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理论

做大特色产业文化 培育西南文旅之花

2019-08-06 09:24:06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沈春燕

  塔石乡党委书记 沈春燕

  塔石乡位于金、丽、衢三市交界处,战略优势明显,自然环境优美,历史古迹丰富。近年来,围绕“双城战略”,按照“生态立乡、农业兴乡、文化强乡”为发展思路,以各村资源资产整合为切入点,精准聚力“移民村用地的闲置、自然村集体用房的闲置、外出农户的土地和农房闲置”的“三闲”资源,化“三闲”为“三宝”,有效拉动特色产业文化发展。

  一、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塔石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先后建立猕猴桃、蓝莓、香榧等特色农业基地14个,岱上蔬菜钢架大棚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个,逐渐形成了“稻茶、果蔬、干货、中药材”四大类18个品种,“狮峰茶叶”等11个农业产业品牌。

  塔石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婺城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有三:“竹编制作工艺、珊瑚云雾茶传统炒制技艺和苦槠豆腐传统制作工艺,各村文化交互相融:“大坑、高塘畲族文化,塔石非遗文化,大茗交椅山红色文化,东店崇学文化,岭边农耕文化,上阳霸王项氏文化”,依托文化礼堂、民俗馆、景观建筑等文体用地举办系列活动,以赛促游,以文促农,拉动美食文旅经济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耕好生态经济的沃土

  坚持两山理论,巩固完善小城镇建设成果,因村制宜铺开“美丽庭院”建设,全面提升各村特色景观改造。响应“花满婺城”,要求各村利用闲置地块打造随处可见的“鲜妍小品”。目前,拥有苏坑油菜花,梨树源梨花、樱花,群乐一村向日葵,群乐二村桃花,文岩波斯菊等,四季迎宾花带基本成形。利用塔石秀丽生态自然风光推介摄影点,举办“随手拍”等摄影展,形成了“摄影推介-塔石风光-文旅推广”的良性循环,把山水生态资源转变为山水创富价值。

  (二)种深村品文化的根元

  坚持一村一品,注入文化根元。挖掘塔石的家风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打造群乐一村红色棋盘夜景村、东店尚古崇学状元村、大茗红军遗址传承村等,依托高塘等13个文化礼堂,将良好家风贯穿乡景文化。利用民俗馆、景观建筑等村集体用房作为文体活动用地,举办“花漾塔石·浪漫山乡文化节”系列活动,拉动美食文旅发展,配套民俗踩街,铺设麻糍、油煎馃等传统小吃的寻味一条街,打造廊桥下的特色长桌宴;以景观接云亭为中心举办梯田文化节,首届梯田节便带动农副产品销售增长120%。

  (三)修剪农产红盟的枝干

  借助文化农旅东风,多方联合农副产品推介,由辖区内主导农业生产的村支部、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技服务团、电商团队等成员参与合作,成立农业产业红色联盟。今年以来,不断对外进行招引,化“三闲”为“三宝”,利用高田等村移民搬迁闲置土地进行招引种植大户;利用金缸坞移民闲置地块,规划建设特色中草药基地“百草园”;利用银岭村珊瑚自然村高山闲置农田,与金东区蝶舞农场百合园达成打造花旅综合体的初步意向。同时,立足“塔石四宝”(山茶油、高山茶叶、笋干、番薯干)等传统产业,发展休闲体验园区,推进智慧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工程,带动农事体验与生态观光的联动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1.是“栽花园丁”易流失。因塔石地僻西南,青壮年劳力大多不甘留守山区,外出人口高达67%,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和儿童,从农精力不济,且文化传承人大幅减少。如塔石村的非遗工艺竹编制作,原本塔石村有30多户人家会制作,而现在整个塔石乡也只有3户人家还精通此道。

  2.是“装花器皿”少雕琢。一方面是,不重视产品包装,农副产品附加值低;另一方面是,文化农旅已形成体系,产品与文化还存在割裂,导致产品开拓市场能力较弱。如大茗村以红军精神闻名,相应红色产品却拿不出;塔石麻糍、番薯干等游客赞誉较高,但仍困在“深山土货”行列,不在包装上下功夫。

  3.是“赠花桥梁”难搭建。受限于山区交通和经济条件,塔石各项基础设施较平原乡镇薄弱,文体单位和志愿者带着文体活动“走进来”也存在“畏远”情绪,一次两次尚可,但无法开展长期文体合作。因在水源涵养功能区内,一些为青年游客喜爱的活动如在“上堂休闲游”中增设篝火晚会项目等,也囿于“生态红线”难以施为。

  下一步,塔石将以产业为根,特色为叶,人才为营养液,更好培育西南文旅之花。

  一是落实树人战略。实施“乡贤会+雷锋服务站+文化礼堂+新时代讲习所”发展模式,把人才引回来,通过乡贤会这个平台,利用乡情继续招商。把人才挖出来,通过闪光婺星推荐,挖掘“非遗文化传承人”、乡土人才,提高各村发展内生动力。把人才“栽”出来,开办农技、电商等培训班,打开村民耕耘农产业的眼界。

  二是挖掘点睛品牌。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规划产品行业技术标准体系,推行“二维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让农产品以质取胜。主动与上级部门对接协调给予惠农政策,用好政府、社会资源,把品牌扶持重点放在有规模、有潜力的农产品上,着重打造金品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三是完善全产业链。做好家服务,完善塔石农业产业红盟体系,以大局观合理打造“集镇休闲文体中心区、梨树源生态景观区和上阳古村落文化区”三个中心发展区块,从微处精细化运营“产品生产、产品质检、农事体验、文旅观光、产品推介”每道工序,让上游生产和下游营销的产业链更游刃有余。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