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打造“幸福河”共绘新蓝图

  婺城区第二届“卢文台”治水文化节侧记

2021-06-08 08:57:0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张红星 张苑 摄影 田双双

  记者张红星、张苑、摄影田双双

  山岩俊秀琅峰山,水墨丹青白沙溪。6月5日上午,“花满婺城幸福生活”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白沙溪三十六堰”授牌仪式暨婺城区第二届“卢文台”治水文化节在婺城区琅琊镇开幕。文化节上,婺城区领导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白沙溪三十六堰”检察保护中心授牌,向“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特殊贡献者颁发证书,并举行“白沙溪三十六堰”揭碑仪式,令人瞩目的“白沙溪三十六堰”灌溉工程展陈馆也正式启用,还有“数字赋能党建集市”农产品展销会,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特色节目轮番登场

  “白沙溪护水队”续写治水精神

  仲夏六月,琅琊山水美如画,远道而来的嘉宾和游客们欢聚在美丽的白沙溪畔,翘首以盼,共同见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白沙溪三十六堰”授牌这一历史性时刻。开幕式上,本土知名演员和文艺骨干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让来自各地的游客感受到了白沙溪的浪漫、激情和活力。

  活动在欢快悠扬的开场舞曲《花满婺城》中拉开序幕,舞者们迈着轻盈的舞步缓缓登场,带来了一场艺术视觉盛宴;舞蹈《白沙溪趣》再现了孩童们在白沙溪畔嬉笑打闹的美好情景,令人心驰神往;舞蹈《白沙溪水清又清》《莲花瑶》轮番登场,轻盈优美的舞姿,舞出了琅琊好风采,让台下观众为之动容;白沙溪滋润着白沙稚子的心灵,幼儿朗诵《一个芽芽的梦想》展现了小朋友们对白沙溪的热爱;歌曲《文台》更是将“白沙老爷”卢文台心系百姓、为民造福、普惠一方的壮举唱进了每一个人的心里,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白沙溪是婺城的母亲河、人文之河、奋斗之河、创新之河,滋养了56公里长、320平方公里流域的土地和人民,见证了千年来金华的变迁兴盛,是钱塘江诗路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1900多年前,东汉骠骑将军卢文台修筑“白沙溪三十六堰”,创造了古代水利工程奇迹,留下了无数动人的传说,至今恩泽百姓。

  近年来,婺城区十分重视白沙溪流域的提升改造,全力推进“水环境、水文化、水经济”建设。为了将卢文台的治水精神、治水文化传承下去,也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党群“连心桥”,激发党员带头、群众响应的护水热情,更好地落实“五水共治”工作,及时巩固河道治理成果,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授牌仪式上,区领导正式为“白沙溪护水队”授旗。

  这支由来自社会各界志愿工作者组成的“白沙溪护水队”将分赴责任片区,对白沙溪的不同流域开展巡河、宣传、保洁等集体护水行动,打造白沙溪流域良好的生态系统,让婺城老百姓共享“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千年窑火吟咏百年风华

  千古白沙润泽婺窑不朽传奇

  6月5日,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白沙溪三十六堰”授牌仪式暨婺城区第二届“卢文台”治水文化节上,一场“不忘初心盛世追梦”当代婺州窑精品展在古婺白沙溪畔穿越时空,邀来千年窑火,共贺百年风华。

  此次婺窑精品展由婺州窑烧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新华携弟子邀请婺窑研究专家共同参与创作并策展,以婺窑传承古今,铭记百年。展览中,一排婺窑摆件尤为醒目,这组作品由金华市非物质文化保护协会会长、金华市婺州窑陶瓷研究所研究员陈三富创作。作品是以浅浮雕工艺烙刻着“真理的味道是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红色征程中的经典语录,循序延展并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于百年间各阶段的标志性历程。另外,此次展览涵盖婺窑代表性器型、釉色、装饰手法,大小规格错落,于古朴的幽光中讲述着婺窑的千年文明,红色百年的漫道征程。

