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傅伟炎、通讯员周玉南
2019年,婺城区全面唱响“担当赶超、婺城图强”主旋律,“双城”战略开局起势,各项工作显著提升。回首这一年,我们奋勇拼搏,“五朵金茶花”竞相绽放;我们砥砺奋进,“六大幸福城”惠及民生。今天起,《今日婺城》开设专栏“精‘采’2019”特别报道,汇聚力量,共建“双城”。
初冬时节的婺城,暖阳高照,景色宜人。漫步美丽乡村、城市社区,处处可闻花香,处处可见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在这一张张幸福笑脸的背后,是婺城着力构建“平安婺城·幸福城”迈出的坚实步伐。
让群众共享平安幸福,正是打造“平安婺城·幸福城”的目标所在。翻开婺城平安建设成绩单,一个个鲜活的数字让人眼前一亮:7次跻身“中国最安全城市”30强,9次入选“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连续14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区”。省平安办发布2019年7月份各市、县(市、区)平安指数,婺城区以97.84分位列全省89个县(市、区)的第一名……这些成绩的取得,进一步擦亮了“平安婺城·幸福城”的底色。
“平安婺城·幸福城”作为“平安婺城”的升级版,为何能成为婺城的一张金名片?在实践工作中,有哪些独辟蹊径的创新举措,百姓又有哪些期盼?连日来,记者走街串巷,近距离感受婺城的平安幸福,探寻这座幸福城背后的平安密码。
幸福故事:“雪亮”工程守护温暖家园
“现在小区里不仅有物业工作人员巡逻,还有众多摄像头替我们‘看家护院’,心里踏实多了!”居住在白龙桥常青新城小区的居民徐文有提起“平安婺城·幸福城”,称赞党委政府又为百姓办了一件大实事。
走进小区视频监控室,只见监控视频呈现着小区各个角落的实时画面。“共有19栋居民楼,此前因为技防、人防等措施不到位,居民防范意识薄弱,小区里不时发生盗窃案件。”小区物管负责人万国平说,得益于“雪亮”工程的实施,该小区新增了10多个探头,监控室24小时专人值守,同时开展夜间巡逻,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大幅攀升。
目前,婺城加快推行信息技术与平安建设全面深入融合,打造覆盖城乡、整体联动、信息共享、功能齐备的视频防控系统(即“雪亮”工程),形成了“封闭成环、汇聚成网”立体防控网络;城市技防覆盖率达到100%,全区98%以上的村居实现视频监控“村村通”。
如果说“雪亮”工程是为百姓群众安装了一道安全屏障,那么,315个民情民访代办站构建的服务网络,就像另一道“雪亮”的明灯,照映在群众的身上,让群众真正体会到“暖在心上”的获得感。
“微笑办、暖心办、我来办、马上办”……走进城西街道民情民访代办站,墙上这些标语格外醒目。翻看台账资料,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医患纠纷……可谓包罗万象。作为城西街道首个民情民访接待站,自今年3月成立以来,这里已调解纠纷390余起,成功率超98%。
做深做实民情民访代办,推进“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全科网格”建设,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总结推广“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加快推进出租房智能化管理、“雪亮工程”建设等智慧安防工程……一系列平安建设的路径做法,切实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引领“平安婺城幸福城”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幸福手记
一朵金茶花,千年幸福城。生活在婺城是幸福的、平安的,这是大家共同的感受。然而,岁月静好、平安幸福的背后是一群人的默默守护、负重前行,他们可能是像张路前、宋园春一样调解矛盾纠纷的“民情民访代办员”,可能是社区民警和网格员,也可能是无处不在的平安志愿者……
可以说,平安、幸福是百姓对安居乐业的美好期盼,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支撑,更是建设“平安婺城·幸福城”的题中之义。当然,让“平安婺城·幸福城”落地成景,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打造“平安婺城·幸福城”,没有局外人,全区上下一定要以“双城”战略为统揽,坚持理念机制创新、方法手段创新,共建共享基础更牢、水平更高、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婺城·幸福城”。
幸福声音:生活在婺城真幸福
张警祥(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平安幸福,是民生所盼、发展之基。婺城区把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社会治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从单一治理向多元治理,从粗放治理向精细治理,从碎片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型,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婺城·幸福城”,加快打造县域治理现代化的婺城样板。
叶伟荣(川丰律师事务所律师):法治与平安,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希望党委政府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平安婺城·幸福城”,积极发挥法治对平安建设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社会更加安定有序,不断巩固和深化平安建设的成效。
徐文有(市民):近年来,婺城社会平安和谐态势不断巩固向好,特别是“平安婺城·幸福城”建设,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攀高,社会更加安定和谐,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节节攀升,享受到的平安和幸福越来越多,生活在婺城真幸福。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