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戴嘉明、见习记者胡展翔)文明,塑造城市之形;文明,提供发展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婺城区在实践中创新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让市民对文明创建从“似曾相识”到“相熟相知”,在城市环境面貌显著变化、市民素质显著提升的同时,婺城这座城市也更加讲文明、有温度。
“您好,电瓶车请走非机动车道。”一大早,天蒙蒙亮,在婺城各个街口,文明出行志愿者们就已经穿好红马甲,戴好了小红帽开始早高峰的站岗执勤。天气特别冷,正是气温骤降的时候,好几位志愿者都冷得将身子缩了起来,但他们依然手举文明劝导牌,尽职尽责站在岗位上。在劝导牌的一升一降间,是婺城文明的传递。
“礼让一寸,得礼一尺。”出行路上的文明礼让已然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这短短的一段斑马线,正是婺城城市文明的缩影。无论是拄着拐杖的老人还是抱着小孩的妇女,都能在车水马龙中寻到一份安心。“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人让车,让出一份和谐。”在车辆的一停一让间,是婺城文明的温度。
绿草茵茵,江水潺潺。漫步在初冬的婺城街头,入目皆是干净整洁、井然和谐。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散落在了整齐停放于车位中的一排轿车玻璃上,散落在光洁的石板道上,也散落在了三三两两的游人身上。满眼皆是畅快,一草一木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大家在喜悦地共享着这份清丽美好的同时,也深深地意识到: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让这份美丽延续,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树影幢幢间,是婺城文明的方向。
一个少年和朋友骑着共享单车从远处嬉笑着过来,他们下了车,动作自然地将共享单车停入路边的共享单车专用车位。一位女士看见路边放着一个空罐子,顺手带走将它丢进了附近的分类垃圾桶。为了遛狗清晨六点爬起来的叔叔为自家宠物挂好狗牌,牵好狗绳才起身出门。送孙女上学的奶奶在小姑娘的指导下前去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这些随处可见的,看似普普通通又自然而然的行为,正如春雨一般无声地滋润着婺城大地。在人们的一举一动中,是婺城文明的和声。
婺城的文明之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却不容忽视。婺城的每一寸土地经过雨水的洗礼,都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接下来,婺城将以笃实坚定的步伐,向着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前进!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