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发展,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迅速增长。垃圾,越来越成为“一大问题”,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也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
昨天下午,在高铁金华站周边记者看到,每隔一段路,就设置了可回收和其他垃圾两种垃圾箱。但垃圾箱内,面巾纸、塑料袋、香蕉皮、易拉罐和吃剩的零食等等,仍然混合在一起。市民金女士刚从外地出差回来,她表示,高铁站人流量大,难免会产生垃圾,许多市民行程匆忙,要扔垃圾时,看到离自己最近的垃圾箱,就会赶紧把手里的垃圾丢进去。
随后,记者随机走访了几个住宅区及餐饮店,发现整体卫生环境稍有欠缺,但大部分居民表示,实施垃圾分类,既能节约资源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大家是应该积极参与,为建设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做出努力。
那么,针对垃圾分类的宣传推广,市民们又有些什么建议呢?
“我们可以以家庭为单位,一家人开展垃圾分类‘打卡’活动,每天相互督促进行垃圾分类。”家住金殿佳乐苑的陈女士表示,家庭是社会的单元细胞,只有每个家庭都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整个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才能扎实推进。
“有很多市民并不清楚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类别和内容,可以依托乡镇街道以及社区,开展相关培训会或是组织各类活动,让市民们通过寓教于乐的比赛形式,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腾大爷认为,还可以通过设摊、展板展示等形式,向市民发放各类垃圾分类宣传材料,为市民解答垃圾分类有关问题。
“编唱垃圾分类歌谣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垃圾类型实在太多了,一些小朋友和老人很难记得住,通过传唱朗朗上口的歌谣可以记得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张阿姨积极提议。
采访的最后,家住德尚华庭的初二学生周之翔、陈京翰表示,“希望学校也能多多开展垃圾分类的学习活动,通过所学知识,我们会带动父母以及身边的人参与并践行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成为生活习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