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星名片】华红权,男,1974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金华市婺城区莘畈乡卫生院院长。1995年卫校毕业后,他就扎根山区,用23年的坚守奉献,诠释了一名一线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仁心大爱。
进入十二月以来,持续南下的冷空气,带来了瑟瑟寒意。
这几天,地处婺城山区的莘畈乡,最低气温已经来到了零度以下。看着天气越来越冷,作为莘畈乡卫生院院长的华红权有点担心,天暖的时候经常有人来领药,而现在人明显少了。对一些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大爷大妈来说,必须坚持服药,否则天气一冷就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考虑到老人可能不方便,华红权打开家庭医生管理系统,根据上一次领药的时间,找出十几个药快吃完的患者。吃完午饭,他背起药箱,按地址一家一家去送药,距离医院最远的外东坑,路程将近一个小时。
“我年纪也大了,腿脚不方便,多亏了红权经常给我来送高血压的药。”说起华红权医生,学岭头村的村民盛茂新非常感激。看着盛大伯有点咳嗽,华红权给他量了血压,做了肺部听诊,顺便开了些感冒咳嗽药。“既然叫家庭医生,我们医生就要成为他们家庭的一员,要随时关注患者的病情。”华红权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
“把患者当家人”,23年来,华红权始终以此为自己的行医之道,铭之于心、践之于行。而这句话也是他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父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华红权的父亲华文生,1976年就在乡卫生院工作,一辆自行车、一个旧药箱,父亲在山村小道穿梭的背影,在华红权年少的内心埋下了一颗种子。
1992年,19岁的华红权考上了卫校,子承父业。毕业后,他放弃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到条件艰苦的莘畈乡卫生院。在父亲的带领下,华红权从一个初出校园的见习医生,迅速成长为卫生院的业务骨干。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医技水平,华红权不放弃任何一个进修和学习的机会,妇保、儿保、B超、拍片、心电图,多种技能加身的他成了乡卫生院第一个全能医生。
“我父亲说过,他最喜欢看到的就是患者康复时的笑容,那种笑容很纯粹,就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从见习医生到业务骨干,再到卫生院的当家人,华红权一步一个脚印,获得了患者的信赖和同事的尊重。如今父亲早已退休在家,而华红权也发现,自己已无法离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红权,我这几天有点头晕,能不能来给我看看。”电话的那头,是方家村的八旬老人陈修弟,为了方便打电话,老人把华红权的手机号码写在了门板上。而这个电话,也被莘畈的群众称为24小时不关机的“健康热线”。
莘畈乡是山区乡镇,留守的多是老人与小孩,就医多有不便。电话24小时开机,人手一张名片,是华红权给当地老百姓最美的承诺。
方家村一位肝癌晚期的老人,其家属要求提供上门服务,注射止痛针。华红权了解病情后,二话不说,从每天1次到2次,直至后来的每天4次,不论刮风下雨,连续3个多月,随叫随到,直至老人离世。
“做好老百姓健康的守门人,这就是我存在的价值。”24年来,华红权坚守大山,一路艰辛一路收获,先后被评为婺城区“优秀医护工作者”,金华市卫生系统“行业青年标兵”,浙江省优秀家庭医生,敬业奉献“金华好人”等,他在普通而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用自己崇高的敬业精神,诠释了一名家庭医生“医心为民”的高尚情操。
(记者戴翔)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