  白沙渊渊,窑火千年。这支婺窑薪火早已在白沙溪畔熊熊燃烧了数千年。唐代陆羽《茶经》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在茶圣笔下,婺窑茶具品质上乘。这是婺窑唯一见于古代文献的记载。据贡昌《婺州古瓷》相关论证,婺州窑因州得名,与龙泉窑等同属婺窑系,兴于商周,盛于唐宋,于明清时期逐渐衰弱,前后绵延2700多年。

  就在距离此次展览举办地不远处的琅琊镇泉口村铁店自然村,一处古窑址作为婺州窑出口瓷的典型代表,被列入国家级文保单位。那里依山傍水,植被茂盛,盛产松木,多粉砂岩。自北宋年间,这里便世代有人以烧窑制瓷为生。据相关史料载,婺州铁店的这支窑火持续燃至元代。1976年,韩国新安海域打捞出一艘古代沉船,舱内有陶瓷器一万多件,其中有百余件便产自金华铁店窑。

  婺窑薪火生生不息,白沙文化传承永续。陈新华表示,此次展览陈设于古婺白沙溪畔,是对古代婺瓷由白沙溪去往明州出海的一种跨越时空的见证,也是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白沙溪三十六堰”为核心的文化发展的延续。此次展览恰逢建党百年,众艺术家们回望百年征程,取材时代强音,表现出了蓬勃的艺术创作力。

  “第一书记”组团“吆喝”

  网络直播助销农产品

  文化节期间,琅琊老街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蓝莓、富硒米、山茶油、竹筒饭、油炸馃、麻糍、千层糕、观音豆腐……从地方特色美食到各式风味小吃,舌尖上的盛宴在此展开,还有文艺、直播等各项活动和展示丰富多彩、亮点纷呈。

  来到物华天宝之地琅琊,一定要光顾农特产品。当天,琅琊镇在农产品交流区设置了十个“数字赋能党建集市”摊位,各村的“第一书记”化身网络带货主播,推介“三十六堰优选系利”的10个农产品,直播平台互动热烈,线上、线下销量可观。

  “可以生吃的冷水茭白,爽口鲜嫩……”山后金村“第一书记”胡旭丹热情吆喝着,摊位前挤满了前来采购的游客。山后金村是远近闻名的“冷水茭白种植村”,这里常年二十多摄氏度的金兰水库冷水,让茭白保持着特有的爽口鲜嫩,远销杭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

  琅琊镇坐落于金兰水库脚下,是白沙溪流域的重要乡镇。近年来,琅琊镇厚植白沙溪流域山水资源优势,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农产品质优量多,逐步形成了以富硒水稻、精品果蔬、生态山茶油、特色养殖等四大类为主的农业发展格局。

  去年12月,“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为进一步宏扬白沙文化,发掘地方特色,琅琊镇注册了“三十六堰”商标,并通过寻访本地农副产品,确定了盛之蓝蓝莓、山后金冷水茭白、琅新合作社竹稻米等一批有匠心、有特色、有传统、有口碑的产品入选“三十六堰”优选系列。

  “自3月以来,我们每月的产量实现了翻番。”在活动现场,金琅水厂的负责人戴豪杰笑称,入选“三十六堰”优选系列后,现在的金琅山泉也是世界级的,不仅客户量猛增,产量也从3月份的10万瓶,提高到现在的24万瓶。

  “今年以来,我们推广的‘三十六堰’优选农产品,销售产值超过5000万元。在流量时代,直播是一种快速打开知名度的方式,我们决定紧搭第二届‘卢文台治水文化节’,在继续推进集市经济的基础上,推出‘第一书记’直播吆喝农产品这一环节,不断吸流量、聚人气,把产品推得出、推得好,群众才能增收致富。”琅琊镇党委书记吴祝芳说道。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