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婺城区东方红林场,一望无垠的绿海碧波漫过低丘缓坡、平原沟壑,处处涌动着绿色的希望。
婺城区东方红林场成立于1960年,经营面积7751亩,森林覆盖率72.22%。自2023年成为全国国有林场试点建设单位以来,林场以改革之手破解瓶颈制约,迸发出强劲的活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油茶、油桐良种育苗保障基地,全力建设以种质资源保护为特色、多元化发展的现代国有林场。在实现“山绿、场活、民富、林强”的新征程中,奏响新时代国有林场之歌。
A深化林场改革
提高管理效能
金秋的婺城区东方红林场,天高云淡,层林尽染。三个超千万项目量质并举、软硬兼施、同步推进,为林场发展增添了新动能。“现在,每个岗位的责权利一目了然,大家工作起来劲头十足。”林场职工胡向录笑着说。
作为全国三家开展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试点之一,婺城区东方红林场聚焦国有林场绩效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了以区领导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最快速度制定完成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接连打出改革“组合拳”,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新模式,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在此过程中,东方红林场不断完善考核激励制度。改革岗位设置,分类分级确定岗位,使具体工作分工做到专人负责,实施林场职工全员岗位聘任制,盘活林场人力资源。加强岗位考核,采取林场管理部门考核、职工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将林场绩效工资分为基础绩效工资和奖励绩效工资,完善产业经营收入激励分配制度,多劳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一路行来,破开传统固化的“坚冰”,打破思想观念的“藩篱”,东方红林场绩效改革成效显著。通过改革,林场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人员富余、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问题得到解决,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不断提升,林场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实现在改革中发展的目标。
B深耕主责主业
育强种质资源
位于东方红林场的金华市国家山茶花种质资源库基地上,一株株品种各异的山茶苗昂首挺立,银杏、乌桕、樱花等伴生树种“侍立左右”,现代喷淋设施、道路等已建设完成。
“该资源库总投资为1308.88万元,计划收集种质资源和品种1500个以上,其中山茶花物种210个、品种1290个,另外还有木樨属物种16个、桂花栽培品种147个。”婺城区东方红林场场长庄期寅介绍道,项目目前已完成山茶苗和桂花苗种植以及配套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山茶花、桂花育种技术研究与交流合作的开放性研发基地。
在山茶花种质资源库旁边,国家级油茶油桐良种基地郁郁葱葱,一颗颗油茶果、油桐果缀满枝头,工作人员忙着进行抚育工作。“东方红林场是国家级油茶油桐良种基地,也是浙江省油茶油桐、乌桕种质资源库。”庄期寅说,林区内油茶、薄壳山核桃、山核桃、油桐、乌桕等种质资源保存数量位居国内领先,是我国木本油料经济林科研、生产、示范、推广的重要基地。
聚焦主职,责无旁贷。婺城区东方红林场始终把林木良种生产繁育作为首要任务,深耕林木种质“宝库”,为国家林木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林场现有良种基地面积1280亩,保存种质资源2459份。待金华市国家山茶花种质资源库建成后,整个林场将实现保存种质资源近4000份。
C深谋共富项目
促进林旅融合
漫步东方红林场,池塘栈桥曲折,竹海绿波荡漾,水库波光粼粼,林木错落分布,山茶种质资源基地呈现出一朵巨大的山茶外形……“处处美景,美不胜收。这哪里是林场,分明是一个森林公园!”摄影爱好者刘倩说,这里已经成为市民休闲游憩的好去处了。
2023年,东方红林场充分发挥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优势,争取了三个超千万项目落地,包括金华市国家山茶花种质资源库、国家油茶油桐良种基地优化提升、婺城区东方红林场琅琊林区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达1.33亿元。前两个项目立足林场主责主业,第三个项目旨在将林场建成集种质资源、生态康养、农旅观光、休闲野趣为一体的现代国有林场,带动周边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富裕。
通过项目建设,林场加强了基础设施、科研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提升了林场的经营活力,促进了林旅融合。
如今,来林场,春可赏樱花,观桐花;夏可仰望湿地松之高,品金钱松之挺拔;秋可看乌桕之绚烂;冬可闻山茶之芬芳。还可骑行绿道、登观景塔一览全景,更可在油茶展览馆了解油茶的前世今生。这片林场每个时节都透着别样的生机,吸引着四方游客慕名而来。
D深植产业沃土
推动乡村振兴
林场发展不仅要在建设上做“加法”,更要在产业上做“乘法”。
位于东方红林场的金手宝佛手种植基地,一棵棵地栽佛手树生机盎然,挂在枝头的佛手果形态各异、清香四溢。不远处的精品佛手大棚里,一株株小巧、玲珑、精致的盆栽佛手果长势喜人。“从目前来看,这批地栽佛手果产量有望创历史新高。精品佛手深受市场欢迎,每盆可卖到350元以上,其现代化新基地已于今年8月动工。”基地负责人周保卫介绍道。
占地133亩的金手宝佛手种植基地,是国内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地栽无公害金佛手种植示范基地。基地产出的金佛手通过企业生产线被“吃干榨尽”、全果开发,应用于40多种佛手单品中。自入驻林场以来,基地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务工岗位数十个,每年支出劳务工资近50万元。
“今年,林场将合作合同期限从3年延长至10年,又解决了精品佛手扩产急需的生产用地,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周保卫说,接下来,企业计划增加投资1200万元,用于产品开发、基地建设,放心大胆地干起来。
婺城区东方红林场厘清发展空间,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发展金佛手、花卉苗木、茶叶等地域特色产业,有效盘活森林资源,让特色经济变成了“金山银山”。同时,整合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资源,推动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东风马蹄疾。今日的婺城区东方红林场,鸣奏着改革创新的交响曲,创造着不负青山不负人的绿色财富,奋力书写着国有林场发展的时代答卷。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