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我们曾经从这里出发(4)

这是一趟浸润鱼水深情的凯旋路

2021-05-25 09:34:39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张苑 摄影 徐军

  记者张苑、摄影徐军

  终于回家了!一个都没少!四辆火车专列满载着数千名抗洪官兵,从九江火车站直抵浙赣线金华站。车厢门打开,一面“中国工人旅”的大旗迎面而来,紧跟其后,一个个刚毅挺拔的身躯套着救生衣,站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站台上簇拥着层层叠叠的鲜花,站前广场上挤满了前来欢迎的市民,庄重的凯旋门从火车站出站口一路延伸到了部队大营门口,鼓号队、腰鼓队夹道,载歌载舞,欢迎的人潮奔涌而来……这一幕发生在1998年的金华站,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步兵三师全体官兵永生难忘。

  松花江危急!嫩江危急!长江危急!那是1998年的夏天,这支驻金部队下属四个团正兵分四路,紧锣密鼓进行着一项30天内必须完成的国防光缆施工任务。6月28日接到抗洪指令,时任一军三师师长的裴晓光即刻率师部及七团、炮兵团从安徽光缆施工现场驱车数百公里直奔九江抗洪前线,严防死守长江大堤。

  “一片汪洋,堤坝上还冒着泉涌。”时任一军三师七团一营二连连长李光华回忆说。全员官兵冒着倾盆大雨,火速分段排查渗漏险情,同步压砂导水。然而,一百五十年一遇的大洪水如猛兽一般挑战着长江大堤的承受极限。8月7日,九江长江主干堤四号、五号闸口之间决口。“起初只有碗口那么大,冒着浑水,不一会儿就缺了一大块。”时任三师炮兵团反坦克炮连指导员陈鹏飞说。“几吨的卡车推进决堤口一下就冲没了。”李光华说。

  长江告急!九江告急!沉船封堵决口是最有效的措施,炮团团长洪永生和九江市长带着几名官兵在江面上找到一艘1600吨的运煤驳船,用推轮将驳船推到决口处,沉船成功!而洪流却越发肆虐。此时,七团在船头,炮团在船尾,向决堤口投放石料,构筑围堰。先后将七艘运送石料的货船沉入决口,同步捆石笼、砂石灌袋,顶着激流潜水作业,试图堵住无数个小缺口……

  那时的金华三师大营内,集结号骤然吹响,刚从电缆施工现场归来的八团、九团官兵分领救生衣和大锹,各就各位,半小时后在金华站登上前往九江的火车专列等待出发。然而,洪水吞没了前往九江的路,沿线铁路工务段连夜紧急排险,火车专列终于第二日早上8点出发,直奔抗洪前线。“快到九江时,铁轨有的一边淹在水里,有的全泡在水里,只隐约看到影子。”时任三师九团三营八连排长杨大春回忆。勇敢有担当的铁路人就这样护送这群人民子弟兵奔赴抗洪一线。

  “人进不来,物资进不来,连续三天三夜一刻不敢停下,一口吃的都没有,大家都累得倒在煤船上……”抗洪前线,正当李光华和战友们深感困难之际,他们终于等来了一师二团和八团、九团的支援……

  三天三夜的奋战终于筑起了围堰,为封堵决堤口创造了有利条件!师长裴晓光对当年亲率部队勇堵决堤口的经历记忆犹新,“我们是最先到达九江的部队,也是最先筑起围堰的部队,在九江抗洪抢险中部队荣立了集体二等功。”

  一军三师的成功抢险为九江抗洪树立了信心,他们也成了九江人民口中的“亲人”和“恩人”。杨大春犹记,他随时任三师九团团长付勇、三营八连连长费杰庆驾船40分钟给江心洲人民送粮送药。转身离开的那一刻,身后的百姓感激地跪下了。官兵们转身,集体行军礼,直到望不见人影才放下。“那一刻,觉得自己非常光荣,再苦再累都值了。”杨大春说。

  这份鱼水深情浸润了九江的每一寸土地,流淌进了每一位一军三师官兵的心底。费杰庆忘不了,九江人民每日自发顶着四十几度的高温给他们送来的热腾腾的饭菜、冰冰凉的绿豆汤;李光华忘不了,将自己的养老积蓄用手帕包着,求他收下的白发苍苍的老大娘,休整期他去剪头不肯收钱的九江理发店老板;杨大春忘不了,清晨暂住地门口不知是谁放的热腾腾的满满二十多篮煮鸡蛋……

  他们忘不了9月2日长江中下游干流通航那一刻的欢呼;他们忘不了离开九江那日鞭炮开道、万人空巷的送行盛况,沿途百姓往行军车里扔的鲜花与土特产;他们忘不了九江,更忘不了那趟从九江出发直奔金华站的列车,那一趟浸润了鱼水深情的凯旋回家路……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