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为体育场馆赛后利用提供『婺城样板』

金华水上运动中心实现有效运营

2023-08-03 08:32:44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马晓芬 摄影 黄诗媛

  日前,中国国家柔术队金华训练基地授牌签约仪式在婺城区举行,开启了金华水上运动中心赛后利用新模式。

  第十七届省运会后,金华水上运动中心成为婺城地标性建筑及省运优质遗产。进入“后省运前亚运”时代,在婺城及相关各方共同努力下,金华水上运动中心华丽转身,走上一条集体育赛事训练、体育文化、日常消费、休闲娱乐、商务活动于一体的创新发展之路,为探索场馆赛后利用提供了“婺城样板”。

  一

  举办高规格的大型运动会,对城市形象和功能提升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如何在赛后妥善运营和有效利用体育场馆,保证场馆不被闲置,是所有举办过大型体育赛事的城市必须面对的“世界级”难题。

  为了让城市在“后省运”时代不只留下宏伟的体育场馆,婺城在多方支持下,充分发挥金华水上运动中心功能效益,向中国国家柔术队抛出橄榄枝。

  柔术是一项新兴时尚且充满活力的运动,在雅加达2018年第18届亚运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也是今年杭州亚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

  此次授牌签约,“中国国家柔术队训练基地”“中国国家柔术队人才基地”落地金华水上运动中心,意味着今后将有更多的国内优质体育资源向婺城延伸,金华水上运动中心后续利用大有可为。

  以国家队训练基地落地为契机,婺城区将加大柔术运动推广和普及,逐步建立和完善体育运动竞赛体系,全力争创省体育现代化区、国家水上国民休闲中心,全面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金华水上运动中心的运营方,婺城区城投集团负责人张绍华表示,将定期开展各类活动和培训,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借助周边配套酒店、水系、交通优势,培育以“体育+”为核心的产业经济圈,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第十七届省运会期间,金华水上运动中心承担了皮划艇、赛艇、轮滑、小轮车等比赛,获得了各界一致好评。省运会后,婺城区马上启动场馆再利用工作,引进国家队训练基地,迅速转换赛道,全力盘活省运留下的优质资产,使其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二

  作为第十七届省运会新建场馆,金华水上运动中心总投资6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208亩,场馆建设用地面积95亩,其中皮划艇(赛艇)场馆31亩、轮滑场馆30亩、小轮车场馆34亩。

  从空中俯瞰婺城新城区,在悠悠婺水之畔,金华水上运动中心三大场馆往婺江防线呈河流入海的姿态集聚扩散,通过平台、绿化、道路相互串联,形成独立的功能岛,自然河流的形态肌理充满生命力及运动的张力。

  同时,桐溪入江口滨水公园与水上运动中心实现了完美衔接,形成共融的生态景观带,使公园漫步、绿道骑行、运动训练全环连通,成为市民家门口的“生态景观长廊”。

  与三大场馆仅数米之隔的,是一座集会议、商务、住宿、餐饮等于一体的现代酒店,时尚的设计、雅致的装修,别具一格。往南,荣光国际学校、万泰奥莱商业综合体、铂尔曼酒店……完善的周边配套,勾画了便民生活圈、繁华商业圈。

  在水上运动中心东南角,婺城区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已完成设计招标,在规划上其与轮滑馆、体育大楼构成“品”字型结构,旨在打造出承载地域文脉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

  一座体育中心造就一座新城。接到省运承办任务后,婺城区就紧扣赛后利用需求,坚持“规划先行”思路,将规划重点放在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方面,让场馆在建成时就拥有“面向未来”的资本。金华水上运动中心场馆的选址和建设,则以打造婺城区新名片及“城市活动中心”为定位,打造“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社会公益”等城市功能于一体的运营模式。

  浙江省摔跤柔道协会主席杜春雷认为,此次国家队训练基地落地婺城,看中的正是婺城对省运场馆的前瞻性规划。金华水上运动中心的运作模式,有利于走出赛时服务与赛后利用相结合的新路子,对探索社会联办创建训练基地有很大推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特别强调大型赛会场馆的赛后利用:“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办过之后就成了‘寂静的山林’。”

  婺城区体育场馆再利用启动迅速,这是精心规划、倾注心力的结果,可谓开了一个好头,为其他场馆在“后省运前亚运”时代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作用。

  三

  “婺”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二,由矛、文、女三字组成。矛代表武,文代表文化,女代表母亲,也可理解成是婺城大地。一直以来,婺城是个文武兼备的地方。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体育强区。可见,“婺”字渊源与婺城实际极其相符。

  事实也的确如此。婺城区竞技体育出彩先行,诞生了奥运冠军叶诗文,新中国首个“亚洲飞人”郑晨,先后在中日韩田径赛、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全国田径大奖赛等赛事上夺冠的“金华小鹿”郑小倩,“亚洲跳远一姐”龚璐颖……每一个名字都熠熠生辉,是体育强区婺城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婺城区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在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上,婺城区以48.5枚金牌、27枚银牌、36枚铜牌,总计1283.5分的成绩获得金华大市第一、全省第七的好成绩。在闭幕式上,还获得2018—2021年浙江省竞技体育突出贡献奖,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尤其是青少年男子足球项目独树一帜,在全省各大赛事上屡创佳绩。在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周期,婺城区积极训练、全力备战,于2019年1月组建了新一届金华市青少年男子足球甲、乙、丙三支球队备战省运会,球队成绩逐年提升,几乎囊括了省冠军赛、锦标赛的所有冠军。在第十七届省运会上更是刷新了金华市青少年男子足球的新纪录:男足甲组、乙组均获得亚军、男足丙组获得季军。男子足球项目共获得7枚金牌,位列全省11个地市榜首。

  群众体育有声有色。婺城区加强全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积极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目前共有百姓健身房25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3个、笼式足球场6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4个,1个体育公园,1个婺城区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7平方米;大众体育赛事活动常态化,年度举办150人以上规模的县级体育赛事活动50次以上。

  赛事品牌不断擦亮,中国山水四项公开赛、全国钓鱼人运动会、全国气排球邀请赛、全国门球邀请赛、万人毅行大赛等品牌赛事影响广泛,成为婺城体育响当当的金名片。

  “赛时为省运,赛后为城市”。省运会后,婺城区迅速完成大型体育场馆从赛时到赛后的赛道转换,通过引进国家队训练基地,挖掘公共服务价值,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开展文体旅活动,带动特色旅游等产业。既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续,也为体育场馆赛后利用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婺城经验。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