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十年培育金菱角 水下生“金”促增收

2025-09-08 08:49:06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徐帆

  本报讯(记者 徐帆)时下,正值菱角的成熟上市期,位于婺城区琅琊镇泉口村的菱角种植基地迎来了大面积丰收。走进藕遇家庭农场,只见深绿色的菱角叶铺满了池塘,工作人员正俯身采摘成熟的菱角,现场一片丰收景象。

  据了解,这批刚刚出水的菱角,是金华市农科院历经十余年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金菱一号”。该品种源于“永康菱”的良性变异单株,自2012至2013年间被发现后,经过七八年的纯化培育,性状终于稳定。据金华市农科院水生蔬菜科研人员王凌云介绍,“金菱一号”单果重约13克,果皮薄,出肉率超过60%,远高于普通菱角的45%~50%和牛角菱的30%多。

  除了品质优异,“金菱一号”的产量也十分可观。藕遇家庭农场负责人倪海军表示,该品种亩产可达2000至2100斤,采收期从7月中旬一直持续到9月中下旬。按当前鲜菱角市场价每斤七八元计算,每亩水田收入可轻松突破万元。“这个品种确实好,来的游客和我饭店的客人尝过都说脆甜可口。产量也高,随手采个三四十分钟就是一大桶。”倪海军说。

  为进一步提升亩产效益,农科院专家正积极推广“菱角+泥鳅”或“菱角+鱼”的生态套养模式。据王凌云介绍,这种模式以经济作物为主,放养密度较低,“那像泥鳅的话,一般一亩地300斤到400斤的产量。两个效益的话就要再突破2万元了。”

  除了菱角,记者发现基地还引进了多个睡莲新品种,实现季节互补。九月底荷花凋谢后,各色睡莲将陆续盛放,持续至11月,显著延长了农场的观赏期和旅游旺季。“原本我们是靠荷花吸引游客,这次在农科院的统筹规划下,这里新增了六七个品种的睡莲,如今前来拍照打卡的市民特别多。”倪海军表示,今年引种的九品香莲尤其受欢迎,既能赏花,还能用于品茶和切花,大大增强了农业观光的吸引力。

  一颗小菱角,一片睡莲塘,藕遇家庭农庄正通过优良品种与生态模式的结合,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的生机。

责任编辑:许珂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