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理论

跨越四百年的文化接力

2021-06-03 09:41:0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朱劲涛

  朱劲涛

  为了记住卢文台和三十六堰,这片土地花费了很漫长的时间。

  我们对他们的记忆源头在何处?有人说,厚重的石碑和前人的文赋颂歌就列在1900多年的时间轴的两旁,顺着追溯就能找到。

  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简单。这是发源于高山溪流的民间地方文化,不比庙堂和文苑中成长的“宠儿”,没有史官环绕、学者云集的气象,岁月可以轻巧地风化石碑,抹去文字。因此,想要留住这份记忆,需要一份文化的自觉。

  这份自觉来源于一种力量,这力量自然无法从庙堂和文苑中获得,只能来自于发源之地——民间。如旷野中的蒲草,它厚重而坚韧的文化基因,在石碑和文字即将被剥蚀干净的许多时刻,平平静静地为历史修复记忆。

  这其中,我们看到了几位知识分子的背影。

  

  明天启2年,公元1622年,秋。这个世纪注定不太平,正如山间倏然刮起的风。杜翔凤端坐于漓渚书院正中,山风没有打搅这位中年人的思绪。这年是他上山创办书院的第一年。

  杜翔凤是白沙溪畔酤坊(古方)后杜村人,是宋名臣、吏部尚书杜常之裔孙,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年少即学有所成,擢邑庠生。可“学而优则仕”到此却戛然而止,他给自己取号梅舟老子,如老子求“道”,骑着青牛出关而去,梅舟老子背起书囊上山讲学。

  漓渚书院,相传由他创办。漓渚,意为水中的小洲,这像极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命运。靖难之役的杀伐果决,东林党争的尔虞我诈,内忧外患的民族矛盾,动荡的帝国几乎难容下一张平静的书桌。高山之上的书院,远远的、静静的、悄悄的,躲开了中原的王霸之气,成为那个时代八婺大地的鸿儒们“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的“小洲”。相传众多文人墨客从各地慕名上山,在院间苦槠树下品茗赏竹、苦读四书,吟诗作词,也在这丰满人生的梦想。久而久之,“高儒”就成了村庄的名字。奇妙的是,这里正是卢文台当年最初落脚的地方。

  山间又起风了,烛台的火苗渺小却坚定。杜翔凤的目光扫过案牍之上散放着的书稿、诗集、拓碑,这其中就有他的先祖杜常的手书,还有时任茶槽巡检潘自诚、大中大夫杨伯达,以及数十位前人留下的手稿,这些文字都与一件事相关——卢文台修建三十六堰。它们似乎听从了某种力量召唤,渐渐汇聚到了一张案牍上。

  “听其散佚,何以示后世乎?”杜翔凤轻轻一问,立即撬动了这片土地悠远的地方文化的底层结构,自从卢文台来到这里,他与三十六堰就以壮观的生命形态锲入了地方文化,但是在此之前还没有人如此有力地撬动过它,它已经沉淀许久,久得几乎要被历史遗忘。

  伟大的事业,都是从最初的梦想开始的,而奇妙的是,这段记忆的残片正在它的起源之地被慢慢修复。漓渚书院内,杜翔凤把到手的文字重新打理了一遍。在他看来,打理这些深刻的历史文化,不能是对前人记载的已往事件照单全收,而是保有后人对前人的理解、接受、选择、颂扬。《昭利庙志》详实记载了卢文台治水的史实,以及历代学者的诗词文赋,同时也包括前人对山川地理、人文风貌的描述。虽名为“庙志”,实则更像一部地方文化百科全书。

  从文字的继承者成为文化的创业者,我对杜翔凤投以特别的尊敬。翻开扉页,他恭敬地写下“梅舟老子”。

  时间还没有心思去品咂这本书的厚味,便匆匆赶路去了。

  

  历史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老者,我们不知道他硕大的头颅内有几多智慧,也说不清他额际密密麻麻的皱纹里藏着多少故事。

  清康熙53年,公元1714年,春。“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近百年来,漓渚书院旁的洗砚池渐渐染成了墨色,这深邃而沉稳的墨色背后,是书院文化思想的繁荣,而圣贤诗书的渲染,连带楼阁也沾染了清幽从容的韵致。

  三月的高山春寒料峭,书院的茶香却早早暖化了枝头的霜。那日的“争鸣”告一段落,乡人虞大仕放下茶碗,从怀中捧出一本古籍以示众人,老去的墨痕让多处字迹不甚清晰,但扉页上“梅舟老子”却光洁圆润、力透纸背。“这是《昭利庙志》,是书院的创办人、明时杜翔凤编纂……”一众人小心拂去虫蛀的渣屑,轻轻捻起泛黄的书页,目光敬重地审视模糊的文字,一段前人的往事被慢慢粘连起来,其中卢文台治水的功绩和历代对其封诰之崇令众人肃然起敬、啧啧称奇。一种无以名状的力量,混合着茶香弥漫开来。

  “这本书年代已久,简蠹帛裂,不妨重新编录,让前人的事迹流传下去,如何?”

