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双城”战略迭代升级奋力建设“五大名城”系列访谈③:

绘好“四张图” 着力打造“文化名城”

2021-01-06 09:21:19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张易

  扫码观看视频

  婺城区委七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区政府九届九次全体会议于日前闭幕,全会提出了唱响“奋进‘十四五’图强新婺城”的主旋律,推进“双城”战略迭代升级、奋力建设“五大名城”,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排头兵的目标。日前,婺城区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融媒访谈,邀请部分区领导做客,围绕如何奋力打造“五大名城”,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本期我们邀请到的是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燕华,请她为我们解读怎样建设文化名城。

  记者 张易

  主持人:赵部长您好!区委七届九次全会上提出要建成“五大名城”,其中把文化名城建设放在了首位,我想请问赵部长,为什么要将文化建设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建设文化名城,我们有哪些条件和优势?

  赵部长:对一座城市来说,文化是发展的软实力,区委提出建设文化名城,这是党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在我区的具体实践。

  婺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华的核心城区,建埠至今已有1800多年,素有“历史文化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文风鼎盛之城”的盛誉。我们有太平天国侍王府、铁店古窑址、元代天宁寺等国家级文保单位。自宋元以来,婺城是儒释道三教融汇的典范,集中体现了“和美”的中华智慧。婺文化包容并蓄,孕育了婺学、婺剧、婺窑等享誉全国的文化IP。江南诗楼八咏楼是钱塘江诗路的重要节点。自“双城”战略实施以来,我们大力弘扬城市主题文化、乡贤文化、家文化、图强文化、拼搏文化、好人文化,为县域治理婺城样板的打造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力和支撑力。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白沙溪三十六堰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我们增添了一张具有国际辨识度的“金名片”。这些是我们建成“文化名城”最大的底气和自信。基于婺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委提出建设国际有辨识度,国内有影响力的文化名城,为“双城”战略迭代升级提供强大的文化驱动力。

  主持人:请赵部长和我们谈谈怎么建“文化名城”?

  赵部长:蔡艳书记在全会报告中,提出奋力打造“文化名城”,要求文化建设现代化走前列,建设更高水平的“人文婺城·幸福城”,围绕这一目标,具体来说就是绘好四张图。

  第一幅——婺文化传承发展的“文脉图”。打造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婺城样板,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把地域文化、内容文化、品牌文化做深做透做强,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婺文化的金名片,培育更多的文艺精品,在文化建设中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二幅——公共文化服务的“惠民图”。提升文化服务供给力,建设图书馆、文化馆、非遗展示馆、老年大学、青少年宫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和文化礼堂的建管用育文章,高质量建设百姓的精神文化家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施千场宣讲、千场文体活动等“六千”工程,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

  第三幅——文旅融合的“百花图”。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乡村振兴赋能,培育“南山漫道、茶花争艳、诗画白沙、桂花飘香、花木长廊”等五条风景线,在沿线打造百个幸福村,A级景区村庄覆盖率达60%以上,壮大文旅产业,进一步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打造花满婺城的百花图。

  第四幅——文产发展的“活力图”。围绕“花满婺城·幸福城”主题,打造文创IP,通过“一站一馆一赛”,建设诗路浙江数字E站,培育文化产业创意园,举办诗路文化创意大赛,提升婺文化影响力。聚焦时尚产业发展,延伸链条,让婺城的文化产业活力四射。

  我们将通过四幅图的绘就,让文化成为幸福城中最闪亮的符号,拼搏实干,担当图强,为奋力建设文化名城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