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婺城:数字赋能让基层治理变“智治”

2023-08-03 08:25:0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梁亚伟

  本报讯(记者 梁亚伟)近年来,婺城区长山乡桐思岭村积极探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化赋能村庄基层治理,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这片区域目前没有问题,前段时间,乡资规所刚刚派人过来查看过。接下来,我们可以时刻关注台风走向,把更多目光聚焦在其它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点上。”近日,长山乡桐思岭村副主任倪晨凯一边指着办公室显示屏,一边向记者介绍道。

  原来,桐思岭村属于小型山洪防御区。不久前,因连续多日降雨,该村一处小山坡出现小规模塌方,在网格员报送相关信息后,倪晨凯利用之前得到的卫星图和航拍图信息,迅速确定好险情位置,村两委对周围房屋、土质等情况进行研判,明确周边是平缓的竹林,且山脚下有挡土墙,房屋已经做好了排水后,结合接下来的天气情况,他们判断问题不大,可以持续关注,并请乡自规所前来查看,进一步排除了风险隐患。

  在倪晨凯的引导下,记者在显示屏上看到,村民的房屋与姓名、电话等信息一一对应,“后续,我们在此基础上再标记出党员身份,就能梳理出紧急时刻最近的应急救援力量。”倪晨凯说道。在桐思岭村,依靠一架无人机、一部手机、一块显示屏,这位“90后”年轻干部,正接过前辈手中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努力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在他看来,数字化在乡村振兴中有着巨大潜力,未来,这项技术还可以衍生到更多、更具体的村庄事务管理上。

  据悉,桐思岭村总人口778人,今年4月,这个靠近南山山脉的小村落积极加入非粮化整治大潮。当时因为田地界线模糊,农户陈玉萍的1亩农田虽然连片种植水稻,最终却因为统计信息遗漏没有拿到土地流转费。在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倪晨凯利用数字化比对,快速核对种植范围,及时进行信息补充,最终帮助农户争取到了600元应得的利益。值得一提的是,该村有330多亩农田,涉及500多户农民的切身利益,此后,村两委又分别将农户有、无承包意向的田地,在耕种时节提前插上旗帜做好标记,免去承包户误种情况的发生。

  受暴雨山洪影响时,可以为精准救援争取时间;在农田种植面积有争议时,能快速化解矛盾纠纷……在长山乡桐思岭村,数字化技术不仅影响着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像倪晨凯一样的年轻干部们,正直面数智时代的到来,利用精力充沛肯钻研的优势,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努力在数字乡村治理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