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彭丽莎)连日来,趁着晴好天气,在婺城区雅畈镇汉灶村的传统榨糖厂,村民们正忙碌地熬制红糖。一根根糖梗经过压榨、熬制、成型等工序后,成了一块块原汁原味的红糖。质朴纯正的老味道弥漫在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里,也吸引了八方游客。
在汉灶村,最知名的莫过于婺窑文化,婺州窑传统烧制技艺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村内的婺州窑博物馆,2700多平方米的场馆内展示了婺州窑的烧制技艺、发展传承历史、各个时代代表作品,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到来。除此之外,村里还有书屋、咖啡馆、扎染坊等,宁静的古村落里再次迎来了谈笑有鸿儒的风雅岁月。同样,在雅畈集镇上的古街、民俗园、七家厅、将军殿等古色古香的老建筑,无不令人回味。
据了解,雅畈镇正积极推进婺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州窑)文化产业园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落地,项目计划总投资6.5亿元,6个地块共计18594平方米,将以省级婺州窑文化产业园为目标,打造集非遗传承、文化传播、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文化综合体,助力乡村发展。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未来乡村振兴的“灵魂”,自然生态则是乡村发展不竭的源泉。
前不久,在刚刚举办的蒋堂柑橘节上,蒋堂镇柑橘产业协会授牌,为种植户们做大做强柑橘产业注入了“强心剂”。经过几年的发展,蒋堂镇的柑橘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籍籍无名到声名鹊起,源于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勤劳质朴的村民。目前,柑橘产业协会内8家单位柑橘种植总面积504亩,“红美人”规模种植基地2个,种植面积均超百亩,年产量超500万斤,每亩收益超万元。
作为农业大镇,柑橘是蒋堂镇特色品牌的一个分支,域内还有西瓜、葡萄、枇杷等水果以及大米等农产品。近年来,该镇依托天然富硒土壤资源优势,以农业为载体,拓展出文旅、休闲、体验、教育等新环节,形成互动型、融合式发展新模式,以生态红利催生美丽经济,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
美丽乡村,不仅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悠久的传统文化、独特的观光农业。近年来,婺城各个乡村从“特”“融”两个关键为抓手,充分挖掘当地的生态、区位、历史、文化等独特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富民兴村产业。同时,做好“融”字文章,将保护乡村特色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提升乡村宜居水平,着力打造“美丽经济”。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