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优秀党务工作者风采展

听,“初心”的声音

2019-08-09 09:30:21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贾佳 见习记者 戴嘉明 楼海航

  记者 贾佳 、见习记者 戴嘉明、 楼海航

  在婺城,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扎根基层,以扎实的理论基础推进党建各项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近日,记者采写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听他们讲述自己是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助力“双城”战略。

  赖绍麟:写好党建文章 办好万千小事

  “大到政策落地,小到柴米油盐,这张二维码里藏着的就是竹马乡各项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的秘密。”说话的就是竹马乡竹马馆村的村支书李庆丰。李庆丰告诉记者,只需要拿出手机对着村民家门上的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就能知道该村民的姓名、所属行政村、具体地址等信息,“信息知道了,工作也好做了许多!”在红色力量时刻涌动的婺城区竹马乡,家家户户门上贴着的这张二维码厚度就是该乡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然而,竹马乡的党建工作基于这张二维码,却不仅局限于二维码,“红色网格”也是该乡人人念叨的“高频词”。汪大伯是竹马乡汪山头自然村的一位村民。年近八十的他因腿脚不便,常年蜗居在家。然而,尽管这样,汪大伯面对着记者却依然直喊“幸福”:“党员干部时不时就上门看看我,有什么事也会帮我代办,有什么新政策也都及时跟我说。红色网格好!生活很幸福!”

  办事方便、生活甜蜜,竹马乡红色幸福画卷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他就是该乡的组织委员赖绍麟。“组织工作不空,不虚。我理解中的党建工作,不仅仅只是思想、阵地宣传,更重要的是做组织与群众间沟通的桥梁。”前些日子,记者联系上他的时候,他正与几名党员一起,仔细研究如何通过党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党建工作实实在在,只有通过党建才能把村干部、党员和群众的心凝聚起来。”让群众与组织的关系更紧密,把组织的红色触角伸入到群众家里,让各项工作得到落实,也让群众生活更美好,这些都是作为党务工作者的赖绍麟一直以来的工作准则,“群众利益和党建工作并不冲突,我们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就是要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

  赖绍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如今的竹马馆村,原东宅自然村的村办公楼前,有一座重新翻修过的建筑。记者走近,只见上面赫然写着“青梅竹马,幸福驿家”八个大字。这是新村融合后,乡、村两级班子统筹使用党建、教育等场所、活动设施打造出来的党建综合体。“自从这个党建综合体建成以来,我天天都来这里跳舞或者和老朋友聊天,日子过得可滋润了。赖委员说的一点也没错!”竹马馆村的村民张大妈如是说。原来,在得知自个儿吃饭的老年食堂要被搬走时,张大妈和其他村民的心里还是有很大的不满。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实,赖绍麟带头上阵,和该村的党员们一起为村民们做思想工作,“一次说不通就多说几次,耐心细致地跟他们讲清楚,他们总能理解的。”村民们在家,赖绍麟就放弃休息时间跑到村民家中;村民们在食堂,赖绍麟也顾不上自己吃饭赶去食堂。在这样的坚持下,村民们也渐渐能够理解“党建综合体”可能带来的意义。

  “村民们理解党建工作,那作为组织委员也要多为村民考虑!”工作得到了落实,赖绍麟却没有成为“甩手掌柜”,“村民们心里抵触的原因,是觉得这个老年食堂离自家近,吃饭方便,万一食堂搬去了较远的地方,那对于老人家来说又是一个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赖绍麟与该村党员们下足了“苦功夫”,最后,终于在老街的另一头选好了位置,“这个地方近,和老的老年食堂只相差一点路。而且,老年人吃完了饭还可以过来玩一玩,休息休息。”

  正是因为这样细心的多方考量,让竹马乡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得到直线攀升,各项工作也得到了有效推进,这位组织委员也获得了村民们的诸多赞美。而对此,赖绍麟却不以为然。他直言,党务工作者就是组织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一言一行都关乎着组织在百姓心里的形象。因此,不仅要求党员要做好,自己也得以身作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记者 贾佳)

  吴磊:奏好党建华章 助力乡村振兴

  接到记者的电话时,吴磊正在处理繁忙的公务。从电话那头,不时地传来他和别人交流工作的声音,有了一点空闲,就继续回答记者提出的疑问。“我是2008年12月入党的,当时还是一名大学生。”吴磊告诉记者,2009年10月,刚从大学毕业不久,他就来到长山乡担任大学生村官了。

  2013年10月,吴磊开始担任长山乡组织干事。“当时,各党支部党日活动开展和党员活动室的建设都不够规范,党员发展程序较为简单。”吴磊说道,刚接手党建工作的时候,都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吴磊是第一次接触党建工作,以往没有相关的经验,以为党建就是管几个党员,给他们上党课而已。然而当吴磊站在这个岗位上时才知道,党建工作并不容易,等到要自己动起手来,更是不知所措了。“连最简单的党建理论知识培训都不会,更不用说去组织各项党员活动了。”吴磊笑言。

