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婺城新闻网记者苏晓婕、马晓芬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最多跑一次”改革、基层党建+社会治理……走过的2018年,婺城区一项项重点工作展现在我们眼前,成功与喜悦相伴,精彩与欢乐相随。回首过往,有付出的艰辛,有感动的泪水,更有收获的快乐。
伴随着2019年的脚步,婺城区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契机。在新的一年,婺城区将继续按照“忠诚担当、拼搏实干、高效廉洁”十二字要求,担起核心之责,展现核心作为。全区上下以“拼争抢创走在前列、实干兴婺勇立潮头”为指引,同心同德、大干快上,坚决打赢“九场硬战”,奋力谱写“担当赶超、婺城图强”新篇章。
徐申辉:让群众办事更方便
“我的2018年”
元旦前夕,在婺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的人社窗口,工作人员身着统一的服装,热情有礼地为每一个群众认真地办理每一项人力社保业务……记者看到,相比以往,今年前来窗口办事的市民减少了许多。窗口工作人员徐申晖告诉记者,相比以往前来窗口办理大病医保、住院报销、慢特病等相关事宜,今年市民办理事项的途径更多了,网上、乡镇、银行都十分方便,如今市民们来窗口也大多是咨询。
办事平台是服务群众的一个重要载体,但办事路途太远、时间成本太高等却是困扰群众,也是摆在人力社保服务面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2018年以来,婺城区人力社保局按照统一部署,共同努力、协同推进,确保“五台联办”“两个十分钟”服务模式的全面落地,为群众提供更近、更快、更优的人力社保服务,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更多的创新做法和举措。一些群众感叹:“过去要去城里办的事,如今在镇上也能办;过去要出门办的事,如今网上也可以办了。”
据介绍,“10分钟服务圈”是指除个别边远乡村外,办事群众能在10分钟左右车程到达人力社保服务点;除确需调查核实的医保待遇核发等个别事项外,98%的事项能在10分钟内办结。“五台联办”还包括了打造市民卡网点平台,推行“一卡联办”,让群众“一卡”能办事;打造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推行“一网联办”,让群众“网上”能办事;打造医保“一站式”结算平台,推行“全域联办”,让群众“即时”办成事;打造专窗服务平台,推行“窗口联办”,让群众“一窗”办成事。
“您好!2019!”
“直面群众就需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在群众接待中倡导文明服务;在政策告知中,要求提升业务能力耐心细致。”徐申晖说,现在每个窗口前都放着一个服务评价器,并清晰地亮明办事人员的身份和职责,群众的每一次好评都是对工作人员的一次肯定。虽然已经到了中饭时间,但窗口工作人员仍在办理事项,引得窗口办事的市民连连道谢:“很感谢窗口工作人员利用下班时间将政策详细告知,帮我解决了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真挚的情感,用高度自觉的行动、精熟的业务能力、优质的服务,打造群众满意的人力社保窗口,塑造良好的服务形象。”徐申晖告诉记者。
陈秋平:让基层治理更精细
“我的2018年”
元旦前夕,在婺城区安地镇岩头村,村支书陈秋平像往常一样走访农户,他拿出手机打开“红动婺城”APP,对着门上贴着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手机一扫,户主的姓名、年龄、是否为党员等信息一目了然。
年过八旬的村民王启根,孤身一人生火做饭有些困难。联村干部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个问题,马上通过扫码制的网上平台上报这个情况。第二天,王启根老人已经被安排到了村里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就餐。陈秋平告诉记者:“像这样通过扫码制为民高效办事的例子,在村里比比皆是。”现在村干部入户走访只需要扫码、上传图片、录入文字等信息,其联系工作的细节都会在云平台上清晰展现,其次还能在平台上看到户主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等情况,基层治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
目前,安地镇已在全镇范围内推行“红色网格”,共配备42名网格指导员、36名专职网格员、900余名红色全科网格员,形成全域覆盖的网格体系;完善“1+X”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每名党员自主选择5~10家农户负责联系,实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实施开展村干部“开门7件事”,每天必做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危旧房整治、河塘长履职、居家养老、清洁田园、党员联户;实行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扫码制,实行党员量化积分考核制度,营造了党委抓支部、支部带党员、党员促农户,一级抓一级、层层渗透的扎实工作氛围。
“您好!2019!”
