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做到移民心坎上———九峰水库库区岭上村拆迁工作纪实
从汤溪往南行十里路,就看见雄浑的大坝高高耸立,再往里,黄岩孔大桥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岭上村拆迁队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拆除最后几间老房子。只有工作组的同志才知道,在这高高的大坝和热火朝天的景象后面,蕴含了大家多少心血和汗水。
自今年初九峰移民工作动员会以来,岭上村工作组全体成员主动融入工作,敢于攻坚克难,坚持公正无私,真情服务移民,圆满完成了移民搬迁任务,塑造了团结、奉献、实干、创业的移民精神。
A毕竟故土最难离移民工作遇阻力
岭上村是岭上乡第一大村,共有412户(其中农户396户),是9个移民村中户数最多的村。
故土难离,乡情难舍。村民对这个美丽安静的小山村有着深深的眷恋,对改变自己生活环境的行为有着强烈的排斥。岭上村支部书记吕宝有回忆说,刚开始村民一说到搬迁,就控制不住心里强烈的抵触情绪。一是他们世世代代住在这里,搬出去住,不习惯;二是他们一直靠山吃山,生活自给自足,搬出去,不知道如何维持生计。
移民章根荣指着自家的房子对前来做工作的干部说:“造房子的钱是七挪八借凑起来的,造房子的树都是我从塔石山里背出来的。我在这座房子里面结婚,四个孩子都在这里出生的。现在要拆,我真的舍不得。”
移民吴素娟听说要搬迁,心里不乐意:“岭上有山有水,空气也好,我们在这里住惯了。现在年纪大了,只想在山里养老。”
移民范樟基很担心:“我们山里虽然远了点,可自己种粮,自己种菜,虽然穷了点,日子也过得挺舒心的。如果移出去,就连洗手的水都要用钱买啊。我们年纪大了,想打工都没人要了,出去吃什么啊。”
针对移民们的情绪和顾虑,婺城区委、区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为移民们讲政策、讲事实、讲道理。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大部分村民想通了,明白了兴建九峰水库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好事、实事,他们为了大家舍小家,自觉签下了拆迁协议。
在拆迁过程中,也有不和谐的声音。有部分村民以搬迁为砝码,和工作组讨价还价,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还有一小部分村民想趁机捞好处,占便宜,不同意拆房;更有个别村民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筹集资金,煽动他人,组织上访,阻挠拆迁工作。
为了九峰水库如期蓄水, 2009年2月,婺城区委、区政府决定,抽调26个部门的“一把手”组成9个移民工作组进驻各村,举全区之力破解移民搬迁难题,确保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移民搬迁工作。
2月16日,岭上村工作组全体干部正式进驻岭上村,开展岭上村库区移民拆迁工作。
B 带着感情去工作真情打动移民心
此次拆迁,岭上村的搬迁户数量最多、情况最复杂,任务十分艰巨。在困难面前,全体工作组成员首先统一了思想认识:越是面对难啃的“硬骨头”,越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工作组全体干部划分成了6个组,1个协调组,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工作组总指挥、区人劳社保局局长王喜军要求大家“一定要知道移民在想什么,需要我们为他们做什么”,在移民工作动员会上,他又对干部们说:“一定要把移民当亲人看,带着感情去工作。”
自进驻以后,工作组的全体干部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奋战在移民拆迁最前沿。为了传达移民政策,给村民释疑解惑,工作组干部挨家挨户走访移民。一双双平底鞋,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不辞辛劳地来回奔波。他们晴天踏着石子,雨天踩着稀泥,整整忙碌了四个多月。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工作人员与拆迁户之间的情感也在逐日加深:移民交通不方便,工作组成员主动接送;移民生病住院,工作组成员自备礼品上门看望;移民的苗木卖不掉,工作组成员想尽办法为他们打开销路……
移民章某提出,要他拆房,得先解决他妻子的工作问题。工作组成员、人劳局副局长高洪成积极地为其牵线搭桥,为他妻子联系了一家工厂。几天之后,他妻子却说工厂的干活太辛苦,最好帮她找一份轻松的工作,高洪成再次满足她的要求,帮她找了份仓管员的工作。但是她却因为不懂财务、不懂电脑,无法胜任工作。随后,高洪成又为其在加油站找了一份工作轻松、收入又不错的工作。可是章某却去了外地,联系不上。知道内情的人都劝高洪成,让他和用人单位联系,把章某的妻子辞退掉。高洪成一口回绝了:“我这样做,并不仅仅是为了让章某移民,为群众解决就业问题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事。”高洪成的热心帮助打动了章某。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章某把房子卖给了拆房公司。
移民邱小银的妻子患有严重的眼病,想办残疾证,但是她的几个儿子都不在身边。工作组成员何金如、李建江了解情况后,主动陪她到金华眼科医院帮助挂号付款,楼上楼下搀扶着老人做检查,进行残疾评定,再把评定结果送到区残联,帮她做好残疾证,最后护送她回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工作组无微不至的关心,深深地打动了固执的老人,她当天就将自己和儿子的房子卖给了拆房公司。
拆迁户苏金悌是个五保户,家中一无劳力,二少亲友,家境十分困难,没有能力再造房子。工作组成员李寿松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马上动员老人的女婿张连生帮助老人建房。通过他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张连生答应借钱帮助岳母建房。建房时,正赶上砖块供应紧张,李寿松通过私人的关系,确保砖块及时运到工地。为了帮老人省点钱,李寿松还说服朋友,把搅拌机免费租给老人。
工作组耐心解答了移民群众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帮群众办了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移民群众被工作组深深打动了,干群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村里的一位老人说出了他的心里话:“这几个月,辛苦你们了,帮了我们很多忙,也解开了我们心里的疙瘩。谁都不想离开自己的家乡,但是干部们说得对,不搬出去,水库建不成,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富不起来。”
