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苑文、徐美琴摄
近期,大型电视散文系列片《白沙溪》在“婺城发布”平台持续更新。截至2月19日,全片共八集已全部完成推送。该系列片在婺城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也由此引发了全社会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白沙溪三十六堰”的新一轮关注和热议。
据悉,大型电视散文系列片《白沙溪》由中共金华市婺城区委、婺城区人民政府和金华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知名音乐人、婺城乡贤陈越编剧,国家一级导演陈建平执导。全片以艺术的镜头展现了白沙溪两岸繁衍生息的农耕文化、治水文化、非遗文化,用人文的视角解读了绿水青山下的幸福密码。
《白沙溪》分为十个篇章,共8集。“婺城发布”从大年初一起,全网首发该电视散文系列片。
婺城游子致敬“母亲河”
该系列片的编剧陈越先生幼时便生长在白沙溪畔。早在27年前,他就取材白沙溪上的白龙桥,创作了《江南有座金华城》。“江南有座金华城,城边有座白龙桥。桥下外婆在讲着那故事,坐在桥上看到,星星掉进了那条小河……”词曲将小城金华镶嵌于“江南”这一恢弘的千年文化图景之上。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有小桥流水,慈祥的外婆,江南有听不完的故事,回不去的美好童年。一首《江南有座金华城》,唱出了陈越的乡恋,更唱出了天南地北的人们的乡愁,成为“唱游中国”系列的开篇之作。此后,陈越又为家乡创作了《亲爱的婺城,亲爱的你》、《水墨金华》等作品。此次大型电视散文系列片《白沙溪》是陈越对“母亲河”的又一次深情回眸。
白沙溪旧名“白龙溪”,是婺江的一条支流,主流长68.3千米,由沙畈溪口门阵入境,接纳银坑溪、大铺水、左别源等支流,入沙畈水库,经金兰水库后,流经琅琊镇、白龙桥镇古方村、新昌桥村,在乾西乡石柱头入婺江。
史载:“卢文台,字高明,幽州范阳(今河北定兴县)人,汉成帝末,为步兵尉,后授骠骑将军。王莽篡汉,卢谢病,免归顺;建武三年(公元27年)率部36人从宜阳退隐到辅仓停久(今婺城区沙畈乡停久村),垦田卢畈,首筑白沙溪堰,引水灌田,其后数百年,经百姓共力,筑起三十六堰,沿岸百二十余村受益。乡民怀其惠,立庙以祭,尊为‘白沙老爷’。”
宋时丞相、金华人王淮遗诗七律,道是“白沙三十有六堰,春水平分夜涨流。每岁田禾无旱日,此乡农事有余秋”。明成化年间汤溪县首任县令宋约曾题诗:“当年辅国有奇功,勇退归山作卧龙。不向生前承帝宠,却从殁后拜侯封。巍巍古相临清渚,寂寂遗踪对碧峰。三十六湾溪堰水,至今利泽未曾穷。”
传白沙筑堰之难,堪比秦时修郑渠,白沙流域本西高东低,水位落差大,险阻无数,卢文台披荆斩棘,击退洪水猛兽,“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于汉时以近似唐代都江堰的修筑技术成功治理白沙溪。
《白沙图志》等对各处堰坝的具体位置作了详细记载,并载有布局图。有关报道称,《万坛堰帖———金华白龙桥三十六堰》刻本(清光绪三十四年重修),还记录了康熙、雍正、光绪年间官府调解村民用水纠纷,合理分配三十六堰运作的协议书。时光绵延千年,“白沙溪三十六堰”尤有受益农田27.8万亩,至今仍有21座堰在发挥作用。2019年,白沙溪通过了“美丽河湖”验收,以其安全美、生态美、清净美、底蕴美、智慧美成为“美丽河湖”的“白沙溪样板”。
去年12月8日,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从此进入国际视野。
政协委员热议“白沙文化”
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擦亮了婺城区“文化名城”金名片。围绕白沙文化复兴,打造白沙文化经济圈,成为不少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政协委员詹东明是婺城区剪纸技艺非遗传承人,长期从事婺风剪纸的创作、婺城剪纸技艺的传承及婺风剪纸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探索。围绕白沙文化复兴,他建议,政府要组织专家学者、民间艺术家、考古专业人员、本土乡民等组成白沙文化挖掘研究团队,深入开展白沙文化的梳理和整理,以多维度的视角呈现有历史深度、文化广度的白沙文化体系。从“白沙老爷”治水、农耕文化发展、民俗文化兴盛到现代经济崛起,白沙溪流淌了婺城儿女的眷恋和乡愁。政府要通过完善基础配套,进而为植入非遗等传统文化项目做准备,以此撬动白沙文化穿越古今,兴于当下。
政协委员汪云根则提出,白沙文化的复兴和白沙文化经济的发展,就是做好源头文化的挖掘和源头文化遗迹的保护。在婺城区沙畈乡,从停久到高儒,沿途坐落着文台冢、昭利庙,山乡处处见白沙,乡民人人说白沙。以此为依托,政府可以进一步完善配套,在白沙文化源头成立白沙文化展示馆,以此引流研学、科考、艺术采风等现代文旅经济。另外,古语有“白沙三十有六堰”。政府可以适当考虑修复史上知名的几处文化古堰。水利功能不再,然而文化积淀犹存,这将为白沙文化经济圈的进一步打造提供有力支撑。
文化圈关注白沙复兴
这一波“白沙文化热”同样在金华乃至全国文化圈引起了新一轮的关注。
婺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国良为大型电视散文系列片《白沙溪》点赞。他表示,白沙文化源远流长,是古婺先贤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白沙溪三十六堰”的“申遗”成功更是婺文化研究史上继上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件大事。经年累月而取得的白沙文化的发展成果是全婺城人民乃至海内外文化圈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应当感谢每一个为白沙文化发展而努力的人,为他们点赞,为他们助力。他将白沙溪三十六堰类比都江堰。他认为,都江堰在水利工程方面的绝对功能已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被取代,然而,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旅游功能被进一步凸显,为当地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应当适当恢复部分古堰,配套相关设施,植入相关内容,为白沙溪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创造条件。
浙江省史学会古村镇分会副主任、金华市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启加表示,《白沙溪》作品情感特别丰富,场景非常美;希望下一次拍摄白沙溪主题作品或白沙八景视频时,考虑对白沙溪的历史以及白沙溪流域里所发生的重要节点和故事、农耕生活等方面应有个大慨的交代。历来官方及民间对白沙文化的研究一直没断过,有关白沙溪的文史研究资料也有很多,如《白沙志》《万潭堰贴》《汤溪县鱼鳞图册》等等都有一定的可呈现的空间。
本土文化学者杜顺华专注白沙文化多年。他认为,婺城白沙文化的挖掘和研究,从本世纪初被部分有识之士关注,至今已近20年,它从被少数人赏识,到被广大民众认可,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由此也达到了从数量到质量上的飞跃。近年来随着白沙文化的深入研究、开发和利用,又陆续获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和成就,一批老专家连续出版发表了一批相关白沙文化研究的学说著作,音乐人陈越先生先后创作了《江南有座金华城》和大型散文系列片《白沙溪》这组文艺文学姐妹篇,可以说是奇观佳作。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