如今,走进岩头村,装饰一新的房屋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墙角的雕花墙绘在蓝天下更为秀美。青山绿水和周边的白墙黛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山水岩头在梅溪河畔熠熠生辉,美丽乡村已经成为了村庄的一个特色关键词。“现在环境卫生变好了,村民们生活条件也变好了,但经济发展仍然是村庄发展的重中之重。”畅想2019年,陈秋平表示,“首先是资产盘活,发展乡村旅游经济,通过结合农业观光旅游增加村民收入,其次是新农村建设,合理规划村庄,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下一步,安地镇岩头村将抓住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和生态廊道建设契机,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建设美丽乡村,形成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经济增长点,促进岩头村美丽经济的发展。
黎国军:让道路交通更便捷
“我的2018年”
前不久,从交通运输部传来好消息,婺城区交通局下属公路段白龙桥中心站党支部书记、站长黎国军被评为“2016—2017年度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金华仅此一人。
得知黎国军又获奖了,而且是“国字号”奖项,同事们纷纷表示,这并没有什么好意外的。在大家眼中,33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奋斗在公路养护第一线的黎国军,用坚守书写了公路养护人的担当,获奖也在情理之中。
“我就是做了该做的事,获奖真是受之有愧。”谈到获奖,黎国军的言辞恳切。“2018年,比起获奖,那些保障交通畅通的画面更值得我珍藏。”寒潮期间路面结冰,暴雨时候路面漫水,山体塌方导致道路被堵……每一个危急时刻,黎国军都会冲锋陷阵在一线。这不,刚刚12月11日,他与同事们还前往张六线开展山区塌方抢险,接到巡查报告的第一时间,他们就立即赶赴现场清理。
17岁时,黎国军就立志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传承父亲的老公路养护人精神,为保障交通畅通尽一份力。如今,33年过去了,黎国军用实际行动把理想变成现实。站在岁末年初的交点上,黎国军仍然激情满怀。“改革开放40年,通过一代又一代婺城公路人的艰辛努力和默默的坚守,婺城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黎国军说,如今,婺城区正全力以赴为打赢交通廊道突击战而努力,希望自己能为此贡献更多力量。
“您好!2019!”
事实上,除了公路养护人的身份,黎国军又多了一个新身份——白龙桥镇翁家山头村“第一书记”。“这同样是一份令人豪情满怀的事业。”村庄绿化美化、三改一拆、创建村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行政村规模调整、垃圾分类……一项项涉及村庄发展的大事小情,正在逐一开展。“2019年,重点要立足村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选准项目、选对平台、找准路子,为乡村振兴助力。”
“新的一年,白汤下线改造工程即将完工,我们已经做好接手养护的准备。”黎国军说,他们将继续发扬公路养护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婺城百姓享受更加便利快捷交通环境做出不懈努力。
蓝金玉:让社区居民更文明
“我的2018年”
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婺城区内各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文明创建的活动中承担老旧小区改造、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社区工作者功不可没。创建文明城,社区改造是关键,而社区书记往往就是社区改造过程中的“领头羊”,明月楼社区书记蓝金玉便是其中一员。
作为社区书记,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她总是冲在最前面。在社区内见地面上有垃圾便随手捡起来扔进附近的垃圾箱内;看见邻居们有不文明行为,立即上前制止;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巡查”社区,对社区乱张贴的小广告、乱停乱放等不和谐现象及时处理……
在蓝金玉的影响下,明月楼社区也涌现了一大批助力文明创建的人们:一群戴着红袖章,手拿铲子、夹子等工具的退休党员,他们协助社区进行义务卫生和治安的巡逻;社区居民自发带着扫把、夹子、手套等工具来到辖区内小街小巷及院落内清理绿化带,拔除杂草,以及铲除楼道内牛皮癣;志愿者们在小街小巷、小区的各个角落仔细巡查,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帮忙。
“小区环境整洁了,居民生活更舒适了,对创建工作更支持了,也有更多居民自发参与到文明创建工作中了。”蓝金玉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影响和社区的宣传引导下,居民们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不随意闯红灯、车辆有序停放、垃圾分类到位,2018年,文明新风吹进了每一个人心中。
“您好!2019!”
