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婺城区实施“都市经济创新城美好生活幸福城”“双城”战略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所展现出来的2018年成绩有目共睹,2019年目标任务催人奋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纷纷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为婺城发展出谋划策。
因地制宜振兴乡村
人大代表邱开祥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全力推动工业、农业、服务业向现代化、都市型转型”,这为婺城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邱开祥在汤溪工作过多年,对这片土地深具情感,他认为汤溪民风淳朴、物产丰饶,农业发展有天然优势,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继续突出这一特色。他建议,在汤溪大力发展集约化、多功能、复合型的农业经济新业态,进一步打造特色农业产业。
在发展文化软实力方面,他表示,汤溪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十分珍贵,需要我们精心保护。他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充分调研,摸清古道、古建筑等文化遗产底数,科学施策做好保护和开发,为汤溪乃至婺城打造又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实习生陈诚)
加快村庄调整融合步伐
人大代表徐康献表示,自己来自雅畈镇芳田村。现在的芳田村由三个村合并而成,他认为,此次合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徐康献认为,行政村规模调整作为集聚发展动能、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适应了新形势下夯实党建基础,加强乡村治理的现实需求。他建议,在接下来的村庄调整融合工作中,政府应在经济上加大民生工程扶持力度,做好融心工程,以事业聚人心,以服务暖人心;加大对涉及调整行政村的政策倾斜力度,扶持新村新产业发展,进一步做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
(见习记者王新宇)
“家服务”提升人文关怀
人大代表钱红英表示,从工业到农业再到民生保障,一系列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做的实事。作为见证者和受益者,我也亲眼目睹了婺城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化,因此体会到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钱红英是一名企业财务人员,平时除了处理企业日常财务,还要帮员工解决节假日返乡订票问题。正是这项工作,让她深切地感受到了外来务工人员逢年过节最大的烦恼——订票难。“尤其是春节,无论汽车、火车、飞机,往往都一票难求。”钱红英感慨地说。
钱红英建议,政府可以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更贴心的“家服务”,让工会牵头建立婺城区企业人事微信群,在春节前统计好各企业的回乡人数,统一安排车辆,帮助员工解决“返乡难”的问题。(见习记者包恒益)
担当赶超为婺城图强奋斗
政协委员盛有红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婺城区在2018年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攻克了一系列难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特别是2018年全区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婺城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人居生活环境不断改善,这些变化都有目共睹。
另外,现在有很多部门针对各项工作都开发了手机app程序,导致手机程序安装过多,使工作变得烦杂且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建议政府部门可将手机app进行整合,开发一个统一平台,在统一平台上开展工作的通知、落实和汇报,从而精简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记者 许珂)
推动互联网经济提速发展
人大代表谢小忠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婺城将全面落实市区“数字经济十条”,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此外,新华创新基地产业布局有序调整,城北区块信息产业提升等都给了我们从事电商行业的企业更多信心。
谢小忠认为,近年来,政府对网络经济、电商行业高度重视,陆续建成了浙中信息产业园区、北二环信息产业带等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他希望政府能加大政策扶持,进一步帮助电商企业在婺城扎根发展。
他建议,加大对互联网信息企业的政策扶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规模跨境电商企业进行精准指导,并鼓励传统企业转型;进一步提升信息产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并及时将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送进电商企业;通过招聘会、交流会等吸引本地和外地人才,为电商企业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撑。
(记者朱慧敏)
深挖传统文化留下婺城记忆
政协委员严振江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要打响“花满婺城·幸福城”的品牌,婺城旅游业的发展可借助这一契机,以“花城”形象宣传打造婺城旅游业,并融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出婺城旅游业的特点和个性,让游客们对婺城留下印象、留住记忆。
目前,节假日期间,全国各地到婺城来旅游的人数相比其他县市区还是较少,婺城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展示。婺城本身存在丰富且优质的旅游资源,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儒释道三教文化在婺城都有悠久的传承历史,因此要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将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充分融合,提升婺城旅游资源的“含金量”,做到人无我有。
(记者 许珂)
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
人大代表张志春表示,听了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打响“优学婺城·幸福城”品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进一步优化调整中小学校组团式发展,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我觉得倍受鼓舞。
张志春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她认为,近年来,政府部门加大了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很大程度改善了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条件。她希望,在此基础上,农村学校的软件方面也能得到快速提升。
她建议,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资金倾斜,按数量、按结构壮大农村教师队伍,鼓励优秀教师走进薄弱学校。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多组织开展教学辅导、教学研讨会、教学比武等活动,促进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软实力,让城乡孩子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线。
(记者贾佳 见习记者包恒益)
重视文化人才助推乡镇文化建设
政协委员周文虎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人文方面的内容占据的比重之大,前所未有。这或许意味着文化的春天到了。
周文虎认为,助推乡镇文化发展,首先要有“人”,要有“人才”。近几年,在代表委员的呼吁下,通过争取建设资金,乡镇文化站从无到有,但却逐渐被乡镇政府等挤占,乡镇文化站没有很好地发挥服务功能。因此,他建议为乡镇文化站提供相应人才,通过区财政提供配套资金、区编办给予编制人员名额,重视乡镇文化站的建设,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带动乡镇文化的发展,努力打造文化强区,打响“人文婺城·幸福城”的品牌。
(实习记者席牧晴)
注重教育资源均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政协委员陈凯瑜表示,百姓的美好幸福生活离不开对优质教育的追求和向往,特别是农村的百姓目前对优质教育资源还存在程度相对较大的渴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要在2019年实施“优学婺城”建设行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进一步优化调整中小学布局,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对2019年的教育工作作了全面细致的部署,希望各中小学校和相关部门在2019年工作中能够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扎扎实实地落实好、执行好,让教育彻底实现均衡发展,让城区和农村学校都能享受到相等的优质教育资源。
现在某些学生因家庭关系或其他原因,存在交往障碍。建议学校及相关部门应重视这些个例学生的心理状况,相关部门的心理辅导站等专设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建设,从而对这些学生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也要关注广大中小学生包括老师在内的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建议建立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政府除心理辅导站外也可建立其他一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专门机构,体现人文关怀和社会温暖。
(记者 许珂)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