工作组这种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真心真情的服务,融化了移民们心里的坚冰,也换来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C 一把尺子量到底诚信换来移民心
在移民拆迁过程中,凡事只有做到公平公正、不徇私情、不厚此薄彼、不搞暗箱操作,拆迁户才会心服口服。王喜军说:“在搬迁中,我们一定要一把尺子量到底,不让落后者占便宜,不让老实人吃亏。”
移民章柏清在移民工作最艰难的时候,给了当时的工作组最有力的支持,工作组出于感激,在丈量屋基的时候给予了特殊照顾。一石惊起千层浪,这一做法在村民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个别村民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其中章开兴等两户移民为此不肯签协议。工作组了解到了这一情况,经过慎重考虑,认为移民的比照有一定的道理。于是,工作组找到章柏清请他退出多拿的款项。这下,章开兴他们不好意思了,对工作组的同志说:“你们不该让他退钱啊。”工作组的同志告诉他:“让章柏清退钱也不光是为了让你们签协议,也是为了给岭上所有的村民一个交待,是为了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章开兴听了,由衷地说:“你们的工作这么过硬,我们拆得心服口服。”
移民章跃文全家四个户,三兄弟和父亲章惠源,现在只有父亲章惠源盖好了60平米的房子,其他三户都没盖房子,库区老房子里堆满了东西。章跃文要求工作组出钱为他们租房子,用来放置老房子里的东西。工作组成员钱福华坚决地告诉他:“岭上村没有一个这样的先例,就是连特困户邱来发也是自己租房子,你可以向别人了解,想通了再签。”章跃文在金华打工,钱福华不顾炎热的天气,三番五次赶到金华,去动员他拆迁。当章跃文看到钱福华拖着中暑的身体来找他时,深深地被打动了,他主动签了协议,并自己找了场地放东西。他说:“你们太辛苦了,我也不好意思再要求什么了。”
从2月16日工作组进驻岭上村,到6月30日搬迁全部结束,整整四个多月,工作组全体干部没有休过一天假,风雨无阻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有的移民白天要上班,为了向他们宣传移民政策,动员他们搬迁,工作组的干部们就中午晚上不回家,守在移民家门口,等他们回来。在移民期间,程祝春的母亲生病住院,几个月来辗转了多家医院,甚至发了病危通知书,而他却一直坚守岗位,顾不上去探望母亲。李建江的母亲中风,他只有在缺药的时候,才连夜赶回去买药。胡金竹母亲的胳膊摔骨折了,她也没去看望过。邵金法由于连日劳累过度,血压升高,突然昏倒在路上,医生要求他马上住院治疗,但是他打完点滴后,针头一拔,又出现在移民工作第一线。章胜东的妻子女儿在遂昌,平时,只有周末才能全家团聚,来到工作组之后,连周末都没了。每当听到电话里女儿那稚嫩的声音说“爸爸,我想你,你什么时候来看我”的时候,章胜东鼻子总是酸酸的。邵伟华发现移民生病,主动买了药送到移民手中。钱健红、孙洪贵面对移民的误解谩骂,化怨为爱,始终笑脸相迎。赖建洪的手有痛风的毛病,他愣是咬紧牙关挺了下来,没请一天假……
扎实的作风,诚信的态度,体贴的服务,真诚的工作,使岭上村的移民搬迁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全面实现了既定目标,为移民拆迁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向区委、区政府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D 走出大山创新业安家致富暖人心
移民搬迁后,工作组又开始为移民如何发展生产,安居乐业奔波忙碌。区劳动力培训中心有针对性地对移民进行一些技术和知识培训,增强他们择业竞争能力,确保移民群众“迁得出、安得下、富得起”。
7月3日对移民刘志燕来说,是个幸福的日子,这一天,她的来料加工点正式开张了。刘志燕一家是最早在移民新村落户的村民之一。看着一起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姐妹有不少闲在家里,想工作又怕不能兼顾家庭,刘志燕就想办个来料加工点,不仅自己能赚点钱,也能帮助村里的姐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刘志燕的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虽然都是缝纫活,但来料加工用的电动缝纫机我从来没用过,也不知道去哪里学。”刘志燕说,“我更不知道去哪里接来料加工的业务。”
“多亏了区里组织的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把我的这些问题都解决了。”4月1日,刘志燕参加了缝纫车工的培训。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她已经能熟练操作电动缝纫机了。在培训期间,她和姐妹们还参观了越尔公司和信华鞋业。当这两家企业的老总得知刘志燕有开办来料加工点的想法时,当即表示愿意提供设备和业务。
现在,刘志燕的来料加工点已有15台缝纫机车,有13名经过培训的姐妹在她这里上班。在加工点上班的移民刘少琴高兴地说,现在她们每月的收入有1200-1500元,不仅能赚到钱,还能照顾家里,真是“一举两得”。
区人劳局副局长高洪成说,移民就业技能培训从4月1日开始,历时一个月,共有100多名妇女参加培训并结业。同时,他们还帮助创建了两家来料加工点,实现就业人数80多人,使原先一些移出来没事做的妇女实现了就业。岭上村范根宝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妻子是外地人,身体不好,长年吃药,这次也通过培训,掌握了一门技能,实现了就业,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我们相信,移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收获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150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150多天的和谐对话。移民和工作组共同经历过的风风雨雨,欢笑与泪水、喧嚣与寂寞,都将沉入九峰水库的水底。但是400多户移民对故土难舍的情怀与工作组全体干部对移民群众的倾情奉献,将和这一泓碧波一样源远流长。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