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花满婺城百花齐放

希望的田野奏响乡村振兴乐章

2019-04-12 08:39:25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林玉洁 整理 陈俊 摄

  记者林玉洁、整理 陈俊摄

  昨天下午,婺城区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围绕休闲旅游服务年、推进“两富”工程、建设“花满婺城”精品线项目、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发挥农业产业带头人作用、发展都市农业、推进“三改一拆”工作、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等话题,区文旅体局、塔石乡、新狮街道沙溪村、薛丽萍家庭农场相关代表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区农业农村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竹马乡、罗店镇西吴联村进行了书面交流。

  区文旅体局

  深化全域旅游理念谋划农旅结合文章

  以“休闲文化旅游年”为抓手激发发展活力

  2019年,区文旅体局将紧紧围绕“双城战略”,以“花满婺城幸福生活”休闲文化旅游年系列活动为主线,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做好农旅结合的文章。

  以“全域旅游”理念统揽全局。依托婺城仙山胜水、浙中花都等资源优势和独特的核心地位、深厚的婺文化底蕴,以美丽城乡为基础,以“全域旅游、共建共享”理念统揽全局,启动全域旅游规划、整合资源项目、形成工作合力,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和外延产业的集聚发展,大力推进旅游业和农业、文化、体育、健康、商贸、制造业等产业有效融合,推动婺城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型,全面提升婺城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以“休闲文化旅游年”为抓手激发发展活力。以仙源湖旅游度假区为龙头,以“西南7个乡镇+古子城+金华山+竹马”为组团,努力打造以康养旅居、休养旅游为主体南北呼应的“休闲旅游”之花。进一步提炼、强化各地主题特色,做深做细特色文章,擦亮“中国茶花之乡”“中国桂花之乡”的金字招牌,以特色彰显各地个性和发展优势。通过举办“花满婺城幸福生活”休闲文化旅游年系列活动,鼓励各地错位发展,形成“百花齐放、花满婺城”的良好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婺城影响力和美誉度。

  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夯实发展基础。争创18个以上A级景区村庄。加大文旅、农旅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服务好乌啦乌、花博园等农旅项目落地,积极引导其努力争创国家A级景区。服务、指导国家级景区提档升级。支持服务好金华山5A级国家景区、古子城4A级国家景区创建。

  塔石乡

  挖掘山区特色助推产业发展

  “三闲经济”跑出“都市产业”加速度

  塔石乡辖22个行政村,1.4万人口,行政区域面积136平方公里,全乡耕地10138亩,林地17万亩(生态公益林95721亩),森林覆盖率为92%,是典型的山区乡镇。如何利用资源,挖掘山区特色,将“生态美、文化美、健康美”打造成“三闲经济”,助推农业产业蓬勃发展,村集体创富、百姓致富,是该乡未来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努力,塔石乡在都市农业经济、花经济、摄影经济、美食经济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格局,全乡有“稻茶、果蔬、干货、中药材”四大类18个品种,44个专业合作社,19个家庭农场,东篱香榧等11个品牌;成功举办苏坑村油菜花节,让花旅消费和油菜籽榨油收入助力“消薄”,预计该村集体收入达15万元;形成了“摄影推介-塔石风光-文旅推广”的良性循环,把山水资源转变成了山水价值;麻糍、清明粿、油煎馃等传统小吃走进“三月三”美食节、廊桥特色长桌宴等活动,配套村品文化开发的各色套餐获游客好评。

  近年来,塔石乡的农产品品牌在当地名气渐长,但是未达到规模化、品牌化、商业化,与打造“农旅之花”“都市农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接下来,该乡将围绕着“打造传统特色农产品、高山农业,发展都市农业;打造迎宾花带、花谷,发展花经济”这一目标,做好重点品牌扶持、人才招引、产业链发展细化等工作。

