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铮誉)日前,婺城各小学的一年级新生已正式融入校园生活。每逢开学季,新生的名字总是会引发社会热议。不同年代的名字,是特定时代背景、社会思潮与集体记忆的“缩影”,那么今年新生名字都有哪些特点呢?记者随机走访了3所婺城区的小学,探索取名变化。
“今年这届新生很多名字都融合了诗意与意象,营造出独特意境,比如‘蓝柏’‘琛雅’清新大气,传递出自然之美。”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中山校区)教务处主任吴新君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部分新生名字不仅自带古典意蕴,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典故,家长通过取名传承文化,也让孩子在了解名字含义时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走进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往年取名可能更偏向现代流行用字的简单组合,而今年名字中带有文雅、浪漫意象的字有所增多,如‘言蹊’‘鹿溪’‘研墨’‘修漫’等。”该校相关负责人说。新生名字中,也不乏“佳佳”“慢慢”这类叠字名,或是“开炫”等新潮组合,读起来亲切顺口,藏着父母对孩子质朴的祝福。
与此同时,通过对金华市北苑小学的新生名单进行统计分析,除姓氏外,单字名占8.67%,双字名占89.6%,其他字数名字占1.73%,可以看出,三字姓名和以往一样占据主流。记者注意到,有3位学生虽然并非复姓,但其家长通过组合两个姓氏并搭配双字名的方式,自创了四字名字,既保留了传统姓氏结构,又通过创新组合赋予名字独特性,反映了当代家长对个性化表达的追求。此外,有的新生名字中还出现了俣、琰、燊等生僻字,体现名字的独特性。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