  为了做好党建工作,吴磊开始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严格地要求自己,坚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党务工作细则。特别是一些最新出台的党建方面的文件,吴磊都会第一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再把自己学习的内容通过培训的形式传授给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从事党务工作的6年时间里,吴磊全程参与了长山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严管理落实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协助好乡组织委员推动长山乡基层党建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几年,通过在集镇的桐溪、石道溪两岸制作悬挂党建宣传标语、利用公交车站建设党建知识小课堂,形成了浓厚的党建氛围。随着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越来越规范化、活动内容日益丰富,党员的党性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去年,长山乡利用好原有资源,打造了一座集党员驿站、党员学堂、图书室、廉政书画室、展示大厅等多功能的党群服务中心,为全乡的党员、群众增添了一处活动场所。

  在吴磊看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如何至关重要。“基层工作需要能战斗的团队,党支部作为基层的战斗堡垒,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要素。让党建引领发挥更多作用,只有党建强了,党支部才有战斗力,乡村发展才有更大的希望。”吴磊说道,无论是文明创建、村庄环境整治,还是垃圾分类都离不开党员和党支部的力量。去年,在长山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长山国际设计走廊项目和石道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政策处理的背后是大量党员先锋的身影,其中也离不开各党支部所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

  转眼间,吴磊已经在长山乡工作了十年。他深知,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铭记自己的入党初心,用行动实践自己的党员宗旨;作为一名组织员,他要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饱满的精气神,尽己所能,为长山乡的基层党建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 楼海航)

  厉巧丽:谱好党建乐章 打响“温暖教育”

  “你们这个大家访活动真是好,解决了我们家庭教育的不少疑惑和困难,在孩子的学业指导、心理辅导上给予我们很多的帮助,也让我们在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上有了更多信心。”家住城中街道明月楼社区的学生家长对着前来家访的环城小学教师连连道谢,感谢老师们不辞辛苦挨家挨户进行家访,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家长们答疑解惑。

  其实,收到的类似感谢还有很多。“这都是得益于今年寒暑假,环城小学党总支、德育处组织全体教师先后开展的‘温暖大家访’活动。”环城小学党总支副书记厉巧丽告诉记者。其中寒假家访时,老师们带着“讲一讲孩子的在校表现”、“听一听家长的诉求”、“帮一帮孩子的需要”、“填一填家访记录”的出发点,在了解孩子家庭生活情况的同时,也送去了鼓励和温暖。

  为了把党建工作开展起来,厉巧丽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环城小学温暖教育的辐射下,环小党总支创建了‘党建+温暖教育’特色品牌,并根据‘党建引领温暖+’的思路,致力于打造‘教育共同体’,努力让党建工作同样温暖地服务于校内校外、城市农村的家长学生。”

  厉巧丽深知:党建工作做得好,能带动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而组织工作能决定党建工作的成败。身负重任,厉巧丽在感到压力的同时,不断充实自身,踏踏实实完成好组织交给她的任务。

  厉巧丽组织党员们配合社区积极开展“大党委”建设,开展“走家访户”文明创建知识宣传、“卫生死角大围剿”、“文明创建社区行”等活动,努力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积极培育家校共同体。此外,因学校和虹路校区、育才校区、塔石、沙畈、琅琊小学等学校结成城乡温暖教育共同体,学校党支部也通过“骨干教师送教”、“教学观摩”、“联合团建”等多种形式,努力为促进我区教育的均衡协同发展作出努力。

  与此同时,厉巧丽坚持学习,提升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起到带头作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一开始我们组织学习,有党员不是很理解,但渐渐的,学校党员老师整体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都有了不少提高。”厉巧丽明白,只有党建工作做好了,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为家长服务。

  为了增强党员们学习的积极性,厉巧丽也创造条件,曾组织党员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展活动,组织党员到南湖革命纪念馆、南宗孔庙、陈望道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邀请市委改革办公室副主任、金华市委讲师团成员鲍江鸿来校讲座;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金华晚报》“教师读十九大报告”拍摄,多形式鼓励老师开展学习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2018学年,环小党总支被评为“金华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厉巧丽也被评为“婺城区先进党务工作者”。虽然工作成果获得了肯定,但厉巧丽并不满足,她说:“我虽然做了一些事,但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比如如何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如何学好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更能学好党建理论?如何使理论联系实际,使工作更有效,更富有活力?这些都有待于我在新的学年继续努力,不断改进。”

  (记者 戴嘉明)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