  主动与上级部门对接协调惠农政策,重点放在农业基础设施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用好政府、社会资源,把品牌扶持重点放在有规模、有潜力的农产品上,着重打造2至3个金品牌;把人才引回来,通过乡贤会这个平台,继续做好土地流转,利用乡情继续招商。把人才“栽”出来,通过“志愿者+乡贤+专业农技讲师VS文化礼堂+新时代讲习所+农业产业红盟”授帮带模式,把在家村民培养成种植大户、非遗文化传承人,提高各村内生发展动力;把红盟一条龙产业链进行细节分解,对如何强化农产红盟领导,如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如何开展采摘春耕等农事体验,如何规划“专、特、简”文旅观光带等,进行逐一破解,做细做精。

  新狮街道沙溪村

  扮靓村容村貌加快产业提档

  以“花”为媒打造“花满婺城”精品线

  曾经的沙溪,因地处偏僻、紧邻公墓,村集体经济薄弱、治安秩序差、环境脏乱、人心涣散,违章建筑多,被附近群众戏称为“老鼠进牛角”之地。面对如此不利局面,村两委痛定思变,从农村环境建设入手,以“党建+村庄文明建设工作”为核,先让农村敞亮起来,再让村民团结起来,最后让全村富裕起来。

  如今的沙溪,已经变成了花的海洋,阳春三月,桃花、梨花、海棠竞相开放,粉的、白的、黄的争奇斗艳。2016年,沙溪村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村验收,今年还有望创建成为省级文明示范村。那么,沙溪村是如何完成“华丽转身”的呢?

  开展村容村貌整治,让农村敞亮起来。2014年,沙溪村争取到了《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项目,并以此为契机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五水共治”、垃圾分类、“四边三化”等一系列整治工作;借“美丽庭院”建设东风,动员全村扮靓居住家园。

  创新量化积分考核管理,让村民团结起来。围绕创建工作,制定并严格实施《党员五星量化积分考核办法》和《村民代表积分考核办法》;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增设村级便民服务代办员和民情民访代跑制;逐步建立起以自治固本、以法治为纲、以德治润心的“三治融合”长效管理新模式。

  建立“花木之窗”,带动全村富裕起来。2105年,该村整合村庄东南侧荒地,搬迁乱坟、流转土地,在北二环路边创办“花木之窗”,免费提供三十多个场地给本村及周边村民销售花卉产品。目前,“花木之窗”已发展成花木产品类别齐全、线上线下渠道畅通,吸引全国10余省份140多家客商入场交易的综合花卉集散中心,年总销售额超10亿元。

  随着“双城战略”的实施推进和“花满婺城、美好生活”的号角的吹响,沙溪村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了。接下来,该村还计划整合附近村庄的土地,依托“花木之窗”的销售渠道,引进有技术专长、有特色名优物种的行家前来开发种植。以花木产业支撑和村庄美景相映衬,有条件地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民宿、农家乐等产业。同时,努力发展好“花”的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花卉农业示范区、观光旅游休闲区、学习教育体验区。

  薛丽萍家庭农场

  当好带头人念好致富经

  家庭农场助力农村产业振兴

  白龙桥镇董村的薛丽萍和妻子鄢继琼从事蔬菜种植已有18年了,他们的家庭农场以种植辣椒为主,其它蔬菜轮作,自产自销。近年来,农场不断引进新品种30余个试种,选择抗病力强、产量高、效益好、适合当地的品种进行示范与推广,带动本村及周边地区700余亩大棚蔬菜种植,解决附近多数农村妇女就业,增加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辣椒上市季节,每天从董村运出去的辣椒就有1万公斤以上。此外,利用农闲时间,农场还会开展科普培训班,邀请专家对村民进行培训和田间指导,帮助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效益。

  10多年前,村里人种的庄稼品种很杂,棉花、玉米、烟草,五花八门,看着热闹非凡,可就是没赚到什么钱。唯独薛丽萍家庭农场的辣椒种得红红火火,乡亲们这才跟着一块儿种辣椒。如今,董村有五六百亩的辣椒,成为远近闻名的“辣椒村”,周边县市的蔬菜批发商都来这批发辣椒。

