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浙江江山的仙霞关,和四川剑门关、山西雁门关和河南函谷关,一起名列中国四大名关。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山高林密,关雄峡险,素称“东南锁钥,八闽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仙霞关位于仙霞岭上,距离江山县城42公里,史有“全浙咽喉”“东南天险”“操节闽之关键,巩两浙之藩篱”之称。康熙皇帝曾赐有“俯奠南天”“灵扬岭峤”两块匾额。《读史方舆纪要》称:“仙霞隘处仅容一马,至关,岭益陡峻。拾级而升,驾阁凌虚,登临奇旷,蹊径回曲,步步皆险,函关、剑阁,仿佛可拟,诚天设之雄关也。”
军事要道多少风云烟雨中
公元878年,辗战南北的唐末农民起义将领黄巢率部来到江山,打算挥师福建,直下两广,无奈山高岭峻,道路不通。于是他决定先打通道路,再考虑进一步攻城掠地,实现大业。前后花了两年时间,从浙江江山到福建建州(现建瓯),开通了总长七百里的古道,这条古道可以说几乎成为了黄巢成就霸业的翅膀,他从仙霞关出发,挥师南下,一路所向披靡,连克福建、广西、广东,再挥师北上,把唐僖帝赶到四川,自己在长安建立大齐王朝。仙霞古道作为这七百里古道中至关重要的一段,就这样从唐朝出发,一直走了千余年,至今风采依旧、风貌不改。
仙霞关全长10公里,北面地处江山保安乡,关口的不远处就是民国闻人戴笠的故里,至今戴笠故居以及他生前设在故居的暗道密室、地下电台等保持原貌,可以作为登临仙霞关之前的“佐餐”之旅。整条古道宽2米,在当时,2米宽的路面应该是连马队也是畅通无阻的。10公里古道中最核心的路段,也就是连接五道关门的道路,都是用麻石铺就垒砌而成。清沈德潜谓:仙霞关为闽越扼要界,高二十里,为级三百六十,曲二十二。
仙霞关的每一道关门,东西和高山相连,南北只有狭路相通,也就是只有过关门才是唯一的“华山一条道”,没有其他道路可以绕过。除了已经坍塌的第五关,其余四关至今依然是雄关威峙,关与关之间只有一条麻石铺砌的石子路相连。诚如清诗人周亮工诗咏:“万马入关悲九塞,一丝过岭重三吴”。
仙霞关的第一关最为雄伟,全部用条石建成,设有双重大门,门为拱卷顶。关墙厚3米余,高5.5米,长60米。关隘依峡谷山势而建,两边都是高山,一旦关门紧闭,真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最具特色的是前后两道关门之间还有一个四方形口子,可以方便在关上伏击攻破第一道关门的来敌。关墙上和长城一样建有墙洞,同样可以隐蔽自己伏击敌人。
仙霞关的主要景点大多在头关,有松风亭、双宝树、浣霞池、天雨庵(即关帝庙遗址)、冲天苑暨仙霞岭史料陈列馆、黄巢石像及沙孟海题刻《菊花诗》碑等。关上有三块石碑,一是宋代砌路碑记,一为天雨庵塔石,上镌“天雨庵和尚之塔”;一块“东南锁钥”残碑,为1929年江山县县长陈鼎新所题。双宝树指的是两棵合抱的柳杉,直插云天,根深叶茂。其中一树的躯干中,长着一株毛竹,实为罕见,人们戏称其为“胸有成竹”。东北半山腰处,尚存清代建筑天雨庵附屋四间。关岭半腰及顶巅,各建一别致小亭。关岭两旁修竹蔽日,古木参天,山风习习,泉水淙淙。
第二关在距离第一关一公里左右的屈曲盘旋而升的山道上,这是一条宽约2米的麻石路,路险岭危,登临一千余级麻石砌就的石阶后,两道山峦之间,又是一座巍峨雄峙的关隘,横亘谷口。“二十八盘尤陡绝,路难直似摩苍穹”,清代江苏诗人张尚瑗的长诗《仙霞关》就是这样描摹从一关到二关的。第二关前面有六、七十米开阔地,既陡又险,成为一道拒敌的天然屏障。二关有甘泉、霞岭亭、率性斋遗址,相传甘泉就是当年黄巢将士的饮马池,至今不涸。
第二关再向上走百来级石蹬步,路程约一公里,就是第三关,三关有古碉堡遗址。从第三关开始,古道就顺山势盘绕而下,紧接着就是第四关、第五关。只是岁月沧桑,第五关早已坍塌在时间的漫漫历史长河之中,再无觅处了。
仙霞关由于地处鸡鸣闻三省的交通要塞,自黄巢起义军而后,战争的烽火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明有叶宗留领导的农民起义,闽、浙种靛和烧窑农民的起义,清有以杨管应为首的饥民起义,光绪年间有刘家福领导的九牧起义,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侍王李世贤的部队也曾在此活动过。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仙霞岭上又留下过共产党红军、游击队的足迹。1935年至1937年间,工农红军挺进师在粟裕、刘英的领导下,建立了根据地,组织山区农民开展斗争。
抗战时期国民党四十九师将士凭借雄关优势,设伏阻击企图由此入闽的日寇。冒着日寇飞机钢炮的枪林弹雨,激战三昼夜,终使日寇伏尸千余败退,从此也绝了由仙霞关直下福建的念头。现在古道口有一座一米来宽的小石桥,桥头立着一块石碑,写有“落马桥”。据说就是当年日本鬼子侵略时,一队长指挥部队想从此往福建,但行至此桥,便突然落马。想必是古人有灵、仙霞有灵吧?