  “我之愿也!”双溪人范世德站起身来。

  文化的存在方式是不断积累,虞、范二人稳稳地接过了第二棒。值得一提的是,二人除了将书中损毁之处逐句删补,加入当时地方文人的研究成果之外,还将民间流传已久且日渐趋于怪诞的神话传说进行考证和更正。“正人心而靖浮言”,对于学者来说,知识是力量,而文化良知才是方向。

  据说,虞、范二人本打算以木刻版保存此书,但最终未能如愿。不过,这片土地上从不缺乏拥有文化自觉的人。

  

  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夏。

  康乾盛世的喧闹还未完全消散,江南鱼米之乡氤氲稻米的香味。在这期间,卢文台的故事连同《庙志》一起,又一次被塞进了历史的抽屉里,不过总有被人打开的一刻。这一次的地点,是一户普通农家。

  这天,里人朱扩量忙完了一天的农活,正拾掇屋子。历史伸出手指轻轻一推,一本旧书落在朱扩量的手里。这是一部手抄本,泛黄的纸页透出一股霉味,边缘微微翘起,细看名为《昭利庙志》,距它上一次与人们的目光相遇,又过去了84年。

  要看明白书中的内容,朱扩量想到了一个人,同村学者杨虬。杨虬在乡里开办留耕草堂,耕五谷、读诗书。不知何时起,“耕读传家”的传统,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价值取向,并向历史散发出绵延不绝的温度。

  朱、杨二人对书中所载的内容并不陌生,昭利庙由来已久,一直来香火鼎盛,卢文台的传说故事广为流传,前人题咏的诗词也颇多,这些在书中大多都找到印证。令人感慨的是,自杜翔凤编纂成书直至当时已有两百余年,一直以手抄本传世,可谓一脉单传,于时空的尘埃灰烬之间忽隐忽现,而文字没被剥蚀,记忆不曾涣散,实属万幸。

  自乾隆年间后期社会经济繁荣,民间印刷业日渐兴盛,尤以江浙一带最为发达,不少书籍甚至字帖、绘画都以刻板锓木的方式印制流传。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后人用时代的进步追赶先祖的脚步。朱、杨将《庙志》付梓刻制,了却了前人的心愿,为这片土地投以一束温暖的目光,使这段历史不至在一片嘈杂中戛然而止。

  

  今天的金华,没有哪条路像330国道这样,足以承载城市的时代记忆。它贯穿南北,翻山过河,人们从这里走出盆地,中国从这里认识金华。“330”是它现在的名字,在90年前,它叫“金永武”。始建于民国21年,即公元1932年的金武永公路,从金华、武义、永康的乡镇集市穿过,结束了三地不通公路的历史。这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道路的筹建者,是金华历史上第一位国际法专家,徐东藩。

  民国15年,公元1926年,冬。一袭长衫马褂,围巾顶帽,时任中华民国山东交涉使的徐东藩坐上南下探亲的火车。4年前,他参与了民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的全过程,在谈判桌上从德国人和日本人的血盆大口中夺回了民族的尊严。为民请命和为国赴难,一直以来是知识分子的文化气场。火车吐出滚滚浓烟,远远看去,那个时代就像一团白雾。

  回乡省亲的旅途,让徐东藩从纷乱的国际外交风云中暂时抽出身来。是日,恰逢乡里重修《昭利庙志》,徐东藩从族兄手中接过《庙志》,这位曾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深造,并深受西学东渐思想影响的高级知识分子,一直对无根据的迷信和无考证的传说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徐东藩发觉不少关于卢文台的民间传说被好事之徒胡乱附会,荒诞不经几成“齐东野语”。知识分子的责任,就是说出真理,在纷乱的历史碎片中厘清文化的轮廓。因此,这次重修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删其不可信者,存其可信者,以传后世”。

  “我们往往习惯以前人的神迹来掩饰后人的努力,仔细想想,这是一种误区。”徐东藩站起身来,就像4年前站在谈判桌前一般从容,“白沙堰哺育了金华、兰溪、汤溪三地数十代人,我们除了颂扬卢文台,更应该感激自己,正是因为一代代人勤劳耕作、谨慎保护、时常修浚,才换来了沃野千里、风调雨顺。”文化的进步是在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萃取、淘汰、继承的过程,这过程更像是成熟的民间文化必须完成的“自我突围”,因为只有经过再选择,文化才能变得厚重而坚韧。

  徐东藩从小听着长辈们诉说卢文台“功成身退、为民造福”的故事,这些思想道德教育的“启蒙教材”对他日后的人生影响深远。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徐东藩带全家回到故乡金华定居,自此淡出了政治。数年来,他修桥铺路,捐资助学,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故园,脚底沾满家乡的泥土。值得一提的是,徐东藩向母校金华一中捐赠一万元大洋设立“东藩奖学金”,专门资助家境贫寒的优秀学生读完大学,这也开创了金华民间助学的先河。

  如果说,卢文台修筑了三十六条水利意义上的堤堰,那么,更多具有文化意义的堤堰在“徐东藩们”的身体力行中浑然自成,其数量远超三十六。

  看似远山,却是文薮。

  惠特曼说,“所谓诗人,就是那种把过去、现在、将来融为一体的人。”知识分子同样如此。一份民间文化的记忆,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在含毫命简的书桌,随着一代代知识分子力透纸背的笔迹,渗入这片土地。他们案牍前忽明忽暗的灯火,汇聚成精神光源,而每一个执笔者都知道,文字背后的美丑、气质、性格,会被后人传诵和继承。

  “旧泽尚能传柳郡,新亭谁为续柑香?”现在,轮到我们了。

责任编辑:郑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