  鄢继琼认为,要发展农村经济,兴旺产业,少不了产业带头人。婺城区地域位置复杂,山、水、田各占一定比例,每个地方都有优势。在带头人的引路下,每个地方的产业优势会慢慢呈现出来。带头人必须善于“勇”、善于“先”、善于“学”、善于“用”、善于“干”,基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不怕困难带领全村人民共同致富,切实发挥模范作用。

  此外,还要培养新型农民经营主体,鼓励青年回农村、科技进乡村、乡贤回农村。要推进农业“机器换人”,解决好用工荒的难题。同时,要有一定成片规模的土地,对整个土地进行合力规划,建设精品示范园,并以示范园为核心片区,打造集种植、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区。

  鄢继琼建议,要加大对现代农业园和“一村一品”的扶持力度。主动对接有思想、有创意的经营主体,组织专家团队去听听老百姓的心声,解答疑点、难点,指明发展方向。挖掘各地的有利资源,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做到为民、惠民、服务于民。

  区农业农村局

  升级美丽乡村点亮产业特色

  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经过多年新农村建设,婺城区的村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文化礼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相继建成,道路、绿化、水质都得到了提升。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很少考虑产业植入,没有深入发掘传统文化,导致了“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情况。“花满婺城”建设,正是直面当前农业农村领域诸多问题的破局之策,为今后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与目标,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为了更好的推进“花满婺城”建设,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关于全域打造“花满婺城”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和乡贤、社团作用助推“花满婺城”建设的实施意见》,号召大家共同参与,共同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区农业农村局也将紧紧围绕“花满婺城”建设开展工作。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刷亮生态底色。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年”活动,推动乡村全域洁、净、清、绿、美。到2021年,建成精品村60个、秀美村88个。大力实施“两富”工程,牢抓集体经济薄弱村消除工作计划,推动更多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向薄弱村倾斜。

  打造科技型都市农业,擦亮农业本色。大力推广高产高效和绿色生态技术模式,加强农业招商,引进科技型农业企业落地。转变发展思路,依靠都市农业带动产业升级。完善农产品追溯体系,加快打造智慧农业云平台。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依托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深度挖掘西南山区资源,科学发展中药材等林下经济。

  打造花卉苗木金名片,点亮产业特色。利用花卉苗木种质资源优势,以盆栽苗为切入口,做大做强花卉产业。建设好花木之窗、花博园、神农德康新优品种生产示范基地等重点项目。以“规模+特色”为理念,以村口、村边、路边、河边与街头巷角为重点,打造“一村一树一花一品”,形成“花满婺城·和美城乡”特色景观。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扛起执法之责树立执法权威

  不折不扣打好“三改一拆”攻坚战

  拆除违建,是立公平、树规矩、拓平台、拓空间、抓发展的工作。婺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严格执法、文明执法”,扛起执法之责,树立执法权威。

  去年,婺城区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221.68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任务数的184.73%。今年,面对的任务更重、时间更紧、压力更大,必须要拿出坚定的决心、过硬的作风、务实的举措,营造势在必行的强大声势,克服畏难厌战情绪,直面短板、勇于担当,全力做好“无违建”创建等重点工作。

  做好全区违法建筑分类处置指导工作。以各乡镇实际情况为基础,汲取前期推动违建分类处置的经验,妥善制定违建分类处置指导意见,对有效指导乡镇(街道)的违建分类处置,通过违建处置一批、拆除一批、确权登记一批,原则上将存量违建一律分类处置到位,推动全区违建处置和拆除工作。

  推动逐村整治专项行动。全员服务基层,帮助各乡镇(街道)在违建上找问题、补短板,促进乡镇(街道)逐村逐户对所有房屋进行排摸登记,做到排摸工作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切实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对辖区内违法建筑、危旧房进行全面排查,根源上铲除阻碍村庄发展的“毒瘤”,确保老百姓有所居、有所养、有所乐。

  做好检查督查工作。继续结合第三方数据实地走访乡镇(街道),抓好巡查排查,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密切联动。全面贯彻落实蔡艳书记提出的“拓展平台,拆出公平、拆除正义、拆除空间”指示精神。

