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记者跟随婺城区行政执法局城北中队来到五星清华园。在小区出入口,只见4个垃圾桶,有黑色、蓝色等颜色,桶上标着“厨余”、“其他”和“可回收物”、“有害”四分类字样。“‘厨余垃圾’的绿色垃圾桶里扔着饮料瓶和塑料袋等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的垃圾袋里却装着水果皮,‘有害垃圾’里则扔了许多烟盒。”执法人员一边仔细翻查桶内垃圾,一边向记者指出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
在小区的定点垃圾桶处,记者看到,有两个垃圾桶,贴着“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标识。打开垃圾桶盖子,垃圾为混合投放,分类情况很不理想,显然,有些居民还没有开始分类。相关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小区的垃圾桶已经做到分类摆放整齐,但是垃圾分类投放还需要继续改进。希望通过加大复查频率,进一步督促物业做好小区垃圾分类工作。”
在德尚华庭小区,记者看到垃圾桶分类摆放比较整齐,灯泡、电池等垃圾扔进了“有害垃圾”里,纸箱、塑料罐、饮料瓶等则扔进了“可回收垃圾”,小区内的垃圾分类情况较好。
除此之外,执法人员还前往人民西路几家餐饮店的垃圾分类情况。记者发现,路边虽然后“厨余垃圾”的垃圾桶,但大部分菜叶还是扔进了“其他垃圾”的垃圾桶内。“餐饮店的后厨摆放了各类分类垃圾桶,但有些垃圾分类还不够彻底,主要还是因为负责人和店员的垃圾分类意识仍待提高。”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次会对餐饮店开具《限期改正通知书》,让店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对没有整改到位的情况进行立案调查。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当天城北中队加大垃圾分类执法检查力度,从源头上抓好垃圾分类投放、分类驳运,共计检查60余家,简易处罚8起,发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12份。
下一步,区行政执法局将继续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检查,并加强与市容等管理部门的协调沟通,积极推动垃圾分类管理落到实处。在开展执法检查的同时,执法队员也以实际执法案例给百姓普法,宣传垃圾分类,解疑释惑,提升市民群众垃圾分类意识,逐步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让垃圾分类成为婺城百姓的新时尚。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