞华有次巡河来到了一处名为“岩湖”的水塘前,顿时,他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到了”。在这口总面积达37亩的大水塘内,竟然长满了红藻。

  如此大面积的红藻,手工清理定然难以奏效。没有小船,也没有其他工具,且池塘最深处达1.6米以上,该怎么办呢?钱瑞华二话不说毫不犹豫地脱掉鞋子和长裤,手捧遮阴网,径直走到水塘边,小心翼翼地下水了。一米、五米、十米、三十米……他在水里慢慢地向对岸靠近。时间分分秒秒过去,水漫过了膝盖、漫过了大腿、漫过了他的腰部,甚至漫过了胸膛……游到水塘最深处,站在岸上只能远远地看到钱书记的头露在水面上。约摸过了十多分钟,钱瑞华终于将遮阴网成功传送到池塘对岸。

  一池碧水重见天日。在水中浸泡了近两个小时的钱瑞华这时才放心回到了岸上,此时,70多岁的他嘴唇已然苍白。但是回忆起来这件事,他只有轻描淡写的一句:“我只做了该做的事,党员就是要带头整治水环境。”

  2

  “自我加压,打好治水组合拳”

  陈加平是乾西乡湖头村党支部书记。治水伊始,陈加平就一直兢兢业业、身先士卒,带领村两委大刀阔斧地开展“五水共治”,这才造就了湖头村近些年的美丽蜕变和该村“母亲湖”西湖突出的治理成效。陈加平也因此获得了浙江省“五水共治”先进个人、金华市“五水共治”工作优秀河长等诸多荣誉。

  不仅如此,陈加平还不断自我加压,带领湖头村打起了村庄发展的“组合拳”:第一步,让“垃圾湖”变身清水湖;第二步,打造沿湖风景线;第三步,辐射周边做好整个村庄环境整治;第四步,挖掘历史文化,传承“西湖十景”。对此,他不断地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始终在为村庄“母亲湖”的综合景观提升忙碌着。

  陈加平说:“对于湖头村的老百姓来说,这一湖水就是乡愁。它曾经有过历史沧桑;它经过治理有了蝶变……我们希望它能成为精品,成为浸润百姓心田的那抹乡愁。”

  3

  “明确职责,当好河长不马虎”

  新狮街道党工委书记蒋震中从担任通园溪新狮段的乡级河长起,即使日常工作已经十分繁忙,但他仍然会坚持每周的步行巡河。

  每到多雨天气,蒋震中就担心河道会出一些意外的状况。因而每逢暴雨天,他都会在一大早就沿着通园溪河道巡查,检查水质是否有变化、水量有无增减、河岸保洁是否到位、各排水口有无污水或雨污混排等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并实地进行验收查看。

  蒋震中说,他觉得河长对于一条河流的治理非常重要,河长是一个总调度,要始终明确河长的各项工作职责并且一丝不苟的履行,要负责协调各部门,加强部门之间联动。但是要做好“五水共治”工作光靠河长一人的力量也是不够的,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治水护水的行动中来,让“水清岸绿、空气常新”的环境能够常在。

  如同上述这样的感人事迹,在婺城比比皆是:长山乡党委书记吴靓每天定时定点巡河,检查桐溪水质及河道内垃圾等情况;安地镇岩头村支部书记陈秋平,只要发现水里有垃圾就用随身携带的工具进行打捞;新狮街道办事处主任黄晓华,更是多次连夜带领街道工作人员排查回溪沿线污染源……

  再回首婺城区“五水共治”工作,“大禹鼎”的收获是对各项工作的最好证明;展望未来,“大禹鼎”同时又是一个新治水时代的良好开端。2018年,婺城区通过着力巩固“清三河”、“剿劣水”成果,全力推进“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污水零直排区”和“美丽河湖”建设等工作,不断地把“五水共治”工作推向纵深。截至目前,全区60个乡镇交接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57个占95.00%,Ⅳ类水质断面3个占5.00%,Ⅴ类水质断面0个,劣Ⅴ类水质断面0个,金华江沈村出境断面为Ⅲ类水质,达到省市治水目标要求。

  接下来,婺城将重点开展“两创建”、“两提升”,通过“污水零直排区”创建,补齐截污纳管短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美化环境、优化产业为重点,高标准打造“最美河流”,示范带动全域美丽建设;婺城还在区域统筹协调上下功夫,打好治水工作组合拳,全面完成各项任务。与此同时,婺城注重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文明卫生习惯,积极参与水环境治理,激发广大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全力营造共建共享美丽婺城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方柯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