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红星 通讯员 陈冬婵)“今天我们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是为了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3月2日上午,在城东街道八咏楼社区普法调解室内,来自婺城区人民法院的两位员额法官正在帮助社区调解一起残疾人家庭遗产处置纠纷。
据介绍,居民沈某某是一名残疾人员,其妻子(智力残疾)于不久前去世。因其家庭情况特殊,养女又一直联系不上,未尽到赡养义务,为了确保夫妻二人的正常生活和对日后年老的打算,二人收入一直由社区专人代管,每笔收入和支出均有记录。今年1月,沈某某妻子病重,社区通过多方渠道终于联系上其养女,在处理完养母后事后,养女希望社区归还其养父母所有存款,表示今后会尽到赡养养父的义务。
为保障沈某某以后的生活,八咏楼社区秉承为民服务宗旨,邀请员额法官进社区,对该存款的处置进行调解。在熟悉案件情况,了解双方诉求之后,员额法官就事件中存在的争议点进行耐心细致地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员额法官进社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群众诉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还会开展普法宣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服务。”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员额法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要求,将司法服务触角延至基层,在满足居民多元化司法需求的同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