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技术赋能乡村 村民携手共富

听,技能乡村里的共富好故事

2023-02-23 08:59:1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张苑 徐乐

  2022年,婺城区人力社保局在全区范围启动技能乡村创建工作,将乡村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把握创建活动的方向,因地制宜推进创建工作,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技能乡村创建典型。日前,记者走进5个区技能乡村,聆听他们在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路上的好故事。

  蒋堂镇开化村:爱心之家“孵化”新生活

  日前,在婺城区某鸡排店,范俊杰站在售货窗口,麻利地将一份份烤好的鸡排送到顾客手中。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在蒋堂镇开化村残疾人爱心之家经过一年的康复训练和技能培训,自己的身体得以逐步恢复,现在尽己所能,投身新工作,每月可以拿到4000元。而像他一样在2022年蒋堂镇开化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中获益的有450人次,其中集中培训354人次,内容包括现代农业稻谷种植技术培训、生猪养殖技术培训、瓦工技术培训、电焊工技术培训、粮油生产培训、残疾人再就业培训等27项内容。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2022年,开化村农村技能培训工作以“提升技能、扩大就业、促进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升服务质量,顺利完成了技能培训任务。

  为进一步做好农村技能培训工作,蒋堂镇开化村制定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度,成立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工作小组,由村支书担任小组组长,配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就业培训工作,确保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此基础上,开化村制定了优惠政策,保证资金投入。凡本村户籍人员可以享受1次免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通过考核,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以享受村里提供的培训补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成功组织发动1名劳动力参加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学员经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补助。

  开展技能培训过程中,开化村始终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在去年6月至11月期间通过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发动了有培训愿望并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230人参加培训(重点发动的培训对象为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和登记失业人员),开展了六期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班(其中,开展茶艺师培训班三期;中式烹调师培训班二期;自主创业培训班一期),并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村劳动力提供送岗位和就业跟踪服务,在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中,有32人已成功实现转移就业。

  (记者张苑)

  安地镇茶山下村:观音柴里长出“金疙瘩”

  日前,记者走进婺城区安地镇茶山下村,只见一丛丛灌木长满了丘陵缓坡。当地人管它叫观音柴。人们常常用它泡茶,也用它做观音豆腐。或许,早在几年前,茶山下人不会料想到,这些世世代代生长在房前屋后的草木在短短几年间会成为村里的“金疙瘩”。而他们恰是那群点石成金的人。

  茶山下村距离安地镇10多公里,交通不便。由于海拔较高,到了旱季,村里会出现临时性缺水。村中山地以黄土为主,土质相对贫瘠,长满了大片毛竹。此前,村里主要的毛竹产业受到冲击。村中青壮年多外出打工谋生,只有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守护家门。那么,如何走出茶山下村的致富路呢?

  千百年来,茶山下村中山林里生长着“观音柴”,在历代医学典籍中多有记载,茶山下人世世代代用它做“观音豆腐”。由此获得启发,村里成立了金华市乡土豆腐柴专业合作社,扩面种植“观音柴”,开发观音豆腐、茶叶、酒及盆景等系列产品。2019年,茶山下村观音柴专业合作社还与浙江工商大学金华食品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在茶山下村挂牌成立研发基地。此后,相关研究发现,观音柴多糖对重金属具有显著的解毒功能,以观音柴为原料的保健饮料、化妆品等产品类目随之进入研究开发阶段。

  以观音柴为主产业,茶山下村顺应农业动态和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培育观音柴种植技能人才,提高村民素质。茶山下村与浙江工商大学金华食品研究院联合组织村民进行集中培训,对豆腐柴的种植、栽培技术及功效作用进行讲解。大批乡村技能人才的培养为当地观音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为茶山下村的经济转型创造了条件。

  在观音柴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村中观音柴特色产业豆腐柴树种植栽培50多亩,并形成观音豆腐、观音年糕等食品生产产业链,2022年6月,观音柴相关食品列入婺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

  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环境,加之全村百姓的技能提升,在短短几年内驱动茶山下村观音柴产业蓬勃发展。茶山下村体经济从原来的负债100多万元翻身盈利200多万元。2022年,茶山下村还荣获婺城区全域美农村环境五星级村庄。(记者 张苑)

  白龙桥镇虹路村:家门口念起了“创富经”

  日前,记者走进婺城区白龙桥镇虹路村,只见村民金霄霞正忙着分配刚刚到货的来料加工原材料。金霄霞今年38岁。几年前,她接父亲的班,回村开始从事来料加工,为留守在家的老人和父女提供了就业机会。去年,村里还组织了来料加工技能培训。如此一来,她就能从临近的义乌市接更有难度的来料加工活儿,左邻右舍也能在家门口赚到更多的劳务收入。据了解,目前虹路村有15户共50多人从事来料加工业务,熟练工每天可以收入百元。

  为进一步做好劳动技能培训,白龙桥镇虹路村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劳动技能培训工作方案和劳动技能培训计划,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村两委班子为成员的劳动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劳动技能培训工作,压实工作责任,确保了劳动技能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在此基础上,虹路村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优化整合资源,在村文化礼堂多功能会议室开设了培训课堂,添置了电脑、液晶显示屏、桌椅等硬件设施,为劳动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并同步开通了网络,为开设网上课堂、开展远程教育、拓宽学习范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据悉,虹路村劳动技能培训以手工业加工、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培训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改变以往坐在课堂听课的传统培训方式,创新思路,紧紧围绕村民的培训需求,采取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创新融合的授课方式。在集中培训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虹路村尤其注重参训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尽量将培训场地选择在实地,由老师现场指导,增强培训效果。