凭借仙霞关的天险雄绝,民国闻人戴笠还在抗日战争期间,觅得仙霞关第二关的一大块高岗地,建造的了一幢别墅,取名“率性斋”,作为当年美国海军少将梅乐斯休憩之处所。仙霞关南边就是因为这千年古道而衍生的一个古镇,戴笠在镇上专门设立了谍报人员的训练基地,至今原址建筑犹在,只是早已物是人非,万千往事俱可以付之烟云了。
曾经的商贸如龙诗情如虹
1100多年前,黄巢挥戈南下,在浙、闽之间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了这条仙霞古道,从此关隘拱立,仙霞关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除了最主要的军事功能,渐渐地,这条古道逐渐演变为商旅要道,特别是到了明清后期,溯钱塘江而上的船只装载着来自江、浙的布匹、日用百货到江山的清湖码头靠岸,然后转陆路,由挑夫肩头的扁担挑往闽、赣。从闽、赣来的土特产也要到清湖装船运往金衢沪杭各地。仙霞关成为必经之路,每天南来北往,熙熙攘攘,富足热闹了数百年之久。
由于仙霞关的护卫,加上周边还有枫岭关等,使得仙霞关南边一块临枫溪江有着驻关将士扎营的平地,宛若被兵营保卫着的福地。安居乐业是每个人的朴素理想和愿望,于是南来的、北往的客商,舍不得离去了,在兵营附近住下了,行商成了坐商;仙霞关周边的人也慕名纷至沓来,住下不走了,来客变成了土著;于是这个后来叫廿八都的古镇因为仙霞关的打通衍生了。现在这个只有一万多人口的小镇,有8、9种方言、146个姓氏,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仙霞关往来商贾的繁荣,究竟热闹到什么地步,据关南的廿八都镇记载,“……打通三省交通后,这儿不但是军事要冲,从浙入闽、或从闽入浙,翻岭过关到达廿八都时正好一天,适应过往商旅的服务业遂兴旺起来。到清朝时全国长期统一,加上四面关隘相守,很少受战乱影响,商业繁荣发达,鼎盛时每天有千根扁担在运货。”一个由仙霞关衍生出来的小镇,每天有上千扁担在运货,而这些扁担应该大多数是从仙霞关上下来的吧!你想象一下,不计一千,就算500根扁担吧!一队挑夫从关上鱼贯而下,每个人的肩上横着一根四尺长的扁担,一前一后,首尾相接,加上彼此的间隔距离,这500根扁担连成一线,在蜿蜒曲折的仙霞关险峻山道上,几乎是可以接近千把米的一条“长龙”,那该是何等壮观的场面!那样的壮观场景,几百年如一日,几乎每天都这样,可以想象仙霞关作为连接浙闽的商贸通道,是何等的兴旺闹猛,又是何等的重要。
“人从井底盘旋上,天向关门豁达开”,这是清著名诗人查慎行《度仙霞关题天雨庵壁》中的其中两句,这两句很恰切地写出了仙霞关的岭陡路险,也道出了上了仙霞岭后看到豁然开朗的无边景致。于仙霞关自唐以后到访的众多文人墨客留下的成百上千诗词佳构而言,这不过片鳞只甲而已。仙霞古道上经过的文人墨客,难以计数。主要有:唐代姚崇、张九龄、白居易,宋代王禹偁、梅尧臣、文彦博、欧阳修、蔡襄、赵抃、王安石、黄公度、陆游、杨万里、朱熹、辛弃疾、刘克庄、吕祖谦,元代方回、萨都剌,明代刘伯温、徐渭、徐霞客,清代李渔、周亮工、朱彝尊、洪升、查慎行、袁枚、林则徐等。如宋大儒朱熹就留下了一首《仙霞岭》,“道出夷山乡思生,霞峰重迭面前迎。岭头云散丹梯耸,步到天衢眼更明”。因此,仙霞关这条千年古道,在宋朝就有“诗歌之路”的美誉,历数百年不衰。
自浙江江山到福建开通公路后,这条千年古道就失去了商贸要塞的作用,更多的功能成为了访古探幽的胜地。近现代以来,社会名流,寻常百姓,络绎不绝,无论是谁,到了仙霞关,无一不被仙霞关这种“关塞极天险,风生万壑号”、“过岭诸峰小,盘空独鸟高” (清王家奋《仙霞关》)的奇崛雄浑景色深深折服。诚如近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在《仙霞纪险》中写道:“五步一转弯,三步一上岭,一面是流泉涡旋的深坑万丈,一面又是鸟飞不到的绝壁千寻。转一个弯,变一番景色;上一个岭,辟一个天地。……”
从黄巢农民起义军为了南下福建专门开辟出来的一条军事要塞,经过1100年来无数次的战火洗礼,再到手提肩挑、人流如潮的商贸通道,又成为自宋而降的诗歌之路,最后成为如今旅客们毅行、徒步、郊游的理想路线。仙霞关见证了历史的推进和社会的变迁,承载了随着时间流转的文化积淀。从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到花开花落寂寞无主的寥落现状,只能说是繁华落尽岁月静好。可是,当你安步当车在磨得发亮的石子路上,聆听着古树翠竹在山风中的簌簌作响,观摩着千余年来仙霞关留存下来的旧物和遗存,你会在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里,沉醉不愿醒来。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