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夏天热情似火,行驶在道路上的汽车都紧闭车窗,路上的行人也是行色匆匆,大家都在尽量减少室外活动的时间,也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暴晒。然而,有这样一些人,炎炎烈日下,他们依旧坚守在岗位上,他们将汗水洒向尘土,用一双手守护着这座城市。
近日,记者走近这些高温下最可爱的人,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敬业精神,透过镜头,向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致敬。
镜头一
建筑工地工人——战高温抢工期
最近的天气说是“桑拿”天一点也不夸张,光站在室外就是一身汗,更别提在烈日下干着体力活了。近日,记者来到兰溪上华至婺城琅琊公路婺城段董村互通桥段的施工现场。在毫无遮挡的路面上,几名工人戴着安全帽、身穿长袖和长裤正在紧张作业,烈日下,他们的衣服湿透,豆粒大的汗水从脸上滚落,因为长期在户外工作,工人们都被晒得皮肤黝黑。
班组长陈益良告诉记者,目前该标段共有50多名工人,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大家都坚守在岗。为了应对近期的高温天气,他们采取弹性工作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施工,并为工人准备防暑药品、绿豆汤等,在炎热的夏天为他们送去关怀和清凉。
镜头二
环卫工人——头顶热浪为城市“梳妆”
夏日炎炎,暑热蒸人。在滚滚热浪中,依然可见橙色的身影点缀着城市的大街小巷。高温下,他们只有一把扫帚、一个簸箕、一顶帽子,弓背哈腰地一点一点清理路面的垃圾。
范群芳是浙江利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环卫工人,她每天都会在路面来回巡查,穿行在人流车流中,发现垃圾立即捡拾清理。她车里放的最多的就是水和降暑药,“还是茶水解渴,我每天都要喝好几壶。”范群芳喝了几大口水,又开着她的环卫车继续巡查街道卫生了。
镜头三
道路洒水车司机——给城市降降温
上午9点多,室外温度就直逼40度。在婺城新城区马海路路段,一辆洒水车喷着水柱正缓缓前行,所到之处,原本干燥的路面顿时湿润了许多,就连空气也让人感到一丝丝凉意。
洒水车司机郑新告诉记者,洒水车作业不仅能压尘、降温、加湿、洁净路面,还能增加空气湿度,有效缓解高温带来的炙热,夏季洒水次数增多,每天要洒十几次。虽然驾驶室里装有空调,但车玻璃毫无遮挡,在被太阳直射的驾驶室内工作,郑新已被晒得黝黑。
镜头四
新一代“稻客”——“双抢”有我们
一人一把镰刀,一人一天最多割一亩地,全家老小要齐上阵……这是过去“双抢”的记忆。
近日,婺城的早稻开镰收割,进入了“双抢”时节。在蒋堂镇大源头村的稻田里,收割机驾驶员周发军顶着烈日,开着收割机在稻田里驰骋,不一会儿,一块稻田就收割完了。
粮食作物种植机械化催生了专门的收割队伍,周发军是安徽人,多年前他带着同乡十几个人,走南闯北做起了新一代“稻客”。近几年,随着婺城非粮化整治工作的开展,婺城的稻田越来越多,6年前,他们来到婺城,今后的每一年,最热的几个月他们都在婺城度过,帮助种粮大户们收割水稻。
镜头五
城市园丁——用汗水扮靓道路风景线
太阳直射的马路上直教人汗流浃背,汗水滴落在路上瞬间原地蒸发。烈日当头,在婺城的一条条马路上,辛勤的城市园丁们在重复着翻土、移株、摆放、种植、浇水,用汗水浇灌出一道道美丽的城市道路风景线。
园林工作者陈慧群正在和同事们一起为八一北街上的护栏换上新的绿植。
镜头六
核酸检测点服务人员——有需要我们就在
近日,记者来到人民广场核酸检测点,虽然是正午最热的时候,但前来做核酸检测的市民仍然络绎不绝。尽管天气炎热,志愿者们还是耐心地引导市民扫防疫码,戴好口罩,把好核酸检测的第一关。
由于该核酸检测点是24小时提供检测服务,志愿者们也是24小时在岗。当记者问到为什么这么热的天还要来当志愿者时,来自西市街社区的陆大姐说:“因为大家需要,我们就在这里。”
在不远处,医护人员正身着防护服对市民进行核酸检测取样。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