  (记者张苑)

  罗店镇后溪河村:“十八般武艺”玩转苗木种植

  人勤春来早,还没出正月,以苗木种植为主要经济收入的罗店镇后溪河村已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茶花、杜鹃等盆景订单不断,一车车精美的盆栽从后溪河村的乡间小道送往全国各地。苗圃里,村民们有的在给苗木做嫁接,有的修剪枝条,有的在拍照,制作素材发布到网店链接上,还有人开起了直播,使出了“十八般武艺”。说起村民们的“十八般武艺”,跟村上组织的技能人才培训息息相关。

  “刚进直播间的朋友点点关注哦,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身边的这些茶花……”村民张胜敏正在自己的苗圃里直播,他们家以种植杜鹃和茶花盆景为主。张胜敏今年已经50多岁,在一次村里组织的培训中他接触到了抖音直播,学习了直播话术、设备使用等内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三个多月前,张胜敏开起了抖音直播,说起自己这段时间的直播,张胜敏难掩喜悦之情,“没想到直播的效果还挺好,有时候直播一次能成交20多笔订单。”在后溪河村像张胜敏一样通过村里组织的培训掌握并熟练应用抖音直播、淘宝等线上销售手段的村民已有20余人。

  何景杭是一名90后,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创办了金华萌奇花木场,别看他是个90后,他已经是一名嫁接能手,除了从父亲那学来的手艺,他也在村上举办的苗木种植培训班学到了不少技能。“村上请来农科院的专家给我们讲课,还带我们出去交流学习,对我帮助很大。”何景杭说。

  一直以来,后溪村都有着学习进取的优良传统,早前的学习还是停留在村民间私下相互交流的形式,较为集中的学习要从2003年前后开始。在村两委的组织下,后溪河村开设了花卉、苗木交流中心,每月25号,村民们就聚在一起,交流苗木种植经验,互通信息,在那个通讯技术还不发达的年代,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后溪河村的苗木品种总是最新的,防病虫害、苗木种植、嫁接技术也总是走在前列,渐渐的后溪河村的苗木种植名声在外,本村的70多名苗木种植能手还被请到全国各地授课。

  近年来,后溪河村不断引进社会资源,为村民们定制更多元化的培训服务。2021年,后溪河村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先后举办了花卉苗木和盆景修剪、嫁接、病虫害防治及电子商务直播营销培训,养老护理培训、导游培训等等,20到55岁年龄段村民培训学习覆盖率100%,全面提升村民的职业技能水平。2022年,在婺城区技能乡村创建项目中,后溪河村实至名归,获评“婺城区技能乡村示范村”。“接下来,我们会带领村民们学习精品苗木的种植,与此同时,加大乡风民俗的传播与学习,让每个村民都成为后溪河村的代言人,人人都是后溪河村的导游。”后溪河村党支部书记何宝平说。(记者徐乐)

  琅琊镇上盛:走出“体育+”强村路

  日前,记者走进婺城区琅琊镇上盛村,处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在距离上盛村休闲运动馆不远的综合楼工程已进入收尾期,挖机在楼前进行地面平整作业,一间间敞亮的客房即将投入使用,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工程2月底就能完工。

  2018年,上盛村因地制宜,以秀美的山川和“体育+”作为特色,发展乡村经济,新建起了上盛村体育休闲馆,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2020年1月,在这个体育休闲馆里举办了金华首届乡村气排球节,来自全国8个省(直辖市),共32支代表队的300多名运动员来到这里,在宽敞明亮的场馆中尽情挥洒着汗水。赛事带来的人流也带动了琅琊当地的土特产的销售。在场馆外的“竹林集市”,灰汁千层糕、清明馃、新鲜采摘的水果、手工麻糍等等当地的土特产都成了抢手货,又为村民带来了额外的收入。除此之外,300多名运动员的食宿,也为村上的民宿、农家乐经营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除了气排球,上盛村体育休闲馆还承办了篮球、围棋、武术、广场舞等大大小小的赛事活动,据统计,一年下来,通过“体育+”模式,可为村集体及村民增收20余万元。“综合楼马上就要完工了,里面有25间客房,投入使用后可以增强我们村的接待能力,我们还对场馆周边的‘竹林集市’进行升级,增设小木屋群,到时候土特产就在小木屋里销售,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上盛村村委盛素燕告诉记者。

  通过“体育+”将游客“引进来”,还要通过技能培训让村民“强起来”。近年来,上盛村聚焦村民职业技能提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联合妇联、团委等组织力量,组建以村支书盛明军为组长的“上盛村职业技能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技能乡村创建总体方案和居民职业技能提升专项工作方案,不断形成技能乡村创建合力。

  上盛村拥有200平方米的培训场所,可同时容纳120人,先后举办了农业、畜牧业技能培训、心理健康咨询公开课、家政服务培训、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等等丰富的课程内容,营造“以技强人”的浓厚氛围。另外,上盛村还推行“学校+示范基地”“学校+实训基地”“学校+实践基地”等教学新模式,主动与学校对接人才、技术参与村级联合发展,通过学校派出高校人才到村实践,择优将村级“能人”送到学校参与技能培训,双向互动模式有效加快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记者 徐乐)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