  会后,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好“三改一拆”的各项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创新举措、狠抓落实,拆出公平公正、拆出权威水平,以“执法之权”落实“执法之责”,以“源头治理”改进“末端执法”,以干抢先,以快制胜,确保“基本无违建区”创建顺利通过,为建设美丽婺城作出贡献。

  竹马乡

  打造样板区开创新局面

  以精品项目为支柱加速推进全域旅游

  自婺城区全面开启“都市经济创新城、美好生活幸福城”奋斗新征程以来,竹马乡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婺城图强追梦人的重任,锚准目标、准确定位,拉高标杆,精心谋划,奋力打造“花满婺城”样板区,为实现“担当赶超、婺城图强”贡献竹马力量。

  提升产业,有力带动农旅融合;完善配套,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强化保障,全面优化旅游环境……通过全面系统的基础条件升级和质量建设,高质量都市休闲农业将成为城市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新支柱。下一步,竹马乡将进一步加快“花博园”项目进度,切实发挥龙头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拓展大旅游、大服务产业链,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着手打造一批精品路线,促进城乡互动。

  变产区为景区,提升茶花品牌研学游。以“一年一度”茶花节为核心带动,依托金华国际山茶花物种园、下张家文化礼堂及茶花连片种植基地等资源,打造以茶花鉴赏、茶花知识普及为特色的研学旅游路线。

  变民居为民俗,开发“四大名门”文化游。深度挖掘姜衙村、三贤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发扬传统民俗活动,通过串联四大姓氏宗祠、家庙及各村文化礼堂、景观节点,逐步推出山歌擂台、民俗祭等特色文化活动,让优秀的乡土文化得以保持和传承。

  变资源为产品,打造北部生态康养游。充分利用北部山区丰富的山林资源,加快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为“世外桃源”田园综合体、生态丛林驴道等项目提供实施空间,目前已流转土地1000余亩并进场施工。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入驻,对集中连片、开发条件成熟的空置旧房屋进行开发利用,打造具有竹马风情的休闲旅游设施,提升农旅融合效应。

  同时,持续深化和巩固文明创建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制定全域旅游导图,进一步提升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星级厕所、旅游标识系统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下大功夫开展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与推介,切实提高“花满婺城”样板区的品牌知名度。

  罗店镇西吴联村

  党建引领产业集群

  高质量发展花卉产业经济

  罗店镇西吴联村地处金华市区以北,在双龙洞风景区境内。2018年12月,西吴自然村和周边的罗大门、双林、大舍塘、三甲山4个自然村合并后成立西吴联村。目前,该村共有农户949户,2729人,党员数151人。

  西吴自然村原以甲鱼养殖为主导产业,是金华市最大的养鳖专业村。2015年,为响应“五水共治”号召,该村引导村民将污染较大的温室甲鱼养殖产业转变到花卉种养上来。因为花农抱团取暖,该村的产业得到了良性迅速发展。

  2012年,西吴花卉苗木展示展销中心正式成立,面积170余亩,总投资100余万元,能容纳100余户花卉种植专业户进驻经营,年产值超3亿元,为村集体带来130余万元的年收入。带动了周边竹马、新狮、乾西、赤松等多个乡镇花木产业的繁荣。2018年10月,该村按照“党员+产业”的模式,以“干部学用技术”为抓手,把党员示范岗、先锋模范岗设到各种植户、经营户,充分发挥党员的帮带作用。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级经营性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该村拟联建综合大楼,项目占地约700平方米,拟建三层,建筑面积约2100平方米。综合大楼一楼设铺面共16间,用于租赁,以入股方式协助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摘帽”;二楼为旅游接待、会议服务和婚庆宴会规划用房;三楼为花卉苗木展示展销中心,办公技术交流和花卉展示规划用房。项目建设总投入约450万元,建成后预计带来年收益70万元。

  同时,按照农旅结合、商旅结合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利用西吴花卉展销中心客流量,发展商贸旅游。现已培育金桔、无花果、月季等产业各200亩,建设产业基地,以新增采摘、观光等休闲旅游产业来丰富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家庭游客。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