畅想2019年,蓝金玉表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文明城市创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大家,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文明建设的成果,不断提高幸福指数,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发挥基层社区功能,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所有工作,都不能离开惠民利民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
如今,明月楼社区的文明氛围日益浓厚,社区居民纷纷为文明创建点赞。2019年,社区将继续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社区内的老党员、网格长、楼道长、志愿者一起,提高居民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引导大家都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环境变得有序协调,让氛围变得温馨宁和,让城市变得整洁干净。
钱瑞华:让茶花“金名片”更响亮
“我的2018年”
钱瑞华,至今已连续担任竹马乡下张家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他带领着下张家村百姓,培育了婺城的一片烂漫花海,打造了婺城茶花“金名片”,走出了一条红色致富路。“2018年以来,婺城区农村经济提档速度加快,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站在新旧交替之际,钱瑞华有很多话要说,不过,让他最有感触的还是集镇面貌的改善,随着竹马乡顺利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省级考核验收,“茶花小镇、幸福竹马”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过去的2018年,以钱瑞华为人物原型创作的电影《黄牯头》开机,以“黄牯头精神”为主题,以点带面展现基层党员干部的奉献和坚守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巨变;这一年,定位为“中国茶花文化产业园”的下张家村文化礼堂,以茶花文化为主题的文化经济正在孵化成型;同是这一年,钱瑞华迈进最深处达1.6米以上的岩湖架设遮阴网,将红藻拦到湖边进行清理,从带领村民种花的“花书记”,变成治水不要命的“水书记”。
然而,在钱瑞华心中,逐渐走远的2018年,村民们的幸福生活更值得浓墨重彩去书写。“生机勃勃的新农村,让村民特别有获得感与幸福感。”如今的竹马乡,金竹路旁的百米长廊“诉说”着竹马故事,“竹马馆”驿站透露着历史的沉淀……在乡镇各村漫步,房屋立面独具风格,主次干道通畅整洁,村庄环境优美雅致,都见证着竹马的惊艳蝶变。“除了环境的巨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每一位百姓接受了文明的洗礼。”钱瑞华说,百姓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您好!2019!”
“一直以来,我有个梦想,希望能基于竹马茶花的优势,建一个茶花品种最多、最全的茶花精品园,既能带动花卉苗木产业化发展,又能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观花赏景的好去处。”钱瑞华欣喜地说,如今这个梦想将在2019年照进现实。“新年初,茶花精品园首期200亩土地就要流转到位。”这位农村改革开放致富带头人,虽已年逾古稀,但仍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将以茶花精品园为主阵地,不断推进竹马乡花卉苗木产业向精品化迈进。”说话掷地有声,豪情依旧。
王文远:让“毛细血管”更畅通
“我的2018年”
在城市,雨水和污水管网是深埋地下的城市“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出问题,将会影响整个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元旦前夕,驻金某部南营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项目负责人王文远正在施工现场紧盯项目进度。“自项目立项以来,经过前期准备和沟通协调,11月工人进场施工,施工已经完成了工程量的25%左右。”王文远表示,目前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据介绍,驻金某部由二环内南营区和二环外北营区两部分组成,南营区地处二环北路与环城西路之间,部队营区污水管网系统建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设计不够科学,未实现雨污分流,淤堵破损严重,生活污水小部分排入地方管网,大部分通过化粪池过滤,排入鱼塘和洪源溪,对环境造成污染,水质监测结果不达标。
该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建筑排立水管、室外管网雨污分流改造、道路恢复、绿化恢复整改、洪源溪清淤等,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实施,不仅能助力“五水共治”,有利于完善高铁区域基础设施,改善高铁区域内人居环境,对改善城市形象和建设美丽金华有重要意义。
“洪源溪水质想要提升,雨污分流工程势在必行,但因涉及部队营区改造,协调沟通情况比较复杂。”在前期沟通准备中,王文远花费了大量时间,“万事开头难,项目进场施工后就比较顺畅了。”部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雨污分流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我们也应该大力支持,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力五水共治。”
“您好!2019!”
