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张红星)近日,记者来到了塔石乡塔石村,“关爱残疾人之家”幸福小院在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里熠熠生辉,阳光洒在白墙黛瓦上,彰显出一派田园风光的浓浓韵味。
走进庭院,眼前出现了一副忙碌又和谐的画面,“园长,你看这堆纸袋全是我一个人做的,快帮我数下有多少个。”在辅助性就业车间,十余名工人围坐一起,有条不紊地进行纸袋包装作业,工作人员站在一旁帮忙计件整理,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愉悦的笑容。
“在我们这里上班的一共有21人,都是周边几个村庄的建档立卡户,精神、智力和肢体上均有不同程度残疾,但工作不复杂,每个工作日大家都在这里度过,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实现劳动价值,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园长郑竹琴是塔石乡大茗村的村主任,自2018年9月塔石“关爱残疾人之家”成立以来,就在这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平时除了找工厂谈业务,还教大家写字、画画、做手工,空闲时还会带着大家到附近景点踏青,增长见闻。
王小敏(化名)是塔石村附近的村民,家庭情况有些特殊,她和丈夫、儿子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家庭无法创造经济收入,生活举步维艰,自从来到“关爱残疾人之家”,她和丈夫不仅收获了一份工作,精神也更好了,生活有了盼头。
“今天早上她跟我打电话,告诉我她一大早就把全家人的衣服都洗掉了,问我能不能去接她,她要早点来上班。”郑竹琴感慨道,王小敏以前从不跟人交流,手抖抖索索的,干活非常艰难,没人能想到她能有如此大的变化,只要给残疾人多一些时间和关爱,大家都是可以变得更好。
据了解,“关爱残疾人之家”是集生活照料、康复训练、工疗作业、文体活动、娱乐休息全功的日托机构,以康复服务、心理辅导、社区教育、辅助就业等方式,在帮助他们做简单有效康复训练的同时,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在社工和康复师的专业帮助下,残疾人们在这里学会了生活自理,也为家庭减轻了不少的经济负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过去确保残疾人基本生活都以接济救助为主,始终难以帮助残疾人摆脱贫困,近年来,“关爱残疾人之家”为残疾人开辟了一边康复治疗、一边愉悦身心、一边增收的渠道,在政府的有力帮助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下,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幸福生活从此有了奔头。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