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千万工程”解锁幸福婺城密码

2023-07-12 08:31:55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马晓芬

  本报讯(记者 马晓芬)夏天的上午,走进婺城区罗店镇的西吴联花卉苗木展示展销中心,只见各种夏季绿植花卉生机勃勃,引得南来北往的客商、本地市民前来选购。

  西吴联村是一个以花闻名、以花为业、以花致富的村庄。近年来,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西吴联村发挥花木产业优势,走出了一条以花卉苗木为主、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特色致富路。

  不过,西吴联村的前身西吴村,也曾是集体经济薄弱村。为了“摘帽”,该村办过坩埚加工厂,掘到第一桶金;又成立金华市首家渔业专业合作社,并花了10年时间,建成金华市最大的养鳖专业村。

  然而,加工坩埚、养殖水产,虽然富了腰包,但“脏乱差”的村庄环境让村民苦不堪言。“比如,冬天养鳖需要使用温水,一些养殖户就焚烧废弃塑料烧水,整个村庄像‘垃圾焚烧场’。”村上的老人回忆道。

  借着“千万工程”的东风,西吴村痛定思痛、下定决心,开展产业转型。2012年,该村建成花卉苗木展示展销中心,目前已成为浙中地区单体最大的南方花卉市场,年交易额达2.5亿元。如今的西吴联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20年来,“千万工程”用时间打造了一面“时代镜子”,既映照出了万千乡村的万千气象,又见证了万千乡村华丽蝶变、人民幸福生活。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无数像西吴联村一样的婺城乡村,实现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蜕变,绘就了“乡村美、产业兴、群众富”的幸福画卷。

  梅溪潺潺绕村郭,白墙黛瓦倚绿荫;古韵悠悠漫天际,桂花糕里品古今。这是很多游客对婺城区安地镇岩头村的第一感觉。

  身处其中,村民们最有发言权。一首村民所作的《沁园春·岩头村新貌》,表达了他们的幸福和喜悦:“见逢春古渡,风催归棹,廊桥九曲,十里花妍……”

  可谁能想到,早年间,岩头还是一个“脏乱差”村庄。交通滞后、路况糟糕,鸡粪狗粪遍地,村庄环境落后。

  “如此境况,出路何在?”就在村“两委”发愁之际,“千万工程”犹如春风吹拂浙江大地,一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名的乡村革命,就此深刻改变了婺城农村面貌。

  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岩头村在短短一年内,共拆除砖瓦结构和猪圈面积约1652平方米,为后续村庄建设腾出空间、清除障碍。

  此后,岩头村借助梅溪流域综合治理、安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仙源湖旅游度假区扩容、梅溪生态廊道建设等重点工作相继推开的有利契机,大干快上,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热潮。

  特别是2017年以来,水系连通项目、精品村建设项目、文化礼堂项目、百家垅500亩造地改田项目、诗画岩头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民生实事陆续完工,让一座独具乡愁的田园慢生活乡村初具雏形。

  如今的岩头村,引进文创业态,实现融合共创,村庄变得既具“颜值”、又具“气质”、更具“活力”,走上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之路,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20年来,乘着“千万工程”的春风,婺城区打造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催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美丽经济,乡村休闲、文旅、教育、康养、文创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农家乐、非遗等地方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一幅婺城版的“富春山居图”徐徐铺展。

  20年乡村嬗变,数据最有说服力:目前,婺城区村级集体总资产已达38.65亿元,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总收入20万元以下、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行政村,实现全区总收入3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行政村全覆盖,经营性收入50万完成村占比由0.78%提升至51.64%,高于全省占比。同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107元提升到30054元,增长631.8%。全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从3.03缩小至2.16,连续十年呈缩小态势。

  从南山麓到北山脚,“千万工程”在婺城落地生根,重塑着乡村的崭新面貌。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接下来,婺城将继续沿着“千万工程”的路子,书写美丽乡村的全新篇章,为幸福婺城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