谈及2019年的项目进度,王文远表示项目还将涉及五星新村的部分居民,他表示:“因为雨污分流工程这块对老百姓生活有比较大的影响,也有居民会有不理解的想法,但总体上我们希望在雨污改造的过程中,继续得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让我们的工程能够尽早地顺畅地进行下去。”
2019年,随着“五水共治”的开展,婺城区将继续加大对老、旧小区等毛细血管的改造力度。雨污分流工程事关到千家万户,或许某一个节点跟你无关,但从长远来说和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把环境改造好,把宜居环境建得更好,才会喝到放心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环境靠大家来一起维护。
余淼:让产业转型升级更稳步
“我的2018年”
前不久,一款设计理念超前的智能小家电惊艳亮相第七届(2018)金华工业设计大赛,收获无数行业专家的点赞,大家普遍认为“这款智能家电特色新颖,必将引领未来新的生活方式”。
创造这款智能产品的企业正是位于婺城新城区的浙江红牌智能电器制造有限公司。“2018年,公司坚定走科技创新之路,持续助力婺城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婺城制造’向‘婺城智造’跨越做出努力。”聊起渐行渐远的2018年,公司负责人余淼的话匣子打开了。
“2018年,公司保持高位运行,实现了连续四年销售额50%的增长。由于科技创新成绩突出,公司还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余淼介绍,这一年,公司紧紧围绕“智能制造,以质取胜”的发展方针,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完善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制造中心、营销中心、行政中心、财务中心及小微企业园区管理中心六大运营系统,拥有注塑、五金、表面、总装四大车间,核心部件自主配套达90%以上。其中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科研人员68人,获得专利63项。
与此同时,以浙江红牌公司为依托的浙江红牌智能家电产业园,围绕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引入11家配套企业入驻园区共同发展,形成区域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取得园区产值也同比增长50%的傲人成绩,成为浙江省内首屈一指的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品牌园区。
“您好!2019!”
“2019年,公司将坚持不断创新,为婺城工业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在余淼的心中,一幅浙江红牌的新年发展宏图已然绘就。“2019年,智能家电产业园将扩大集群发展,吸引近20家企业入驻,依托供应链园区、跨境电商综合销售园区、物流及信息化配套服务园区,以及产业集群小微企业管理中心,助力智能家居产业链迈向新高度。”
“经初步统计,目前整个产业园已经达成近5.3亿订单,将为新年开门红打下基础。”余淼自信满满地说,仅浙江红牌公司订单就已达3亿。“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扶持,特别感谢婺城区给企业提供的高质量服务。”余淼说,新的一年,希望政府企业携手共同开创婺城工业经济新局面。
吴昊原:让村级集体经济更强劲
“我的2018年”
日前,在蒋堂镇阳山翠园移民安置小区,30间门面房一字儿排开,副食品店、建材店、家具店琳琅满目,从周边过来采购的村民络绎不绝。“从8月份开张后,生意一直很旺。”一家建材店老板高兴地对记者说。
“仅4个月,这30间门面房已经产生近8万元的租金收益。”蒋堂镇党委委员吴昊原介绍,这项工作是2018年蒋堂镇全力推动“消薄”工作的缩影。“2018年7月,镇里成立金华市婺城区蒋堂农村集体经济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对闲置资产、低效资源的集聚整合经营获得利润,以公司化管理模式,推进项目‘市场化运作’,实现全域消薄。”
“当时招商引资的情况出乎意料的好。”蒋堂镇平水殿村村支书郑根洪兼任蒋堂农村集体经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谈起30间门面房在短时间内租赁一空,他禁不住喜形于色。“首期合同一签就是三年,每年约定租金逐年递增,至少可以带动5个薄弱村获得发展。”
“这些天,公司里两台挖掘机正在黄泥垅水库清淤工程现场忙碌。”吴昊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了阳山翠园门面房租金收入,公司还成立劳务工程队接手工程项目,开展项目政策处理服务……过去的2018年,这个刚刚破土而出的公司,已经为蒋堂镇带来近50万元收益,助力该镇实现全面消薄。
“资源发包、资产经营、股份合作、开发现代农业……镇里推出系列‘消薄’组合拳,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水。”提到“消薄”,吴昊原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在他的2018年中,“消薄”是最热关键词。“这件事关系村集体经济发展,关系村民切身利益,能为这件事服务,我觉得特别自豪。”
“您好!2019!”
“新的一年,镇里规划将阳山翠园移民安置小区30家门面房统一招租给装修建材经营户,逐步形成小规模建材市场,形成集聚效应。”面对崭新的2019年,吴昊原充满期待地说,与此同时,镇里还在谋划建设蒋堂小微企业园,以经济实力强的开化村为依托,各行政村抱团入股,实现持续“造血”,仅此一项就能带动就业岗位500余个,建成后每年预期产值可达1.3亿元,每年效益750万元。
“不但如此,寺前村、平水殿村围绕土地流转试点工作,依托土壤含硒的优势,结合造地改田项目,计划把整村土地流转到镇农业发展公司招商引资,壮大村集体经济。届时,村民通过承包权入股开发企业,以此可增加收入来源。”吴昊原说,在镇里统筹谋划下,“消薄”新征程已然开启,他已经信心满满地走在路上。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