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在这里

2022-01-27 09:48:0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傅伟炎

  吴潮宏摄

  记者傅伟炎

  新增规上企业31家;新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均实现零的突破;建成首批数字化样板企业10家,通过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企业9家,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8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8家……一个个翔实的数据,提振了打造活力婺城的底气,展现了婺城产业层次持续跃升的态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聚焦共创共新,奋力打造活力婺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焕发婺城新活力。连日来,就如何加快经济能级提升和创新能级提升,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从不同层面,提出了真知灼见。

  主动拥抱数字化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数字时代,数字化不仅是现实生产力,更是未来竞争力。在今飞集团,对标“未来工厂”标准设计规划,公司建成装备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工艺数字化的数字化工厂,产品目标客户定位全球各顶尖品牌。在追逐数字化过程中,从自动化车间到数字化车间到智能工厂,再到未来工厂,今飞不断迭代升级。该公司位于飞扬智能制造工业平台的浙江今飞智造摩轮有限公司,被评为2021年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建设企业。

  “这得益于我们提前布局,主动拥抱数字化,引进并应用了工业机器人等国内外先进设备,运用工业物联网信息化管理,从销售订单到发货物流全程实现大数据管控,所有产品可溯可查,在质量管理体系上达到欧美高端摩托车主机厂的标准。”来自企业一线的人大代表,今飞控股集团董事长葛炳灶说。

  葛炳灶算了一笔账:有了数字化加持,与传统生产线相比,“未来工厂”实现产品全程自动化,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受人为影响降到最低,使用人工比传统生产线减少20%以上,实现了人均生产率提升139%、万元产值成本下降10%。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建成“智能工厂”“未来工厂”22个以上。这也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数字化不仅需要设备技术的迭代更新,更需要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葛炳灶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引导、强化要素供给,重点在金融、政策等要素供给支持更为精准有效,支持制造业持续推进数字化改革。企业也要提升对数字化改革必要性、紧迫性的认知高度,探索高校、职校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校企携手培育制造业数字化专业人才,构建起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数字化转型人才供给能力。

  加快园区发展提升创新能级

  据统计,目前,婺城区有大大小小的产业园区117个,从产业园区的数量上来讲,婺城位居前列,但是产业园区总体“块头”不大,亩产税收低,集聚度不高,实现“量质并举”发展任重道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现代产业园培育,提升产业园的规范化、专业化服务水平,重点推进立春科创园、今飞汽摩配智造园等园区建设。毋庸置疑,产业园区对于打造活力婺城、提升经济能级和创新能级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个产业园区要稳健发展、对经济发展要持续贡献,在政协委员郑田福看来,规范化、专业化服务是关键。

  为此,他建议:要进一步把好准入关口。一方面要审慎审批新建的产业园区,特别是小微园区,切实防止产业园区空心化,另一方面又要大力推进产业集聚明显、服务能力强的产业园区建设。投资主体要重视并做好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为入园企业提供各类便捷服务。同时,要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出台更能激发创业创新、更能着眼长远发展的政策举措和考核评价体系,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扶上马送一程精心培育企业

  小微企业作为婺城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区小微企业2000余家,大多为个人投资经营。小微企业也为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雄鹰行动”“雏鹰行动”,强化龙头企业扶持,加快“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增长16%以上。

  区政协委员余品军说,当前,小微企业遇到了很多风险挑战,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小微企业一直沿袭陈旧的管理方式,粗放经营,信息闭塞,缺乏对政策动向的了解和市场走向的判断,导致企业负重前行、发展滞后。

  “只要精心培育,小苗也可长成参天大树。”余品军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持续深化“三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发展支持。引导小微企业改进生产工艺、生产条件,提高创新驱动能力,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让更多的小微企业蝶变为“隐形冠军”。

  聚焦创新发展促进提质增效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焕发婺城新活力。”区人大代表、浙江赤诚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彪对《政府工作报告》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关键词是“创新”。他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赤诚工贸将深耕婺城,在技术研发、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把科技创新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这些年,赤诚工贸专心专注做好一只锅,持续升级技术,优化产品结构,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但因疫情多点散发、原材料涨价、下游需求不稳定等因素,企业部分产品也受到影响。“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制造业发展、实体经济发展的篇幅着墨颇多,提出了一些稳企促发展的新举措、新思路,坚定了企业家的发展信心。”夏彪代表坦言,企业一头牵着百姓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稳,经济就稳。我们必须坚定走好创新发展之路,做到企业每年有发展、工人每年收入有增长。

  创新发展,靠的是信心、决心,更要靠对策方法。相比之下,夏彪代表更关注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小微企业。他认为,小微企业向来是民营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细胞”,一方面政府要在他们身上花更多心思、投入更多精力,给予更多的要素支撑;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也要主动融入婺城“1483”战略,聚焦主业、强化创新。

  为婺城经济的“稳”和“进”作贡献。 “区‘两会’谋划了今后五年婺城发展蓝图,谋定了今年的目标任务,更加坚定了我们创新发展的信心。”夏彪说,民营企业在高能级现代化都市核心区进程中将大有可为,要坚守实业、做精主业,为“活力婺城”添砖加瓦。

  “两会”期间,在各个会场和驻地,代表委员们讨论产业转型升级的议题十分广泛,数字赋能、项目建设、招大引强、平台打造、动能转换等热词频频提及。可以预见,代表委员心系婺城发展的真知灼见,必将指导企业做深做实转型升级真功夫,厚植优势,补齐短板,婺城经济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艳阳天”,高能级现代化都市核心区也将有更坚实的支撑。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